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群的品位

2020-11-28 07:23唐汇寅
杂文月刊(选刊版) 2020年10期
关键词:群友恶人二者

唐汇寅

我们文友群里有一位寿登耄耋的杂文界老前辈。他在微信群里不甘雌伏,时有帖子转发。其转帖多属豪言壮语型,有的难免言过其实。晚生们善意地提醒他那些帖子已被辟谣,劝他认真甄别一下。他并不分辩,也不倚老卖老地指斥别人,至多发个声明:我转发的帖子,不一定赞同其中的观念,只是提示各位还有另外一种意见。

透过荧屏,仿佛看到他脸上露出了略带歉意的微笑。大家心知肚明,都很尊敬他。他自己少不了还有亲友群、战友群、同事群……各个群的海量信息他根本看不过来,他比较上心的群才乐于在其中发声。同处一群,大家议论得风生水起,他老人家从不插嘴,各说各话,井水不犯河水,彼此相待如宾。和谐、包容,正是微信群应有的正常生态。

和谐的生态环境里也并非完全谐和。某个群里就曾有人大发牢骚、攻击诋毁一份杂志,原因是没有刊发他的作品。看他闹腾不止,编辑才亮相说话,原来他的大作来自抄袭,与原文相差无几。群友们知道了根底,纷纷出来指责文抄公。此君自知无颜面对江东父老,便不知所终销声匿迹了。阳光健康的微信群才有这种自我净化功能,才能张扬正气、保持活力。

人上一百形形色色,微信群也不例外。有的群里,个别人坐井观天,自己的罐子没装上一半,还满以为掌握了绝对真理,虽然写不出像样的文章、摆不出像样的论点论据,成天鼓捣批发一些“吓尿体”之类,还恨不得人人都来围观点赞。稍有见识者都不跟他们一般见识,也无暇奉陪。一旦有人忍不住搭腔反驳,他们就呼朋引类群起而攻之。纵然你浑身是嘴,辩赢了也毫无意义。孔子尚且对蚱蜢礼让三分,承认一年只有三季,你能让一个毕生只经历了三季的人相信还有第四季?!

他们喜欢以卫道士自居,你不理不睬也要兴风作浪找上门来下战书。这时你可要头脑清醒,“性情执拗之人,不可与谋事也;机趣流通之士,始可与言文也”。(《围炉夜话》)三十六计走为上计,让他们自娱自乐自吹自擂去吧。认知水平越低的人越固执,说服老年痴呆患者纯属痴心妄想。

空中的雁群曾令人大发感慨:你所在的群,不仅决定了你飞行的高度;更重要的是,还决定了你飞行的方向。我们所在的微信群何尝不是如此。与品位高的人共处一个群,你便不知不觉间收获知识、得以成长。若只与低俗之徒哓哓不休,你也很容易不知不觉地平庸堕落。

人有人品,文有文品,微信群也有各自的品位。清代张潮的《幽梦影》有言:“人非圣贤,安能无所不知!只知其一,唯恐不止其一,复求知其二者,上也;止知其一,因人言始知有其二者,次也;止知其一,人言有其二而莫之信者,又其次也;止知其一,恶人言有其二者,斯下之下矣。”人总是从无知到“止知其一”,然后不断“复求知其二”才获得进步。群友都能“复求知其二者”,无疑属于上品。对“人言有其二而莫之信者”,你也别想改变他的一根筋,只顾自说自话,能发热则发热,能发光就发光,别人能否感知全在他自己。至于“恶人言有其二者,斯下之下矣”,最好保持距离、分道扬镳。

每个微信群都有自己的话题,话题的雅与俗取决于建群的初衷和群友的志趣,讨论股票期货与关注柴米油盐的各得其所,旁人无须挑剔。只要群友们本着说真话、求良知的态度各抒己见,虚怀若谷,这个群就能和气致祥、充满生机和乐趣。即便有时意见不合,也能和而不同、相安无事。就怕“恶人言有其二者”,先入为主,强求一律,这样的群哪还有活力?比如老年人建养生群,共同切磋探讨养生之道本是好事,也怕有人要唯我独尊,强加于人,以至于他说的是养生,你说的就是作死。双方无法就事论事、就事论理,只比嗓门大小、声音高低,乃至比言语的粗鄙,枉然斗嘴不止,才真叫作死。

楊树山/图

猜你喜欢
群友恶人二者
刺花
高价值私域社群的定位
摇曳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变出“精彩”
我不想感动对方
可以不去扎人,但身上必须有刺
朋友圈不是“捧友圈”
树的美丽传说
Units 13—14词语辨析
译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