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反馈电刺激联合盆底肌锻炼对产后早期压力性尿失禁的康复效果分析

2020-11-28 07:24梁兵
中国实用医药 2020年29期
关键词:康复效果

梁兵

【摘要】 目的 分析生物反馈电刺激+盆底肌锻炼对产后早期压力性尿失禁的康复效果。方法 90例产后早期压力性尿失禁患者为研究对象, 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和B组, 每组45例。B组患者仅接受盆底肌训练治疗, A组患者在B组的基础上采用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康复总有效率、盆底肌力和盆底恢复情况。结果 A组临床康复总有效率为93.33%, 高于B组的77.78%,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盆底肌力Ⅰ级占比为4.44%, 低于B组的17.78%,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 两组Ⅰ类肌纤维收缩持续时间、Ⅱ类肌纤维收缩个数均优于治疗前, 且A组Ⅰ类肌纤维收缩持续时间(4.65±0.86)s、Ⅱ类肌纤维收缩个数(4.41±0.64)个优于B组的(3.41±0.32)s、(2.97±0.91)个,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产后早期压力性尿失禁患者, 生物反馈电刺激联合盆底肌锻炼能够促进患者盆底肌力恢复, 改善盆腔功能, 促进尿失禁恢复, 临床康复效果突出, 值得推荐。

【关键词】 产后早期压力性尿失禁;盆底肌锻炼;生物反馈电刺激;盆底肌力;康复效果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20.29.038

产后早期压力性尿失禁在临床较为常见, 严重影响产妇预后生活质量, 并增加其心理负担, 患者多在大笑、跑步、咳嗽后腹内压升高, 引发溢尿情况, 目前临床治疗以康复训练为主, 考虑该疾病不致命, 手术治疗为非首选方式, 但是具体康复治疗方式选择尚存争议, 值得进一步探究[1, 2]。基于此, 本文分析了生物反馈电刺激+盆底肌锻炼对产后早期压力性尿失禁的康复效果, 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择2018年1月~2019年12月凌源市中心医院收治的90例产后早期压力性尿失禁患者为研究对象, 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和B组, 每组45例。A组年龄23~39岁, 平均年龄(30.76±4.55)岁;孕周37~42周, 平均孕周(38.65±2.77)周。B组年龄22~38岁, 平均年龄(30.23±4.92)岁;孕周36~41周, 平均孕周(38.13±2.93)周。全部产妇均为单胎分娩。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1. 2. 1 B组 采取盆底肌康复训练治疗[3]:①腹式呼吸:训练时产妇仰卧, 双手放在腹部, 均匀缓慢呼吸, 呼气时腹部收缩, 吸气时腹部鼓胀, 反复练习, 持续2~3 min;②收缩肛门:产妇站立, 维持肛门收缩上提, 坚持5 s, 再放松肛门, 反复训练10 min, 2次/d;③臀桥练习:产妇屈膝仰卧在床上, 脚面平贴床面, 两脚间距离略大于肩部, 双脚和背部支撑, 臀部向上发力, 将患者臀部顶起, 坚持3~5 s, 随后缓慢、有控制的还原, 持续10 min, 1次/d;④会阴收缩训练[4]:练习前产妇排空膀胱, 仰卧并深吸气, 收缩肛门、会阴, 持续3~5 s, 呼气并放松肛门、会阴, 训练10 min, 持续训练4周。

1. 2. 2 A组 在B组的基础上开展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使用本院生物反馈盆底电刺激治疗仪, 型号PHENIX USB 4, 频率10~100 Hz, 脉宽200~500 μs, 电刺激持续及间歇时间为20~50 s, 治疗时患者采取截石位, 对工作电极进行消毒, 置入阴道, 治疗模式选择电刺激、生物反馈交替模式, 由低频到高频循环进行, 30~60 min/次, 每周训练2~3次, 持续治疗8周。

1. 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①比较两组临床康复疗效。疗效判定标准[5]:显效:治疗后患者尿失禁症状基本消失, 咳嗽、大笑或运动后无溢尿情况;有效:治疗后患者尿失禁症状改善, 尿失禁次数较治疗前减少>30%;无效:未达到上述标准, 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②比较两组盆底肌力。于训练后8周使用张力器进行检测, 读取刻度并划分等级, 分级标准为:Ⅰ级:<10分, 无收缩情况;Ⅱ级:10~15分, 有收缩, 持续1 s, 同时存在纤维颤动;Ⅲ级:16~20分, 完全收缩且可持续2 s;Ⅳ级:>20分, 收缩持续≥5 s[6]。③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盆底肌恢复情况。分别于训练前2~3 d、训练后8周检测Ⅰ类肌纤维收缩持续时间、Ⅱ类肌纤维收缩个数。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4.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檢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临床康复疗效比较 A组临床康复总有效率为93.33%, 高于B组的77.78%,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 2 两组盆底肌力比较 A组盆底肌力Ⅰ级占比为4.44%, 低于B组的17.78%,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 3 两组盆底肌恢复情况比较 两组产妇治疗前Ⅰ类肌纤维收缩持续时间、Ⅱ类肌纤维收缩个数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 两组Ⅰ类肌纤维收缩持续时间、Ⅱ类肌纤维收缩个数均优于治疗前, 且A组Ⅰ类肌纤维收缩持续时间(4.65±0.86)s、Ⅱ类肌纤维收缩个数(4.41±0.64)个优于B组的(3.41±0.32)s、(2.97±0.91)个,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 讨论

产后早期压力性尿失禁在临床较为常见, 主要与产妇分娩后盆底肌收缩力降低有关, 通常在分娩过程中容易对盆底神经造成损伤, 若产后早期过早进行体力劳动或运动, 会导致尿道控制肌异常, 且部分产妇伴有阴道下段膨出情况, 引发产后压力性尿失禁, 严重影响患者日常生活, 必须采取及时有效的治疗措施, 但具体措施选择尚存争议[7, 8]。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A组临床康复总有效率为93.33%, 高于B组的77.78%,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盆底肌力Ⅰ级占比为4.44%, 低于B组的17.78%,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 两组Ⅰ类肌纤维收缩持续时间、Ⅱ类肌纤维收缩个数均优于治疗前, 且A组Ⅰ类肌纤维收缩持续时间、Ⅱ类肌纤维收缩个数优于B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原因分析如下[9-11]:針对产后早期功能性尿失禁情况, 考虑其主要受盆底肌力及盆底功能状态影响, 临床康复治疗注重调节盆底肌力, 以改善盆底功能状态, 本次采取腹式呼吸、臀桥、站立缩臀、会阴收缩等康复治疗方式, 有效刺激盆底肌群, 增强盆底肌肉血液循环, 促使筋膜张力增强, 进而促使盆底支撑体系功能恢复, 提升盆底肌肉张力, 但是此方式持续时间较长, 对产妇自制力和毅力要求较高, 单一盆底肌训练效果欠佳。而生物反馈疗法在产后早期压力性尿失禁患者的治疗中应用广泛, 能够促使患者骨盆底肌肉收缩, 缓解改善膀胱逼尿肌收缩不正常情况, 同时进行电刺激治疗, 电极置入患者阴道, 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不同频率, 促使阴道及其附近肌肉弹性增强, 主要作用于提肛肌和外括约肌, 进而提升尿道闭合压力, 同时电刺激治疗还可对神经传导功能进行唤醒, 促进排尿反射反馈机制改善, 保持逼尿肌兴奋性稳定, 进而改善患者尿失禁情况。

综上所述, 针对产后早期压力性尿失禁患者, 生物反馈电刺激联合盆底肌锻炼能够促进患者盆底肌力恢复, 改善盆腔功能, 促进尿失禁恢复, 临床康复效果突出, 值得推荐。

参考文献

[1] 曾文玲, 朱凤娇. 生物反馈电刺激联合盆底肌锻炼和单纯盆底肌锻炼在产后早期压力性尿失禁患者中的应用对比. 临床医学工程, 2018, 25(6):707-708.

[2] 孙利, 沈孟荣, 陈东颖, 等. 生物反馈电刺激联合盆底肌锻炼对产后早期压力性尿失禁患者的疗效. 安徽医学, 2017, 38(1):81-83.

[3] 李丽丽. 产后女性盆底肌功能障碍及康复锻炼的研究. 山西医科大学, 2009.

[4] 孙航, 郭继梅, 吕玲, 等. 盆底生物反馈电刺激联合盆底肌锻炼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研究. 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 2019, 37(6):108-109.

[5] 高美云, 吴桂霞. 生物反馈电刺激联合盆底肌锻炼对改善产后盆底功能障碍的效果观察. 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 2019, 16(4):70-72.

[6] 方佩琼. 生物反馈电刺激康复治疗压力性尿失禁临床效果分析. 浙江临床医学, 2016, 18(11):2116-2117.

[7] 卢芳芳, 周磊清, 李琳. 生物反馈电刺激疗法联合盆底肌功能锻炼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效果分析. 现代医院, 2018, 18(12):1825-1827, 1830.

[8] 田荣, 李莉, 马娟. 生物反馈电刺激联合盆底肌训练治疗产后压力性尿失禁的疗效观察及影响因素分析.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19, 47(4):486-488.

[9] 杨志娟, 李晓雯, 胡慧娟, 等. 盆底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轻中度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临床研究. 宁夏医学杂志, 2018, 40(8):708-710.

[10] 何国梅. 生物反馈电刺激疗法联合盆底肌锻炼在产后盆底功能康复中的应用价值. 中国计划生育和妇产科, 2017, 9(11):54-57.

[11] 司冬梅, 代小维, 邬雪容. 妊娠期盆底肌肉锻炼联合产后生物反馈电刺激对改善盆底功能的临床效果观察.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19, 27(7):894-897.

[收稿日期:2020-06-15]

猜你喜欢
康复效果
系统护理干预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救中的康复效果观察
护士早期(介入)康复指导对脑卒中患者康复的影响
快速康复理念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患者术后康复效果的影响
穴位帖敷中医护理干预
全程护理对鼻内镜手术患者术后康复及满意度的影响
康复护理对解锁精神病患者康复效果的观察
疼痛控制护理有效促进骨折术后患者康复效果评价
整体护理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心理状态及康复效果的影响
探讨早期介入认知功能训练对脑卒中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
护理干预对脑梗死运动功能障碍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