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学教育的人文精神

2020-11-28 07:20:22
现代阅读 2020年5期
关键词:法学院法学正义

法学院存在的意义与价值是什么?我认为,法学院存在的意义不仅仅是为社会培养法律人共同体,更重要的使命是引领社会树立健全的价值观,维护社会正义,普及法治精神和人权文化。法律人,简言之就是从事法律职业的人及其聚合。法律人作为社会个体意义上的人,他们不仅懂得做人之道理,有良知、有正义感,而且是拥有独立思想、独立人格和独立尊严,追求自由,富有社会责任感,同时拥有成熟的法律思维的主体。在社会的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等诸多领域,确实需要法律人群体作为法治理念最忠实的体现者和实施者、社会正义的捍卫者,以及社会和谐发展的参与者。

历史上大学最早开设的人文社会专业是法学、医学和神学。法学调整人的社会关系,以解除其生活中的痛苦;医学解剖和研究人的生理疾患,以解除其肉体上的痛苦;神学(宗教学)讨论天人关系和灵魂问题,以解除其精神上的痛苦。三大学科分别代表了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和人文历史传统的最高水平,为近代世界的转型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人的自由与尊严是现代法治的精神和灵魂,而传播、研究和塑造现代法治精神的法学院,自然承担神学、医学不能完成的使命。人文精神始终贯穿在法学教育的理念中,我们的社会需要人文主义和弘扬以人为本的“现代法律文化”,而良法善治理念只有通过法学院才能培养。

一个国家和社会是否充满着正义,民众是否能感受到法律的阳光,是否始终感受着社会正义的温暖,本质上取决于法学教育的价值与功能。当社会上出现非正义的现象,如社会缺乏诚信、司法腐败、国家缺乏共识,有些民众对法治丧失期待,有些公职人员丧失政治伦理时,我们容易责备司法制度的不完善以及社会结构的不完善,希望把法学院的教育与社会不公正现象能够“切割”,以此滿足所谓法学教育的“纯洁性”,“需要改革”往往成为我们的借口。但我们心里都清楚,从某种意义上讲,一个国家法治发展与进步的基础在于法学教育,上述现象存在的根源在于法学教育,恐怕我们是无法逃避社会责任的。我们的社会责任不只是让法科的毕业生依靠所谓名牌法学院的光环去找好工作,享受高薪。一个不合格的法律人,会在一个个案中毁坏或者摧毁民众对法律的信任和对社会公平的感受,破坏社会信任体系。因此,在社会共同体价值体系的构建和维护中,法学院承担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与功能。

法学院不是公司,也不是政府,无须随一时的政治需要或俯或仰,因而可立足长远,心无旁骛地追求知识。在法学院的场域中,人们自由地传播知识、运用知识、创新知识、交流知识。法学院要成为国家法治建设和社会精神财富的源头活水。

法学院要坚持法治与正义理念,始终坚持人文的价值,不能迁就权力,更不能放弃学术的良知。面对法学教育中的各种“诱惑”,面对“全球化”的背景,无论法学院突出什么样的“个性”,我们都不能回避社会责任,而是需要回归并坚持法学院的人文精神与价值,让它高尚起来,建设受人尊重的法学院。

法学院要捍卫学术自由与思想自由。人文精神的精髓是塑造人格,坚守正义,追求自由精神。我们需要理论联系实际,需要关注现实问题,需要通过立法把自己的学术成果加以体现。但在教学与学术研究中,我们缺乏体系化的人文教育,学生内心世界中还没有树立起人的伟大形象,有的学生过于功利、过于计较,缺乏互惠与宽容精神。

人文教育不是简单的素质教育,也不是通过简单地开设人权课程来实现的。法学院的教育应当具有浓厚真挚的人文情怀,关心人、爱护人、尊重人的生命和正当权利,强调普通个体的生存与发展。世间最高贵的莫过于人的生命和个体的存在,法学院自然要高扬人文精神,维护人的尊严与自由,捍卫人的权利,将制度的理性回归到人性的基础上。只有受健全的人文精神熏陶,我们的学生才能学会守法之道、用法之道、立法之道,做一个真正的法律人。

(摘自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宪法思维四讲》    作者:韩大元)

猜你喜欢
法学院法学正义
昆明理工大学法学院简介
砥砺奋进中的西南石油大学法学院
兰州大学法学院简介
砥砺奋进中的西南石油大学法学院
《南大法学》征稿启事
南大法学(2021年3期)2021-08-13 09:22:44
《南大法学》征稿启事
南大法学(2021年4期)2021-03-23 07:55:52
从出文看《毛诗正义》单疏本到十行本的演变
天一阁文丛(2020年0期)2020-11-05 08:28:16
有了正义就要喊出来
山东青年(2016年3期)2016-02-28 14:25:49
法学
新校长(2016年5期)2016-02-26 09:28:49
倒逼的正义与温情
中国卫生(2015年4期)2015-11-08 11:15: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