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艺(沈阳师范大学,辽宁 沈阳 110044)
无论是话剧表演还是影视剧表演,演员们的人物形象塑造都是至关重要的。人物的形体塑造对于演员塑造一个人物角色来说更是尤为的重要。人物的肢体语言能够展现出人物的性格特点,能够使观众较为直观的从视觉上对人物有较直白的认知。
(一)特殊人物的形体塑造
特别在话剧表演中,扮演特殊人物的演员,他们的形体塑造更是表演中的重中之重。往往演员们在上场还没说台词的时候,观众们就会根据演员的形体,体态特征和穿着打扮给演员们定位,这种第一印象在脑海中刻画出来之后就很难在改变。就像大众印象中的老年人就是应该满头白发,步履蹒跚,甚至佝偻着腰。如果一个年轻的演员来饰演这类的老年人,那么就非常考验年轻演员的形体塑造能力,这里所说的形体塑造能力和舞蹈中所说的形体又有很大的差别,舞蹈中的形体塑造可能更加讲究如何体现演员们的肢体美,而在话剧表演中的这类形体塑造讲究的是如何能更贴近人物形象,如何借助演员的形体来塑造人物。例如在儿童剧的表演创作中,演员的表演需要加入大量的且夸张的肢体语言,经典儿童剧《智斗狮王》中大狮子和小狐狸斗智斗勇的过程中,就需要演员用肢体语言去表达狮子和狐狸的状态,在演员没有开始讲台词的时候,让小朋友看懂演员扮演的是什么样的动物,这样才能吸引低龄观众群体,使小朋友产生兴趣。
话剧表演与影视表演的最大区别就在于舞台直观性上,影视剧的细微拍摄,不需要演员有太大的肢体动作,动作幅度过大就会显得表演不自然、做作。但话剧表演在此处就有略微的不同,由于舞台空间较大,演员们的肢体动作过于扭捏会大大影响观众的观影体验,坐在后排的观众无法从视觉上感知演员所想传递出的信息,只能靠听觉,会产生严重的疲劳感。因此这就需要话剧演在保证真实、不做作的前提下放大自己的肢体动作。使观众能够产生较好的观影体验。
(二)人物形体特色塑造
在表演中无论是特殊角色还是普通角色,只要站在舞台上的演员就要掌握人物独有的形体特色,这种人物独有的形体特色与人物的性格,年龄,有着很大的关系,演员们通常要在了解人物性格特色之后才能更好的塑造出人物的形体特征。而不同的人物有着不同的形体特色,通过这些形体特色演员们能够更加细微深刻的刻画出她们想要展现给观众的人物形象,甚至一些演员们可以做到不通过台词就能够向观众传达出人物特色。例如话剧中男主人公的高大威猛,女主人公的较小懦弱,下人们的毕恭毕敬等等,这些性格特点都可以借助演员们的形体来向观众展现出来,同时这些也都属于人物的特色形体塑造的范畴内。有的演员自身可能不具备人物的肢体条件,这就需要演员后天的去塑造,例如剧情的需要演员可能要扮演孕妇这类特殊人物,在借助道具的前提下也需要演员特殊的去刻画人物的肢体表达方式。比如行走不宜过快,偶尔扶住肚子,坐动作比较小心谨慎等等。这一系列的肢体表达使观众能够通过演员最简单的动作传达,了解人物信息。
舞台上演员们的形体状态除了可以很好地塑造人物形象,同时也能传达出人物的情绪,以及性格特点。在生活中人们表达自己开心的情绪除了用语言也会用自己的肢体来表达,例如小朋友会蹦蹦跳跳,成年人走路更加轻快,身体更加挺拔等等。这些都是从肢体上来表达开心的情绪。表演艺术是来源于生活且高于生活的。所以在舞台上演员们同样是和生活中的人物表达情绪运用的方式相同,或者仅仅是比生活中更夸张化。
话剧《荒原与人》中细草要嫁到隔壁村的一段独白,在说台词之前,从细草垂着头上场在到抬起头看着眼前的风景,睹物思人。等等的一系列肢体行动,都是在向观众传达自己悲伤的情绪,为接下来的戏做铺垫。这些用肢体语言表达出的情绪,往往更加直击人心。
话剧中演员们用肢体语言向观众传达的信息往往没有运用台词向观众传达的信息那么固话,会留给观众想象和思考的空间能够达到吸引观众的作用。同时在一幕戏中通过肢体语言表达人物感情后,演员们在开口讲台词往往会达到拨开云雾见天日,守得云开见月明的效果,更会留给观众深刻的印象。
在话剧《自梳女》夜审丹霞那一幕戏中,演员们就利用了自己的肢体语言来让表演更加引人入胜,更加吸引观众。大幕一拉开丹霞就跪在舞台中间,镇长以及姑太坐在高高的椅子上,承审问状态。话剧开场所有演员们都没有台词,但是通过演员们的肢体状态,就能向观众们清晰地传达出丹霞被抓,姑太和镇长拷问丹霞等等的一系列重要信息,同时也会给观众留下一些疑问从而更加引起观众的兴趣。
所以说演员们的肢体语言在话剧中有着重要的性质,这种性质往往在表演中能够达到增加戏剧性吸引观众的兴趣等等意想不到的效果。
随着表演艺术的发展,戏剧中演员们的肢体语言表达也发生了变化。在传统话剧中,大部份演员仅仅是用幅度较小的肢体语言来表达情绪,辅助表演。但是在当代许多新兴话剧门类中,像小剧场话剧、先锋话剧等等。就会大篇章的运用演员的肢体语言,甚至会将一段舞蹈穿插在话剧中,这里所说的舞蹈区别于真正意义上的展现演员肢体美的舞蹈。而是通过舞蹈的形式运用肢体语言来表现当时当下人物的内心活动,开心的,忧伤的,挣扎的,愤怒的..... 等等。
肢体语言片段适当的插入,不仅仅是之前演员们借助肢体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情绪,吸引观众。更是将话剧推向一个新的高潮,演员们刻画人物情绪的一个爆发点,当刻画人物情绪到达极致的时候语言往往会变的无力苍白,此时肢体语言的爆发会将表演推向高潮,达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果。话剧《荒原与人》小马送细草出嫁的片段就将这种效果演绎的淋漓尽致,细草和小马明明都深爱着对方,但是迫于伦理道德的约束不能在一起,反而要将自己心爱的女孩送给别人。面对这种撕心裂肺的情感,在悲伤的语言也显得苍白无力,最后小马用赶马的缰绳将细草围住,两个人借助缰绳为道具,相互拉扯挣扎。来表达两人对对方人又爱又恨,又不舍想要挽留却留不住的内心情感纠结,这段形体语汇的的插入,把话剧推向了高潮的同时,运用台词和肢体语汇双重表达来使演员们的情绪达到高潮,也让观众受到了强烈的视觉冲击和情感冲击,更加有代入感。
相对于之前一些经典的话剧,演员们运用形体只是简单的表达情绪来说,现在许多新兴的话剧种类更加频繁的,大篇章的运用肢体语汇来渲染情感,表达人物内心的情感纠结更加能够深入人心,清晰地传达情感。
演员们的肢体语言除了在舞台剧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电影和影视剧中同样有着重要作用。
在有声电影问世之前,默片电影占据着电影市场的主导地位。默片电影也称之为无声电影,整部影片演员们没有一句台词,完全依靠自己的肢体语言和面部表情来向观众传达信息,所以说默片电影中演员们的形体语汇不仅仅是起到表达情绪,渲染氛围的作用,它甚至是台词的替代品更起到了向观众传达信息的重要作用。
在默片电影中以演员的形体语汇为主要的信息传达方式,这就注定了演员们的肢体语言要更加细化,能够更加清晰明了的向观众传达信息,这里没有台词的辅助所以更加考验演员们的肢体表达能力,稍有偏差观众们就可能无法理解。但同时因为整部影片演员们都是用肢体语汇向观众传达信息,这也同样留给观众一个开放性的空间,根据演员的肢体语汇可能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观点。斯塔尼斯拉夫斯基说过 “人的灵魂和身体是不可分割的” 意思就是一个角色的内心状态与其所呈现出来的形体姿态是统一的。这也是对演员本身的一种考验,默片电影中的演员要具有很强的可塑性,这种可塑性区别于舞台演员塑造不同人物的可塑性,这里所说的可塑性是来源于演员灵活、夸张、准确的肢体语言的可塑性。虽然随着科技的进步,默片电影被有声电影所取代,但不可否认的是默片电影铸就了一个时代的经典,同时也是一种艺术的表现手法。
无论是舞台剧还是影视剧,人物的形体在表演中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人物的形体语汇在现代表演中不仅仅是辅助演员们表达自己的情感,更是向观众传达信息的重要方式,通过演员的形体表现能够让观众在视觉上对人物有着较为清晰的认知,从而将观众更深层次的代入戏中。台词和形体语汇的结合也会将人物的表演推向新的高潮,使表演更加丰满,吸引观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