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市龙山公园防灾化改造设计研究

2020-11-28 18:07邱雅萱张继兰刘柯三
绿色科技 2020年5期
关键词:龙山城市公园防灾

邱雅萱, 张继兰, 刘柯三

(西南林业大学 园林园艺学院,云南 昆明 650224)

1 研究背景

我国因地理环境复杂,是全球城市灾害多发国家之一,据中国地震网最新报告,近10年来我国发生5.0级以上地震约194次。城市具有经济发展快、生产力空间聚焦、人口集中等特征,受灾时更是一个巨大而脆弱的承载体。近年来,我国开始大力开展城市防灾能力建设,城市公园作为城市绿地一部分,不仅能改善生态、美化环境,为市民提供游憩娱乐功能,更具良好的避难功能。

大理市位于云南省西部,属南亚地震系青藏高原中南地震区,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致使地震不断孕育和发生。对大理市现有城市公园进行防灾化改造,提高城市防灾能力,不仅是当代城市的迫切需求,也是贯穿党中央关注民生、构建稳定社会的必然要求。

2 防灾公园定义及功能

防灾公园(Disaster prevention park)概念最先起源于日本,1993年日本颁布的《城市公园法实施令》提出“在灾害中具有防灾避险功能的城市公园或缓冲绿地为防灾公园”[1]。我国出台的《城市抗震防灾规划标准(GB50413-2007)》,将其定义为城市中能够满足避难者避难需求的,且能保证避难者安全的公园为“防灾公园”[2]。对比日本和国内对防灾公园的定义可知:防灾公园是指灾时具避难疏散功能的生活场所,其具备的功能主要有:防灾减灾;避难疏散;医疗救护;救援指挥;救灾物资存储及发放;通讯联络;防灾教育等[3]。

3 城市公园改造为防灾公园的可行性分析

我国颁布的《公园管理条例》要求新建公园需具有灾害避难功能或对现有城市公园进行防灾改造[4]。从功能上看,城市公园既具有观赏功能,又具有防灾功能,而防灾公园具有城市公园的性质,兼顾城市公园平时休闲游憩功能,又具有本身的灾前预防、灾后避难等功能[5],两者相辅相成,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4 城市公园防灾化改造设计原则

4.1 以“上位规划”为指导原则

城市公园改造为防灾公园要以上位规划——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城市避灾绿地规划为指导,必须考虑其场地性质以及周围环境,是否具备防灾能力,只有综合考虑才能有效应对城市灾害。

4.2 平灾结合原则

平灾结合是城市公园防灾化改造的重要原则,是指力求在资源高效利用的情况下,平时游憩功能与灾时避难功能相互结合,即防灾设施的景观化和景观设施的防灾化。

4.3 安全可达性原则

安全可达包括避难者可达、消防可达及医疗救灾可达,是指公园道路、植物、设施等要素不要成为避灾障碍,要保证灾时避难人员可从各个位置迅速、安全的进入公园避难;因此改造时,通过合理设计加强区域间的联系,有效保障灾时的逃生行为与救援工作。

5 大理市龙山公园防灾化改造设计

5.1 公园概况

龙山公园位于大理市下关镇宾川路与龙山政府交汇处,北与第一大道、 龙山行政区域接壤,南与宾川路、龙山花园小区相连,属城市综合公园,周边用地主要以居住、行政、商业为主,占地面积约8.9 hm2,有效避灾面积约8851 m2。

2012年,《大理市城市避灾绿地规划(2013-2025)》将龙山公园定位为固定防灾公园。根据避灾人口容量=有效避灾面积/人均有效避灾面积,可计算得知龙山公园可容纳约2950人进行避难(注:根据相关标准,固定防灾公园人均有效避灾面积为3 m2/人)。

5.2 公园现状分析

现状中,公园道路体系较为完善,通行便捷顺畅,可达性较高;绿化树种多以乡土树种为主且景观效果较好,但还需避灾植物,形成良好的防灾隔离带;园内服务设施、应急设施较少,仅在主入口设置相关避灾设施,并未覆盖整个公园。本文主要是对公园功能分区、植物配置、设施进行防灾化改造,使日常游憩功能和灾时功能合理有效转换,满足市民两种状态下的功能需求。

5.3 功能分区的防灾化改造

龙山公园总体结构按照景观功能需求,划分为入口景观区、核心游览观光区、休闲游憩区;按照防灾功能需求,划分为灾民安置区、应急工作区、防护林区。

入口景观区设有管理房,在灾时可作为应急工作区;核心旅游观光区包括中心旱喷广场、龙马雕塑广场、以及1个次入口广场和2个节点小广场,在灾时可作为灾民安置区;休闲游憩区位于整个场地的两侧,平时作休闲游憩用途,供市民游览观赏、休憩娱乐等,灾难时则转换成防护林区,保证市民安全,通过数条游园小径贯穿核心游览观光区,使得两侧场地相互联系。

5.4 植物配置的防灾化改造

植物除了具景观观赏功能,在灾时还具有防灾避险、食用、指引方向等功能。因此合理选择植物,兼顾平灾使用要求,通过植物配置,能达到优化避难空间和保护避难人群安全的目的。公园改造中,外围防护隔离带增加到15 m,灾民安置区的种植设计为开敞的疏林草地,选择冠幅大且间距大于6m的乔木。同时,种植如枇杷、火棘、山楂、木槿等既具观赏性又具可食用性的植物,在灾时可给避难者暂时提供温饱。在道路两侧结合防火要求设置防护绿带,采取复层种植方式,种植枫杨、广玉兰、云南山茶、榆树、冬青等。

5.5 应急设施的防灾化改造

5.5.1 应急设施设置要求

《地震应急避难场所场址及配套设施GB21734-2008》规定,固定防灾公园应具备基本设施及一般设施。包括应急棚宿区、应急标识、应急供水、应急供电、应急厕所、应急垃圾储运、应急消防、应急指挥管理等[4]。

5.5.2 公园应急设施的防灾化改造

龙山公园应急设施将公园广场与应急棚宿区、管理用房与广播和照明设施、普通厕所与应急厕所进行整合,分区进行布置,平时利用游憩设施供市民观赏、休憩;灾时供市民避难。

灾民安置区:设计中中心旱喷广场、次入口水景广场、龙马雕塑广场、2个小节点广场各设置1个应急棚宿区、应急消防栓;将公园原有供水点作为应急取水点,增设5处应急给水点,满足饮水需求;将原有管理用房作为应急供电点,增设5处应急广播,满足信息和指挥需求;将原有管理用房作为应急取电点,按照服务半径共设置6盏应急灯,满足照明需求。

防护林区:共设置4套应急厕所,为不影响公园的日常景观,设置2套3个蹲式可移动免冲生态型厕所,可解决老年人及伤、病人员等需求。在区域右侧场地设置1处应急垃圾储运设施,满足园区平时及灾时需求。

6 结语

随着城市进程加快,防灾公园已成为城市总体规划、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城市避灾绿地规划必不可少的一部分。通过合理改造与利用,将城市公园改造为防灾公园,可以有效节约资源、提高公园的防灾能力。同时,在不影响居民日常使用的情况下,将城市公园景观功能与防灾公园防灾避险功能进行整合,通过平灾转换,以确保公园在灾时能够发挥其防灾作用,保障居民的安全。因此,今后需不断地完善城市安全系统,提倡将城市公园进行防灾化改造,提高城市防灾能力。

猜你喜欢
龙山城市公园防灾
南通市三举措扎实做好当前综合防灾工作
家庭防灾应该囤点啥?
基于AHP的城市公园体育资源评价体系及实证探究
城市公园景观设计形式美的研究
从“城市公园”到“公园城市”
防灾减灾 共迎丰收之季
故宫防灾的“超强铠甲”
城市公园公共空间设计
简约现代风 绍兴龙山玫瑰园私人影院
浪淘沙·岳阳龙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