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体传播在舆论发展中的特点与作用
——以“996”热点事件为例

2020-11-28 19:38
科技传播 2020年21期
关键词:工作制领袖观点

1 “996 事件”及其在微博的舆论发展过程概况

1.1 前期:舆论预热阶段,普通用户主导

所谓“996 义务工作制”指的是每天早上9 点到晚上9 点、一周工作6 天,且没有加班费也不能请假的工作制度。由于“996”问题并非属于社会突发性事件,而是一种长期性的、持续性的社会问题,因而关于“996 工作制”相关热点问题在微博上的发展过程也呈现出一种持续态势。在前期舆论形成的过程中,“996”话题的焦点基本集中在“58同城”一家互联网公司的身上,因为其关乎公司员工的共同利益而引起了微博平台上的舆论发酵。可见,群体传播中的群体是在共同利益、共同兴趣的基础上形成的,并且能够在网络上形成一定的影响力;此阶段主要由普通用户组成的非组织化群体推动舆论发展,意见领袖的作用尚不明显,舆论尚未达到高潮,也因此并未在网络平台形成较大影响。

1.2 中期:舆论持续发酵,意见领袖作用突出

2019 年3 月27 日,GitHub 网站的程序开发者用户发起了“996.ICU”项目,目的是揭露国内某些互联网公司的“996 工作制”对员工身心健康的损害。该项目自从发出之后引发了全网的热议,从知名人士、主流媒体到普通用户,各方都对“996.ICU”这一热点事件发表了自身的见解和看法。“996.ICU”也跳出了GitHub 这一平台,开始在新媒体平台传播、发酵,在微博平台的传播尤为显著。自“996.ICU”项目事件在微博发酵以来的一个月内计算,总计有十余个讨论量和阅读量较高的微博话题,且这些话题中,除去普通用户贡献的一部分话题讨论量以外,大部分的话题贡献量都集中在知名度高的大V 用户上——大V 发表对于996 热点问题的相关内容,利用自身的影响力带动自己的微博粉丝对所讨论话题的关注,从而形成一条“去中心”的传播链。

在程序开发者用户发起“996.ICU”项目带来的舆论发酵过程中,对于“996 工作制”话题的讨论热度达到了顶点,且与之前相比,参与讨论的用户大部分都已经对于“996 工作制”持反对态度,用户在群体传播过程中,已经逐步形成了比较成熟的群体共识,即反对“996 工作制”。

1.3 后期:舆论热度消减,群体意识基本定型

随后的几个月时间内,在没有引发群众过度关注的事件发生的情况下,“996”在微博的热度逐步趋减。2019 年9 月4 日,一位拥有259 万粉丝的微博Vlog 博主“富贵的沙雕日记”以#你能接受996高薪吗#的话题发布一条Vlog,收获了较高的热度;而在评论区内,大部分用户称若要自己选择,会选择低强度的工作。

随后,在2019 年11 月15 日,辩论类综艺节目《奇葩说》以“喜欢的工作996,我该不该886”为辩题展开了一轮辩论——节目的热度再次使“996”的话题度获得了一定程度的回升,网友在微博再次以#喜欢的工作996 该不该辞职#展开了新一轮的讨论,在此次讨论中,知名人士、自媒体在此次话题讨论过程中一定程度上发挥了意见领袖的作用,但十分明显的是,在反对“996”,支持辞掉工作一方博主观点的评论区内,群众意见基本上呈现清一色的支持态度;而在支持“996”一方博主观点的评论区内,仍然是反对“996”的观点占领着舆论的上风。可见,在群体传播中,即使自身拥有较大的影响力,当与群体的意见相左时,仍然无法引导舆论风向。随着群体传播进程的不断推进,对于“996 工作制”赞同的声音逐渐减弱,群体意识最终基本得到了统一。

2 群体传播特点及作用在“996 事件”微博舆论发展过程中的表现

2.1 匿名性

匿名性是群体传播最为显著的特征之一。匿名理论阐述,当人没有明显的某种群体或个人标志时,人即处于一种“匿名”状态。与现实生活中面对面的交流不同,基于微博这一平台极强的隐匿性,人们会认为自己多了一层“保护伞”而更加畅所欲言;且基于“法不责众”的心理,在网络上形成的群体越庞大,人们就越容易进行“放肆”的传播活动。在“996 事件”在微博平台舆论发酵的过程中,由于匿名性这一特征,对于“996 工作制”的反对声音才会愈演愈烈。但匿名性虽有助于人们自由发表个人意见,同时也会助长不实信息的传播。共同的兴趣使分散的人在网络上集合成群体,“构成这个群体的个体无论是谁,不论他们的生活方式、职业性格或智力是不是相像,他们变成了一个群体的事实,使他们拥有了一种集体心理,让他们的情感、思维和行为与他们在独处状态下的情感、思维和行为产生了相当大的差异。”[1]人们身处群体传播的过程中,由于群体情绪的渲染,会丧失一定的理性和判断力,在信息真假参半的网络环境中,这有时就变成了谣言的催化剂。

2.2 自发性

对于大众传播,杰诺维茨在1986 年提出了一个定义——“大众传播由一些机构和技术所构成,专业化群体凭借这些机构和技术,通过技术手段(如报刊、广播、电影等等)向为数众多、各不相同而分布广泛的受众传播符号内容”[2]而在群体传播时代,自组织化的形式使得每个人都有权加入传播过程中,话语权不再集中在少数精英的手中。这也就是群体传播的自发性。“996 事件”在微博实现群体传播的过程中,绝大部分的信息并非由职业传播者发送到大众手中的终端。自发性实际上发映出的是一种传播的去中心化。在微博的群体传播过程中,无论是评论、转发还是原创微博,都是一种个人意见的扩散,在扩散的过程中,各种观点得以实现立体化展现,一改大众传播中观点单一化、扁平化的模式。不过,自发性在给予话语权的同时,也有其局限性——传播的门槛降低后,各种观点中必然会存在偏激、误导性的言论,这无论对社会环境还是网络环境都有很大的影响。同时,自发性还伴随着随意性,由于非制度化下缺乏限制,随意性导致了信息的泛滥、重复以及碎片化,这都是群体传播发展过程中需要解决的问题。

2.3 互动性

在微博平台的技术支持下,用户与用户之间的互动无疑成为了其招牌之一。互动性强也是众多网友选择微博成为常用社交网站的一大原因。微博平台上,用户之间的互动存在两种基本形式:第一种是两位因兴趣或某件事情有了联系的用户,在评论或转发中进行双向的互动、交流,交换双方的意见,探讨问题;第二种则是普通用户处于对知名人士或者媒体进行关注,成为他们的粉丝后,便可以在个人主页接收到他们最新发出的微博信息。粉丝可以在其发布的微博评论区或者转发区发表自己的观点,从而实现互动,这种互动方式由于大概率接收不到对方的回应,所以可以算作一种“失衡的互动”。“996 事件”在微博发酵的过程中,兼有两种互动形式,并以第二种居多。在知名人士自媒体博主、以及广播、电视、报纸此类的机构用户微博下均有大量的评论、转发。也就是这样的实时互动机制,促进了群体传播的即时反馈,能够使群体传播的内容实现一种“病毒式扩散”,信息和观点得以快速生产、复制、加工和再传播。并且,群体传播将传播与反馈融合成了一体化的形式,传播与反馈同时进行,为传播工作节省了不必要的程序,大大提高了传播效率。

2.4 意见领袖的存在

虽然我们身处一个“人人都有麦克风”的时代,但是人与人所发出的音量、得到的关注度都是严重不均衡的。互联网的群体传播一大特点是去中心化,但是在这之中,“不同节点的可见度与连接数、话语权与影响力都大不相同”。因此,互联网群体传播的过程中,意见领袖的作用也就更加明显[3]。由于影响力远远超越普通人,意见领袖的观点能够辐射到的人群也就更加广泛。同时,意见领袖还是放大个人情绪的有力工具,任何社会情绪经过意见领袖,由于意见领袖的强大影响力,再传播给个人之后,就会引起集体的反应。在“996 事件”于微博的发酵过程中,无论是社会知名人士、自媒体还是传统媒体都属于意见领袖的范畴,通过发表意见或信息,他们将普通用户集合在自己的周围,有时一定程度上引导舆论的方向。但群体传播中,大众的通病在于,有时会过于依赖意见领袖。意见领袖发布的信息经过了个人喜好的筛选,有时甚至不能保证信息的完全客观真实。这也就容易导致意见领袖利用个人影响力煽动大众的情绪,从而可能会扰乱网络环境甚至社会秩序;有时也会导致虚假信息的传播。

2.5 易出现群体极化现象

美国学者凯斯·桑斯坦在分析过各种案例之后得出了结论——“倾向问题在团体成员之中一开始便一定程度上存在,经过群体商议之后,人们会逐渐向着倾向的方向转移,并以此为基础产生极端的观点”,这也就是所谓的“群体极化”现象。身处群体之中,大部分人很难避免群体压力的影响,群体中的多数意见会对个体造成心理压力,迫使个体放弃自己的真实想法而与群体保持一致[4],最终形成所谓的“沉默的螺旋”[5]效应。

在“996 事件”不断演化的过程中,赞成“996工作制”的声音逐渐由前期的一小部分,到最后的基本消失,我们虽然无从得知那些或改变观点、或消匿在网络上的人的声音,到底是出于个人意愿还是群体压力,但从群体传播的过程以及最终形成的群体意见来看,不难发现群体意识的倾向性越来越明显。可见在群体传播过程中,身处集体的个人会由于集体情绪的影响而很难保持个人的判断力或者理性,即使企图保持个人观点,由于群体压力的存在,有时也会不得不放弃个人的真实想法。

3 群体传播特点与群体意识形成间的关联

3.1 意见统一的群体自发形成群体意识

在群体传播的初期,志同道合的人会自发集合,由分散的人形成临时的集体。此时,对于同一事件,通常会形成两种对立的观点,但最初,基于自身利益的角度,大众对于两种观点的态度就会有所在倾斜,受支持较多的一方观点,在事件后续无反转的情况下,就成为了群体意见的最初形式。

“996”事件于微博平台发酵的初期,大多数人们就是基于作为劳动者的共同利益在“996”工作制之下受到侵犯而在网络上生成非组织化的群体。因此在最初,关于“996”在微博平台的讨论与观点就向“反对996”一方倾斜。可见,群体传播的自发性特征是群体意见形成的前提。群体通过自发组织形成志同道合的群体、自发对选择的信息进行传播、再自发形成统一的群体意见。后续随着事件的发酵、演化、消解,群体不断扩大,群体意识也逐步修正、完善,形成最终的版本。

3.2 群体压力助推群体意识的形成

在群体传播的过程中,群体中的多数意见会对个体产生心理压力,当个人的想法寡不敌众时,多数人会对自己的想法产生怀疑,最终甚至被迫改变自己的真实想法。当群体压力使得个人改变想法后,就又进一步促进了群体意识的壮大,从而发挥了其对于群体意识形成的作用。“996”于微博平台的发酵过程中,由于持“反对996”一方意见的群体一直以一种明显的规模优势压制着持对立一方意见的群体,以及多数意见领袖集中在持“反对996”意见的一方,以其较强的权威性影响着群众的观点,也就对少数人的观点造成了群体压力,使其自觉或不自觉地倒向多数人观点的一方。

由于群体的盲目性,在互联网传播的过程中,很多人的想法是基于群体情绪的渲染后冲动行事的结果。勒庞在感染理论中认为,群众无意识的思想在激情与情绪的扩大传播下,能够通过一种神秘介质相互渗透,再通过暗示使得群体的心理向同一方向发展,最后群体成员以同一方式行动,个人理性思考、自我控制能力减弱甚至消失[6]。群体压力的作用下,很多人也都是受到群体意识的感染而放弃了自身的理性思考,最终选择了多数人意见的阵营。

3.3 群体意识的形成受意见领袖的影响

意见领袖是在群体中具有一定左右群体观点能力,具有影响力的少数人。这样的人能够在社会中发挥影响力、号召力,并使大众产生凝聚力。

在大众传播过程中,意见领袖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其中的人际传播环节,主要是意见领袖单方面向信息接收者输入信息,是一种单向的传播;而在群体传播过程中,随着信息传播者与接收者界限的模糊,意见领袖也可以接收到受众反馈的信息,而不再限于单方面的输出,即意见领袖既是传播者,也是接收者。

在此次“996”事件于微博的群体传播过程中,意见领袖多数是在网络上具有较大影响力的博主或自媒体,他们多在自己的领域有着一定的地位、成就,也正是因此能以自己的观点影响大众、说服大众。对于自媒体,则是在积累了一定粉丝量,以及之前发布类似消息后为自身积累下了知名度和可信度的基础上,在此次传播中成为了意见领袖。

意见领袖作为群体传播过程中的信源之一,也会影响群体意识的形成。由于意见领袖高过普通人的话语权和影响力,其话语本身就已具有一定的权威性,也因此其对于他人的想法,尤其是对在思想上依赖意见领袖的人更是具有强大的影响作用。除去本身和意见领袖想法相同的人;对于最初和意见领袖想法不同的人,当看到意见领袖的发言时,基于意见领袖的社会地位为其积累的权威性和影响力,也会对自己本身的想法产生质疑;对于对事件还未形成自己观点的人,意见领袖的观点无疑提供了对其来讲具有参考价值的示例。同时,群体传播中,人们本就习惯于聚集在意见领袖的周围,这时就相当于扩大了意见领袖的辐射范围;聚集在意见领袖周围的人越多,和其持相同观点的人也就越多,该观点的对其他人形成的说服力也就相对增强。

猜你喜欢
工作制领袖观点
领袖风范
新语
咱们的领袖毛泽东
Four?day working week trial in Iceland 冰岛试行四天工作制
Four-day working week trial in Iceland冰岛试行四天工作制
观点
领袖哲学
平民领袖
合同中约定实行不定时工作制未经审批无效
业内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