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琛
(四川卫生康复职业学院,四川自贡 643000)
2017 年教育部43 号令明确提出“辅导员应当努力成为学生成长成才的人生导师和健康生活的知心朋友”,并指出辅导员应当“熟悉了解学生所学专业的基本情况”[1]。医学类高职院校肩负着为祖国基层培养医务工作者的重任,而在院校中担任辅导员角色的老师多为非医学专业出身,加上高职院校生源质量的因素,辅导员在处理问题学生问题中往往会存在很多困难。为了融入院校、融入医学专业特色,建立一个与之相适应的思维工作模式显得相当有必要,这种思维模式可称之为“康复思维”。
世界卫生组织将“健康”定义为人与环境相适应的状态,对“失能”定义为由于疾病、外伤和健康法问题导致人与环境无法适应,而康复的意思是帮助正在经历或可能经历功能障碍的个体,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取得并维持最佳功能状态的一系列措施[2]。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相关定义,学生在校内表现出学习积极性差、自制力差等行为,可以归结为学生因为生理或者心理等问题而与学校的环境无法完全适应所产生的一种“失能”表现。辅导员可将行为问题学生看作“失能”学生,从医生角度对于学生进行“诊治”,通过康复评定、康复计划制定、计划实施、效果评定等固定化的程序来解决学生表现出的问题,帮助学生进行认知的重构和行为修正的训练,这种模式称之为“康复思维”工作模式。
现如今,各类高职院校招聘的学历门槛普遍提高到硕士研究生,而医学专业的毕业生大多数会选择进入医院工作,导致医学类高职院校的辅导员多为非医学专业出身。作为一名辅导员,对于学生所学专业不了解会增加工作难度,加之医学专业的特殊性,非医学专业出身的辅导员在开展工作时更是会面临诸多问题。事情多、任务重、压力大,成为很多辅导员面临共同的问题,融入工作并不仅仅指投入到具体的工作中,更是要融入到医学类职业院校的特色中,其中关键一点是在思想文化上同医学文化相融[3]。在临床上,医生看病讲究临床思维,在学校中辅导员处理学生问题,也需“康复思维”,这样可以使辅导员从医学文化上更好的融入院校中,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
要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医疗健康保障是重要一环。作为医学类高职院校的辅导员,责任更是重大。近来年,不少医学类高职院校的生源质量不能得到有效保证,问题学生明显增多,辅导员运用“康复思维”处理问题学生,通过康复评定、康复计划制定、计划实施、效果评定等固定化的程序来解决学生表现出的问题,帮助学生进行认知的重构和行为修正的训练。固定化的工作模式,在保证工作效果的同时,一定程度上可以减轻辅导员工作的工作量。再将医学仁济精神融入到这种工作模式中,让学生在进入临床之前就能切实体会到仁济精神、临床思维,也可帮助学生更好的融入专业、树立医者仁心的精神。
医学工作上讲究要树立临床思维,很多医学院校也强调让让学生从在校就开始培养临床思维,一种思维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对于辅导员而言,培养学生工作中的“康复思维”也存在专业壁垒。以我校为例,专职辅导员群体中无一人是医学专业出身,对于医学文化的了解多仅限于常识性的了解,加之日常工作的繁杂,对于问题学生的处理不能建立一套连贯的工作机制,尤其是新入职的辅导员,出现问题多是对学生进行批评教育,后续跟进者往往很少,导致日后学生再犯同样的问题几率很高,治标不治本。
高职院校的生源质量相较于本科院校,存在很大差距,地理位置较偏的高职院校较省会级的同类院校,生源质量上又会相差些许。加上招生计划的扩大和单招考试生源比例的上升等因素,很多医卫类高职院校的生源质量有所下降。心理问题学生、行为失范学生、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等数量呈明显增加态势,加上中学阶段基础知识不牢靠等因素,部分学生在校期间所呈现的问题让辅导员疲于应对,这对辅导员工作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辅导员队伍作为高校思政队伍的中坚力量,越来越受到国家、政府和高校的重视。但不可否认,辅导员“学生保姆”的身份依然不能完全摘除,凡是学生出了问题,一般都会追责到所在辅导员。不少辅导员在工作中感到认同度、受尊重度不高,对于职业发展心生悲观之念,高校中部分教师、领导对于辅导员身份的认同还有待加深。这些客观情况会对辅导员的工作产生消极影响。辅导员专业化、职业化发展道路依然需要教育部门给予更多的支持,让辅导员们可以专心的从事学生的教育工作。
建立“康复思维”有助于辅导员工作效率和质量的提升,结合笔者自身工作经历来谈,可以从以下途径进行辅导员“康复思维”的养成。
辅导员工作是复杂而繁琐,要应对各种各样的学生问题,学生群体在不断变化,零零后学生又呈现出与九五后学生群体不一样的特征,所以辅导员工作理论的学习应该持续跟进,思政教育、学风建设、党团建设、危机应对等各种工作理论均应持续学习。尤其是进入后疫情时代,学生心理问题的案例较之以往呈现出明显增加态势,辅导员更要结合当今时代特征,加强理论学习和经验总结,做好对学生的教育、引导工作。
要做好辅导员工作,必须深入学生群体,了解学生所思所想。现实工作中,有很多学生出现问题,不是想着第一时间告知辅导员老师,而是寻求其他的解决途径,很大原因就是因为学生对于辅导员不信任。辅导员工作不应只是在办公室里面完成,教室、食堂、寝室,也应该成为辅导员频繁出现的地方,只有深入学生进行谈心谈话,走入学生内心,与学生建立信任关系,才能更好的教育引导学生[4]。
作为医学类高职院校的辅导员,要深入了解医学专业。以我校为例,为了进一步提教职工的专业技能、实践能力和综合管理能力,专任教师、辅导员等每两年要到医院或相关行业实践锻炼一段时间。作为非医学专业出身的辅导员就可利用实践锻炼机会,到医疗单位了解医学从业者的工作详情,加深对于所带专业的了解,为形成“康复思维”打下坚实基础,以便后续针对学生所产生的学习问题、心理问题等,给予更好、更专业的教育引导。
“康复思维”就是一种精准思维,针对普遍问题总结出一般规律,在具体处理学生问题时进行针对性施策。辅导员虽然被很多人戏称为学生的“保姆”,但工作的方式不能像学生家长一样,或溺爱或严厉,而应建立相对固定、完备的工作模式。康复医学上的相关工作模式,可以被借鉴到辅导员工作中来,要通过观察、问询、分析、判断、推理等一些列方式了解学生实际情况,做出针对性功能恢复计划,再通过计划的严格实施以及后续效果的反馈,解决学生所呈现出来一些不良行为习惯问题。
辅导员是一个重要而又神圣的职业,专业化、职业化的发展趋势越来越清晰,医学类职业院校的辅导员更应增强自信心。加强相关理论学校、融入学生群体、融入专业文化、建立“康复思维”的工作模式,对于很多辅导员同仁是一个可以值得借鉴的工作模式,相信通过广大辅导员同仁的不断实践探索,辅导员工作可以更好、更高效的完成,每位辅导员都可以成为学生成长道路上的知心朋友和人生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