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雪梅 桑晓蕾
摘 要:公共卫生事关人民健康和公共安全,是民生问题更是社会政治问题。为提高我市党员干部应对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水平。近期,莱州市委党校会同市卫健局、市疾控中心组成专门调研团队,立足莱州市疫情防控的成功做法,分析存在的短板和不足,提出应对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建议。
关键词: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成功探索
一、莱州市有效应对新冠肺炎疫情的做法与经验
1.建立统一高效的指挥体系,为战胜新冠肺炎疫情提供了政治保障
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莱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迅速部署,第一时间成立了由市委书记、市长为双组长的疫情处置领导小组(指挥部)和8个专项工作组,24小时不间断运作。每天至少召开一次专题会议调动部署工作,市委领导采用“四不两直”方式深入一线现场督导。投入10万元建设云视讯视频会议平台,与各镇街进行视频会议。各镇街、各部门单位迅速响应,及时成立了疫情处置工作领导小组和专项工作组,全面负责辖区内疫情防控的决策、指挥和协调,切实做到“一线指挥”“一线落实”“一线坚守”。夯实主体责任。严格落实市、镇党委政府主体责任和党政主要负责同志第一责任人责任,强化责任意识和纪律意识,把责任压紧压实到疫情防控第一线,真正做到守土有责、守土担责、守土尽责。
2.彰显基层党组织的引领作用,为战胜新冠肺炎疫情提供了组织保障
疫情之下,全市各级党组织的“触角”延伸到网格内每一个小区、每一条街巷、每一栋楼院,构筑起一个又一个“红色堡垒”,成为全市疫情防控的“定盘星”。实践中,一批基层党组织积极创新工作思路,形成了很多接地气的工作法,如,永安路街道泛华社区党总支,总结形成“小喇叭”“红帮办”“微议事”等行之有效的一线工作法,充分彰显了党组织的引领力、号召力和凝聚力。
疫情中,党员干部经受住了考验,关键时刻冲得上去、危难关头豁得出去,哪里任务险重哪里就有党员当先锋作表率,用行动践行着“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的入党誓言。全市各条战线涌现出了一批政治过硬、勇于担当、善作善为、无私奉献的“担当作为标兵”,展现了当代共产党人的英雄本色。
3.实施精准有效的防控策略,为战胜新冠肺炎疫情提供了机制保障
疫情初期,重点采取“外防输入、内防扩散”的防控措施,医务人员几乎涵盖疫情防控各个领域,发挥了技术指导关键作用。严把入口关,加强24小时值班值守,加大对进入莱州人员、车辆的检查和管控力度,发现异常情况第一时间处置、第一时间上报,坚决控制源头输入;加大摸排核查,发动各方力量,对全市社区、村庄逐户逐人排查、甄别、管控,坚决做到不漏一人,严防疫情扩散;全力救治患者,建立分级诊疗模式,对已确诊患者,组织最优质的医疗资源,采取最优化的治疗方案和治疗措施,全力做好救治工作。
4.创新“闭环式”的防控模式,为战胜新冠肺炎疫情提供了服务保障
坚持以党建“一根针”,穿起基层治理“千条线”。各社区党组织整合直管党员、“双报到”党员、社区网格员、楼长、物业公司党员力量、志愿者,构建起“党组织统筹引领、各方力量配合联动”的群防群控体系。如,教育路小区构建的“党建+物业”防控体系,西小区建立的“五级防控、楼道联保”机制,鼓楼社區打造“4+模式”守好“战疫”防线等防控模式,为社区居民架起阻击疫情“防护网”。
网格化管理大显身手、高效运转。社区通过短信通知、小区微信群宣传、网格员实地走访摸排、“双报到”党员收集信息,进行多轮地毯式摸排。各村庄建立起“村干部联系党员和村民代表全覆盖、党员和村民代表联系群众全覆盖”的防控体系,同时,各村庄安排一名驻村干部指导各村庄细化防控措施,与村干部包街、党员联户相结合,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确保不落一户、不漏一人。
二、莱州市应对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存在的短板和不足
1.全方位协同联动机制有待完善
当前疫情防控的三个重要环节“防、控、治”的联动机制欠佳,存在互相衔接不顺等问题,疫情联合研判和信息共享机制仍须完善。部门之间协同联动需进一步加强,运行中应避免多头管理、职责不清、联动不畅。同时,群防群控的协作机制在实践中还有待完善,尤其是街道和社区的法定职能、人财物资源等要与各自承担的抗疫责任相匹配。
2.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有待加强
一是公共卫生经费投入不足。公共卫生与疾病预防领域投入比例较低。二是公共卫生机构功能弱化、供给不足。有的公共卫生机构缺编缺人问题比较突出,有的人员缺乏系统的专业化培训,虽然每年都组织开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应急演练,在“大疫”面前捉襟见肘,实战能力退化。三是基层公共卫生服务体系较为薄弱。无论是镇街卫生院,还是农村卫生室,现有基础设施无法满足“大疫”应急需要。
3.应急队伍装备和应急物资保障有待充实
全市尚未建立应急物资储备机制,尤其是疫情初期,实物储备和合同储备杯水车薪,普通民众出现“一罩难求”的尴尬局面。此外,基层防疫物资应急储备不足,尤其是防护物资储备有限。在组织生产和资源动员方面缺少长效机制,防控物资的生产情况和产业布局没有很好地掌控并充分发动起来。
4.信息化技术手段有待推广
疫情期间,缺乏已经运行的、完善的大数据平台,最初的疫情排查大多还停留在人盯人、拉网式排查、手工填表、人海战术,既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时间,又不能保证排查信息的有效性、准确性,更不能充分利用互联网基础设施的优势和效率。我市虽然在烟台率先研发“疫情上报系统”,但是疫情初期公众接受程度较低,有的嫌麻烦,有的担心个人信息泄露等不予配合。
5.公民防控意识有待提升
此次疫情暴露出部分公民的公共认识、科学素养、法治意识等方面的不足。最初实施封闭管理时,因其工作生活受到很大影响,由此产生不满和抵触情绪。有的认为“没事,疫情离我远着呢”;有的对严格的防控措施配合不够积极主动;有的隐瞒信息、拒不配合;有的恐慌过度,还有个别发布虚假信息造谣传谣制造恐慌等。
三、有效应对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建议
1.构建全域联动的疫情防控机制
一是加快“防、控、治”联动机制建设。整合公共卫生资源,探索医疗机构等多部门与疾控机构有效结合防治疾病的工作机制和工作模式。二是建立政府多部门联合协作的疫情防控工作模式。要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加强与相关职能部门的合作,建立健全部门协同治理的职责清单,实行主管责任与属地责任相结合的责任追究制度。三是筑起协同共治的社会防疫共同体。依托现有基层治理体系和人员力量,搭建市、镇街、村居、社区联防联控的组织体系,共同构筑起多元参与、协同共治、人人尽责的社会防疫共同体。
2.健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体系
一要加大公共衛生投入力度。政府要重视公共卫生领域的投资,不仅要加大财政、资源的保障力度,更要在发展理念上植入更多的公共卫生意识。建议莱州市政府在制定“十四五”规划时,加大公共卫生与防疫的投资比重,在发展质量的评价指标中,提升公共卫生的权重。二要加强公共卫生队伍建设。常态化加强对现有卫生应急专业和管理人才的培训,定期加强有关人员的应急演练。三要织密扎牢基层第一道防线。全面加强基层一线应急资源和力量建设,完善农村医疗基础设施建设。要将应对公共卫生应急队伍装备及日常工作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并足额发放,解除基层一线医护人员的后顾之忧。
3.建设好应急物资储备和信息化平台两大支撑
一要加强应急物资储备保障体系机制建设。建立长效的医疗救治物资和设备储备的机制;建立健全紧急征用机制;建立抗疫物资集中生产调度机制。二要强化大数据对疫情防控的支撑。政府要加强疫情防控信息系统平台的顶层设计;要开发使用更多互联网大数据工具和数字化手段,实践中,要从基层实际出发,降低操作门槛,提高公众的认知和接受程度,基层干部要熟练掌握基本的大数据工具,组织民众、了解民情、服务民众。
4.增强公共卫生防控意识
一要增强风险意识。要坚持预防为主,改变“重治疗、轻预防”的观念。二要增强公共意识。此次疫情中,诸多原本属于个人范畴的行为都已经转化为公共行为了,如,是否带口罩、是否测量体温、是否报告个人的旅行史等,公民应该从公共意识的角度和高度加以理解和转变。三要增强法治意识。要依法做好疫情预防、报告、预警和发布工作;正确执法,让执法工作有力度、有温度。
5.坚持开展爱国卫生运动
在人居环境改善方面,要广泛发动群众开展环境卫生专项整治,稳步推进城乡环境卫生整洁行动,加快无害化卫生厕所建设,推进健康城市和健康村镇建设,推动形成“文明健康、绿色环保的生活方式”。要倡议发起新时代文明工程公益活动“餐桌革命 公筷行动”,让文明健康新理念深入千家万户,人人养成文明健康饮食好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