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治理实战暴露三大短板

2020-11-28 07:20:22
现代阅读 2020年5期
关键词:短板系统性管控

面对汹汹疫情,现下以移动互联网为基础,大数据、人工智能算法、WIFI指纹等技术综合运用的数字城市精准防控,在日前抗疫实战大考中暴露出了数字化转型缺乏系统性、日常积累不足、治理理念落后三大短板。

1.数字化转型缺乏体系性

近年来,我国数字城市建设如火如荼,但许多创新、探索没有打破部门藩篱,仍是内部“单打独斗”,缺乏统筹。数字治理应该是一个包含各种“组织”“器官”的有机体概念:通过政府数字化转型、市场主体数字化服务、社会组织数字化协同参与等,提升日常治理能力同时,提高突发事件应对能力。

2.重事后管控,轻事前积累

清华大学应急管理研究基地副主任吕孝礼说,譬如110报警信息、12345市长热线信息等,这些数据看似对疫情防控关联性不大,但最能反映基层治理弱点、盲点,如果有相关积累和研判,在应对突发事件中,就能够更好地因地制宜,灵活处置。

3.理念更新落后于设施建设,软硬件不适配

部分地区虽然已在基础设施上投入巨大,但领导干部、行政执法者的治理观念更新遠远落后于硬件建设。不少干部思维仍存在“管控意识强、治理意识弱”“管理意识强、服务意识弱”的通病。

专家表示,在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背景下,实现数字治理升级,不仅有赖底层技术、基础设施建设,更需要组织形式与治理理念、思维方式的系统性转变以实现“形神兼备”。

具体而言,首先是提升数字治理系统性。以数据作为驱动要素,实现从工具到系统的变化。例如一些省市近年来陆续成立了专门的大数据管理部门,作为全面数字化转型的数据中枢。其次是转变治理思路。城市管理者宜从根本改变治理模式和思路,以数字治理提升治理精细化水平。实际上,“大数据要做的恰恰是小事情”:通过情况摸排,发现社会治理的薄弱点、隐患点,事前未雨绸缪,事中快速响应。第三是将数字治理建设成果纳入绩效管理。搞好评价和反馈,防止项目成为“花架子”。

(摘自《半月谈》  本文作者:吴帅帅)

猜你喜欢
短板系统性管控
EyeCGas OGI在泄漏管控工作中的应用
多端联动、全时管控的高速路产保通管控平台
对于单身的偏见系统性地入侵了我们的生活?
执行“强制休假”还需“补齐三个短板”
管控老年高血压要多管齐下
立新标 补齐劳动防护短板
劳动保护(2019年7期)2019-08-27 00:41:04
DCT的优势与短板并存
汽车观察(2018年12期)2018-12-26 01:05:40
补齐短板 建好“四好农村路”
中国公路(2017年17期)2017-11-09 02:25:00
超声引导经直肠“10+X”点系统性穿刺前列腺的诊疗体会
失控还是管控?
军工文化(2015年10期)2015-05-14 07:0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