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晓燕
【摘 要】 追问是指对一个问题进行多次提问,是教师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性地对学生进行更深入的提问,它更具有及时性和灵活性的特点。追问可以引发学生深入思考,也可以将一个大的话题分割成若干个小的话题进行解答。它可以使学生对问题的认识由模糊走向清晰,理解由片面走向全面,思维由浅表走向深入,理解方式由单一变得多元。那么,如何追问、何时追问便成了一个新的教学话题。本文将会针对追问策略提出几点建议。
【关键词】 小学语文;追问;追问策略
针对追问,首先要拓展,即在现有思维上进一步深入;其次是要提示,在产生思维障碍时,及时地追问,帮助学生指明方向,起到一个提示的作用。这两点是追问时实际可以产生的作用。那么,如何利用追问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质量呢?
一、把握追问的尺度
小学生对语文课文的理解程度通常不是很深,教师在进行追问时要把握好尺度。尺度即问题的难易,这就需要参考学生的实际能力。追问的目的是让学生养成善于思考的习惯,在追问时,教师还可以适时给出一些提示,从而在师生互动之间友好地解决语文问题。
二、抓住追问的时机
时机的把握是追问中最重要的一点。追问是“三番五次”地问,但是“三番五次”也可以问的是一个问题。追问的目的是助推,而不是把学生问死。追问有时可以起到一个“提示”的作用——一个大的语文问题一般都可以分割成若干个小问题。在已有问题的基础上延伸出另一种问题,把一个大问题通过追问分割成不同的小问题。
1.在学生对答案形式模糊时追问
小学生对语文问题的分类不是很清晰,面对问题不知如何下手时,教师就需要对学生及时提醒,给他们一些“关键词”。例如,在《观潮》一文中,要求谈谈文章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写钱塘江大潮的。学生在思考这个问题时如果遇到阻碍,教师就可以缓缓地讲出“时间——空间——远近”,听到这样的答案,学生就会恍然大悟——哦,原来“顺序”是这个意思啊,接着就会从这几个方面对顺序进行描述。
2.在学生表述模糊时追问
由于言语的匮乏和对语文内容理解不到位,小学生实际表述的内容与自己内心真实的想法通常会有很大的出入。这时候就需要教师进行追问,帮助学生准确表述。例如,在《盘古开天地》的教学中,教师通常会要求学生说说心中的盘古是怎样的。面对这个问题,许多学生知道应该讲一些形容词,但由于脑子里有没有足够的词语储备,表述总会遇到障碍。这时候,教师可以提示一些词语供学生选择——伟大的、懦弱的、强大的、善良的等等。
3.在學生的回答流于表面时追问
对语文问题,学生在没有进行深层次思考时,回答往往会显得肤浅,缺乏深度。这时候,教师就要及时抓住问题,将学生的回答作为跳板,继续挖掘学生的思维深度。在学生已有思维的基础上进行深度的挖掘,促使学生进行更高层次的思考。例如,在学习《凡卡》一文时,有一个问题是:如果爷爷收到他的来信,会不会将凡卡带回去呢?天真无邪的孩子们一般都会认为爷爷是爱凡卡的,所以肯定会把凡卡带回去,而且文章里的凡卡也是将爷爷当作救星的。但是,教师在这时候就要及时追问:爷爷当初为什么要把凡卡送过去?爷爷的无奈之处在什么地方?为什么凡卡是作为一个学徒过去的?这样可以一步一步地挖掘学生的思维深度,让学生透过现象看到本质,进一步理解课文中描述的当时沙俄制度下底层人民的生活情形。
三、灵活进行追问
问题的追问方法也会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不同的追问方法对扩展学生思维和利用已有思维基础都会产生很大的影响。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利用学生的思维模式进行深入拓展、纠正,这样可以让学生更容易接受。
1.递进式追问方法,由浅入深
当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处于浅层次时,在提问题时就需要把握技巧。教师可以由浅入深层层递进地提出语文问题,让学生的思维从一个低起点逐步深化,过渡到高层次。例如,在学习《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时,就有学生兴奋地和我讲这首词一定是写景的,因为后一半没有抒情的句子(以前我讲过诗词表达的思想感情一般要从后半段来看)。这首词全文都是在写景,那么一定是写景诗词。这个时候,教师就需要及时对学生进行纠正。例如,可以让学生先描述出作者写出的景象是怎样的,并说说这样的景象有怎样的气氛,再告诉学生当时作者所处的时代背景,最后才对学生进行思想感情方面的提问。这样层层递进地进行提问,不仅对词进行了全面覆盖的分析,而且在一个思维线上逐层深入,可以降低问题的难度。
2.纠错式的追问方法,促进全面理解
小学生由于语文素养和生活经验不多,加上心智还不成熟,对语文课文的理理解经常会出现“个性化”的偏差。在对文章的判断中,通常会用自己天真的思考方式对人物进行定位和判断。例如,在《草船借箭》的教学中,学生对鲁肃的做法都感到不屑,因为他们觉得鲁肃作为东吴的成员、周瑜的部下,竟然反过来帮助诸葛亮,事事为诸葛亮解围,这就是“吃里扒外”。这时,教师就需要及时对学生进行追问,例如:鲁肃为什么要如此积极地帮助诸葛亮,促成吴蜀的联合?以鲁肃的地位,为什么可以促成这样的大决策?学生对鲁肃“吃里扒外”的判断显然是肤浅的。但这也是实际教学中可以利用一个出发点。在这里,教师不能轻易地否定孩子们的判断,而是要以此为基础对学生进行纠错,让学生理解实际情形。
总之,追问最大的好处就是可以帮助学生逐步拓展思维,在不知不觉中将思维引入一个相当的高度。当然,追问的艺术性远远不止如此,还有很多有待大家去挖掘。
【参考文献】
[1]陈华忠.适时追问拨动思维之弦[J].教育科学论坛,2018(28):32-33.
[2]陈玉新.适时追问,让语文教学更精彩[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15(11):54-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