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心、讨好型人格、缺乏安全感、社交恐惧、害怕吵架、不敢拒绝……你是否长期被这些问题困扰,并因此大量消耗心理资源,让自己长期处在疲惫中?
被愤怒不是你的错
很多人潜意识里有一个逻辑:你对我发火,就是在说我错了。
所以当别人对你发火,你就开始有情绪反应了:当你也觉得自己错了,你就会愧疚、自责,觉得自己不应该做错;当你觉得自己没错,你就会委屈、恐惧,继而愤怒——我又没做错,你凭什么对我发火?这个语言依然在潜意识的逻辑里:只有我错了,你才能对我发火。如果我没做错,你就不能对我发火。
我们在给企业做培训的时候,经常强调最需要情绪管理的就是客服。他们经常被客户骂,却不能“怼”回去。关键有些客户明显是无理取闹,自己不合规定还要对客服发火,这些客服就很委屈。
被领导无端训诫的下属们也经常这样,因满腹委屈而哭鼻子,觉得自己没错,为什么要被领导骂。
以前没有觉察的时候,我也有这个逻辑。我在写文章的时候,经常被读者骂很不爽,内心愤怒地对着他们大喊:我说错了吗?错了吗?你看明白了吗,你就骂?
怕被指责的人,通常不是因为无法接受别人的愤怒,而是无法接受别人用愤怒否定自己。
可是作为成年人,你扪心自问:你对别人感到愤怒的时候,真的仅仅是因为觉得别人做错了吗?
愤怒是向下流动的
我们只有去理解愤怒是如何形成的,才可能应对别人的愤怒。
实际上,愤怒是向下流的。
在一个系统中,愤怒会自动从较强的一方流向较弱的一方。如此你就可以理解很多种愤怒了。
在家庭生活中,父母会因为小事而发大火,通常是因为父母心里有团火无处可发,所以要流向更弱的个体。孩子比父母弱势,愤怒就更容易从父母流向孩子。
如果爸爸妈妈不是威严的人,孩子长大的过程中就能感知到他们的软弱,就会成为“熊孩子”,从而对父母发泄愤怒。
如果爸爸妈妈非常强势,小孩子被骂后内心的愤怒无法倒流,就会虐待小动物。这就是“踢猫效应”。因为猫比孩子弱,所以愤怒就流向猫了。但是,猫错了吗?我们看到很多触目惊心的虐待动物、报复社会事件,其实是因为那些人内心的很多愤怒无处发泄。
客户会对客服发火,不是因为客服做错了什么,而是客户心里有团火,发给客服最安全。客服的“人设”就是“不能辩驳”。虽然你可能不太喜欢这4个字。
领导对员工无故发火,是因为领导在系统中是员工的上级。
打老婆的男人,是因为在社会上他本身是弱者,愤怒无法流动,他们只有到了老婆面前才强大了点。而能征服社会的男人,则可以宠老婆了。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妈妈都希望女儿嫁人要嫁给社会上混得好的,这不是因为势利,而是因为混得好的男人有别的地方可以释放愤怒。
愤怒是从强者流向弱者的,并非从正确流向错误。但是系统的能量流动,这个外在的表现通常会以对错为寄托。
对错只是寄托愤怒流动的形式,而非本质。
强者不一定是客观上的强。只要他潜意识里那一刻认为比你强大,他的愤怒就会流向你。你能“怼”回去是另一回事,说明你有愤怒能力,那一刻你认为自己比他更强。
平等vs等级
人与人之间的模式有两种:平等模式与等级模式。
1.平等模式的系统核心是尊重
在平等模式中,我们彼此平等,大家只是社会分工不同,但人格绝对平等。在家庭系统中,我可以赚钱比你少,干活比你少,但我们人格平等。在工作系统中,我可以职位比你低,权利比你小,但我们人格平等。
“平等”两个字说起来容易,但是对人的理性和人格的要求都非常高。我们的社会,本质上是等级系统的社会。无论我们怎么呼吁人人平等,绝对的平等模式都是个理想化的存在。
2.等级模式的系统核心是权力
大致上来说,领导比员工更有权力,父母比孩子更有权力,甲方比乙方有权力,消费者比商家更有权利,粉丝比明星更有权力,资源多的人比资源少的人更有权力,道德上风的人比道德下风的人有权力,懂得多的人比懂得少的人更有权力,做对的人比做错的人更有权力。当然不绝对。
更有权力的人,就处于系统的上层,就更有“发火权”。
在等级系统中,权力方和被权力方有两条关系线:明线,在事情上,你要按照我说的去做,在事情层面上照顾好我。暗线,在情绪上,你要接住我的愤怒并自行消化,在情绪层面上照顾好我。
情商低的人,只能看到明线,吭哧吭哧做事,执行任务,像个愣头青。情商高的人,能看到暗线,会把权力方的情绪也照顾好。
所以情商高的人自然就比情商低的人混得好,低情商者则抱怨着:就会拍马屁,沒什么真本事。
在家庭中,干活更多的那个人好像更高级,就自然具备了更大“发火权”。所以他干了很多活,你就要在明线上配合好他一起干活,暗线上你就要老老实实接受他的批评和愤怒。挣钱更多的那个人也是这种情况。
所以有人无缘无故对你发火,只是因为他潜意识里认为你比他弱。实际上在这个系统里你不一定比他弱。
怎么办
应对别人愤怒的方式,体现了一个人的情商。情商从低到高,对应的应对方式依次为:
1.委屈;2.“怼”回去;3.回避;4.消化。消化别人的愤怒,不是你的义务,但体现的是你的情商。前三种不多介绍了,想必你已经很熟悉了。我们主要谈如何轻松消化别人的愤怒,成为高情商的成功人士。
第一步,区分。
首先你要知道:有时,发火代表一种权力,无关对错。
即使你是错的,只要你更有权力,你可能成为对的,而不会被发火。即使你是对的,只要你没有权力,你可能也会成为错的,而被发火。因此,当面对别人发火的时候你就会知道,在他的世界里,他认为自己比你高级。当你能明白,发火有时与对错无关时,你就能进入情商的领域了。
第二步,自问。
你要问自己:我离得开他以及这个系统吗?
如果你离得开,你就可以反抗了。你可以拍桌子、发火、扔鸡蛋、争辩,花式反抗都可以。懒得反抗,你就拉黑、绝交、远离、分手都行。这几种方式,都可以让他的愤怒在你这里终止。
如果你离不开,那就需要隔离了。情感隔离,是应对愤怒非常好的方式,就是让别人的愤怒经过你,但不停留。
你只要认清楚这个情绪跟你没关系,你就可以隔离掉了。他们只是在对这个角色发火,并不是你。这个角色换个人,他也会找理由发火的,跟你没关系。
人在什么时候离得开,什么时候离不开呢?
这就取决于你对他人的需要是否是刚需。孩子只能默默接受父母发火,因为需要父母提供爱和粮食。员工只能接受老板发火,因为需要老板提供薪水和职位。学生只能接受老师发火,因为还得在这里上学。明星只能接受粉丝发火,因为需要粉丝提供支持。
当你不需要他人的时候,你就可以远离或反击了。当你需要他人的时候,就忍忍吧。人家给你钱、资源、安全感等,你就要让人家情绪“爽”一下。这是暗线的交换,别要太多了。
第三步,原谅。
你对别人的愤怒起反应,通常是这激活了你的“弱小”。
如果你愿意,你可以尝试看到并原谅小时候那个弱小的自己。你可能也经受过别人无端的怒火,那时候你十分弱小,不得不认为是自己的错,然后拼命改正自己以消除别人的愤怒。但是现在不一样了,你长大了,别人的情绪,不需要你负责了。
第四步,抱持。
更高的情商,是消化别人的愤怒。他人莫名其妙的愤怒,你最多有10%的责任。但是如果你看到他的愤怒来自别处,你就理解了他。他给你愤怒,你还以抱持,你就做了他的容器。他的愤怒就会降下来,并因此产生愧疚心,从而对你心生感激。
抱持不是忍让,而是以独立姿态,不带委屈地看着一个“宝宝”在那哭。等他哭完了,你用成年人的方式安慰他,告诉他:乖,你真可爱。抱持,是一种情商力。
(摘自长江文艺出版社《我真的很棒》 作者:丛非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