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琳琳
融媒体是指利用电视、广播、报纸等媒体媒介之间的共同性和互补性,在多方面进行资源整合,优化配置,实现“资源通融、内容兼融、宣传互融、利益共融”的新型媒体。将传统媒体与融媒体相互融合,取长补短,将单一媒体的竞争力转化为多种媒体的共同竞争力,从而实现优势最大化。
1)准确性。准确性是播音主持语言创作的最基本原则,一是表示播音主持语言表达规范、严整,用词妥当不说病句,每一句话都经得起推敲,另一方面是指其普通话发音标准、吐字清晰。
2)逻辑性。逻辑性是指播音主持在语言创作时要注意条理性,主次分明、重点突出。不能语无伦次、前言不搭后语甚至前后矛盾。尤其是在弘扬正气或鞭挞社会不良风气时,要叙事说理,条理清楚,言之有据,全面周密。
3)得体性。得体行驶至播音主持在不同节目、不同内容、不同听众条件下,要做出适当的语言处理,例如在主持社教类节目时,语言创作应生动有趣;主持对话类节目时,语言创作应注重启发性、循循善诱;主持文艺类节目时,语言创作要注重情真词且,具有感染性。
4)简明性。简明性是指播音主持语言创作时要简明扼要,不拖泥带水、不说与主题无关的废话,“丰而不余一言,约而不失一词”。还要注意去掉口头禅。
5)生动性。生动性是影响播音主持语言感染性的关键因素,过多的用实声,听起来显得“笨拙”,不能够很好的表达细腻的情感;而过多的用气声,听起来显得“假”。用声只有刚中有柔,柔中有刚,虚中有实、实中有虚,刚柔并济、虚实结合,随着意义和感情表达的要求而灵活运用,才是正确的方法。根据需要,分出轻重缓急,分清抑扬顿挫,生动地表达出文章的思想感情。
6)审美性。播音主持语言创作的审美性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词汇生动、形象、亲切、自然、充满诗情画意,具有艺术性。二是语调优美,有节奏、有韵律、有吸引力。
7)回避性。回避性是指播音主持在语言创作时要根据不同节目、内容和听众进行创作,不能越界或是侵犯其他人的合法权益。例如:如果是主持回族节目或是听众中有回族人的时候,应有意识地回避“猪”和“猪肉”。
1)播音主持语言是有声语言的延伸。播音主持是一项复杂的语言工作,工作的本质就是语言创作与语言表达。因此播音主持工作中一方面要保证语言内容的合理性,另一方面要保证播音主持的发音符合节目需求,能够有效的表达出语言内容的中心思想,并达到教育人、感染人的目的。可以说播音主持语言是一种特殊语言形式,是对有声语言的延伸和再创作[1]。
2)播音主持语言是语言情感的升华和凝练。语言的表现力和感染力是体现播音主持语言功力的重要内容,播音主持要工作期间要注意语言表达的语气和语调,充分重视情感在播音中的地位,将富有个性张力的语言内容和富有情感细节的语言表达呈现给听众,拉近与听众之间的距离,引发情感的共鸣和升华[2]。
融媒体背景下,电视节目竞争进入了白热化阶段,播音主持也如同过江之鲫,数不胜数。而具有个性化的播音主持语言创作会如同一股清流,带给听众不一样的感受,牢牢吸引住观众。通常来说,个性化会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显著的对象感,在语言创作和表达时要给听众一种“对我说”的强烈感受,这样才能够提高播音主持语言信息的有效性。例如多用“您”“朋友们”等词汇。
2)浓郁的交流味,除了给听众一种“对我说’”的感觉,造成一种“我说你听”的语言效果以外,还应加强与听众的交流,有问有答,现身说法,既活跃了气氛,同时也能使听众更加了解播音主持。
3)口语化的语言表达,此处口语化的语言表达不同于生活中的表达口语化,是在准确、简明扼要、逻辑清晰、贴切的语言内容基础上,用听众易懂的口语播出,能有效拉近播音主持与听众之间的距离。
4)鲜明的个性风格,正如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叶子一样,世界上也没有性格完全形同的两个人,每个人的说话、表达都有自己的特点,在播音主持语言规范的约束下,就会形成自己独有的个人播音风格。
播音主持可以从思维训练和语言表达训练两方面提高自己的语言创作个性化水平,思想决定行为,思维决定表达,语言表达过程其实是思维信息转化为语言信息的过程,在思维训练时,播音主持可以选择一个特定的参考主线,深入分析问题,透过事物的表象追求其本质。同时培养逆向思维和批判性思维,学会反过来思考问题,并利用假设多角度看问题,培养其发散性思维和创新思维,这样可以使播音主持更够更加理智地看待问题,从文本和案例中挖掘出更有的有效信息,还有助于播音主持更好的把握播音基调和情感表达。在语言表达训练方面,播音主持可以通过随便说话练习、命题主持练习和即兴主持练习,逐渐提高自身语感,增强语言表现力。
俗话说“语言是门艺术”,在融媒背景下,播音主持的一言一行都备受关注,这对其专业的语言功底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播音主持语言创作时在字音、字意、语法和语调上都要细心揣摩,这样才能清晰表达出信息的中心思想。现阶段播音主持语言创作的不规范问题主要体现在:语言词汇不规范、语言连停不准确、轻、重音分辨不准确、语法风格不规范等问题。为此播音主持应积极、主动加强训练,以弥补自身不足。例如:1)加强语音、文字方面的学习,通过发声练习是自己发声器官的肌肉更加有力,同时扩展声域,对音质进行美化,以《汉语拼音方案》《普通话语音训练教程》为参照物,进行改正。2)注重语音的连停和轻重音,语速适当,用心感受。要抓住文章特点,使节奏流利和谐,缓急结合。对于这些主要的,具有重要意义的词或者是词组,在进行朗读的时候,一定要读出重音,对此着重进行强调,这样才能够对此篇稿件的语言目的以及思想感情进行具体的、明确的表达。
“情”是所有艺术创作的生命,没有情感,也就没有艺术。播音主持作为语言表达的一门艺术,自然也不例外。情感是播音主持的基础,对情感把握的好坏,是播音主持成败的根本。因此,为了更好地加工情感融于语言创作中,播音主持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培养。
1)加强学习,情感并非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而是与人的“三观”息息相关,为此,播音主持要积极学习马克思理论,主动了解我党新时期下的政策与方针,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只有这样才能明辨是非,把握好自己的情感基调[3]。
2)勤于实践,情感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也不是一蹴而就的,播音主持在日常生活中要善于观察,留意生活中的有意义的事情,体会其中不同的情感需求,每一次语言表达都是一次情感表达过程,这样才能丰富播音主持的情感世界。
3)善于传情,感情的传递并不在于声调的大小,而在与真实,在传递情感时,不是声音高就能表达出激动的情绪,也不是声音大就会显得强悍震慑,用一颗真诚坦荡的心,用自然、热诚的态度,使自己内心的情感自然流露,并与新闻事实融为一体,借助情感因素做催化剂,去获得观众情感上的共鸣,突破了语言作为符号“言有尽”的局限性,达到了“意无穷”的传播效果。
总而言之,融媒体时代的到来,给广播电视节目的播音主持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与机遇,如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牢牢抓住听众,形成稳定的收视率是影响广播电视节目和播音主持未来发展的重中之重。新时期下,播音主持要与时俱进,通过学习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成为具有个性化、规范化和情感化的媒体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