张丽红 张仲国
摘 要:雷锋精神作为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与社会主义时代精神的结合体,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动体现。该文针对当前高校弘扬雷锋精神存在的重形式轻内容、重短期效应轻长期目标、与大学生日常生活缺少相关性等问题,探索新时代高校雷锋精神教育的创新路径。
关键词:新时代;雷锋精神;培育
作者简介:
张丽红,女,鞍山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教授
张仲国,男,辽宁石油化工大学新时代雷锋精神研究中心副主任。
基金项目
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委托项目“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弘扬雷锋精神研究”,项目编号L19WTB012;
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委托项目“把握新时代学习雷锋方法论”,项目编号L19WTB014;
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委托项目“雷锋精神之于深入推进东北振兴的当代价值”,项目编号L19WTB012。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明确指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的根本问题。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人才培养的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1]。雷锋精神作为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与社会主义时代精神的结合体,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动体现。新时代大力弘扬雷锋精神,对于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的讲话精神,将立德树人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立身之本,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一、雷锋精神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德育价值
引领。雷锋精神最核心的灵魂就是一心向着党、向着祖国、向着社会主义的坚定政治信念。[2]在《雷锋日记》中,用得最多的词语是“党”“祖国”“社会主义”。雷锋精神的大力弘扬,有助于进一步引领大学生自觉践行雷锋对党无上忠诚、对祖国无比热爱、对人民无限深情的忠贞精神,始终保持忠于党、忠于祖国、忠于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定信念和政治立场,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增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拼搏奋斗的强烈责任感和使命感。
协调。雷锋的一生,处处以国家、集体利益为重,时刻把个人的前途命运与党、国家、社会主义的前途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弘扬雷锋精神,有助于大学生摆正自己在革命事业中的位置,将个人梦与中国梦紧密联系,把个人的奋斗融入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历史洪流,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事业中实现和升华个人理想和价值,创造无愧于时代、无愧于国家、无愧于民族的伟大业绩。
激励。“钉子有两个长处:一个是挤劲,一个是钻劲。我们在学习上,也要提倡这种‘钉子精神,善于挤和善于钻。”[3]雷锋的“钉子精神”可以更好地激励大学生面对困难和挑战,始终保持乐观向上、积极进取的姿态;像雷锋那样,勤于学习、乐于求知、勇于探索,让学习成为一种日常习惯、生活态度和精神追求。
二、当前高校弘扬雷锋精神存在的主要问题
重形式、轻内容。每年在学雷锋活动宣传月和宣传日,高校都会开展“声势浩大”的学雷锋活动。但是,学习的形式却一股脑的“扎堆”去敬老院,打扫校园、街道。这种重形式而轻内容的学雷锋,时间久了,大学生会对学雷锋的意义产生质疑,无形中消解了雷锋精神的影响力。
重短期效应、轻长期目标。弘扬雷锋精神的最终目标是育人,但是高校的学雷锋活动只是按照国家下发的各种文件,抱着一种“走过场”、“盲目跟风”、“流于形式”的态度,近期效果轰动,却忽视了大学生个体品德的长远发展。
与大学生日常生活缺少相关性。雷锋精神的培育内容只有与大学生日常生活实际相联系才能发挥其育人作用。我们可以结合不同年级的实际情况,对大一、大二的学生注重进行雷锋精神的钉子精神培育,对于大三、大四即将走上工作岗位的学生进行爱岗敬业精神的培育,让雷锋精神真正的落细、落小、落实。
三、高校弘扬雷锋精神的路径
营造弘扬雷锋精神的校园文化氛围。高校应重视在校园、校舍的设计布局、校园文化景观、图书馆建设中渗透雷锋精神,积极营造一个积极健康的校园学雷锋文化氛围,把雷锋精神的内涵浓缩、外化為易于被学生所接受的形式,让大学生随时随地都能受到雷锋精神的熏陶和感染。
通过新媒介提高对雷锋精神的认同度。在信息畅通的网络时代,高校应充分利用网络传播信息便捷的优势,通过微博、微信、短视频等大学生喜闻乐见的网络媒介,开展雷锋精神的宣传教育。这既丰富了学生了解雷锋的形式,更有利于提高学生对学雷锋活动的认同度和参与度。
建立健全奖励表彰机制。弘扬雷锋精神,还应当健全奖励表彰机制,对于学雷锋的好人好事要加大力度进行积极宣传。通过大学生可见、可感的奖励表彰,鼓励大学生从小事做起、激励大学生向善的行为,促进雷锋精神培育工作的落实。使学雷锋形成全员参与、上下联动、整体互动的格局,营造学习雷锋精神、崇尚雷锋精神、践行雷锋精神的良好局面[4]。
构建学雷锋的常态化机制。制度建设是高校弘扬雷锋精神的重要保障,我们应着眼于建立一种稳定、持久并富有创新机制与活力的、有利于学雷锋活动常态化的学校管理机制。不仅要从经费、场地以及人力方面进行大力推进,还要对学雷锋活动加强有力的管理和约束,在管理制度、参与机制、保障激励机制方面要制定专门的制度予以规范。
总之,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新阶段,雷锋精神作为一种精神动力,推动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现。高校要遵循规律,齐心协力,引导大学生“做雷锋精神的种子,把雷锋精神广播在祖国大地上”,让雷锋精神融入高校大学生的灵魂,让朝气勃勃的高校学生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坚实力量。
参考文献
[1]郑永廷.把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的若干思考——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J].思想理论教育,2017(01):4-9.
[2]杨峻岭.试论弘扬雷锋精神在铸魂育人中的价值[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7(02):121-124.
[3] 石军玲.雷锋精神学习读本[M]新华出版社,2012年版,第83页。
[4]张敏.寓雷锋精神于校园文化建设之中[J].教育探索,2014(03):132-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