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一丹
我国社会历史进步影响着我国电影的发展,而在社会历史发展的过程中,中国电影所具备的社会学功能也对前者进行了影响与渗透,在实践中扮演着传播一定政治目的、思想文化的重要工具。来本文将结合中国电影中对女性人物形象的塑造及其转变过程,来阐述中国电影对社会历史与现实的介入。
在社会历史的进程中,不难发现在时代与时代交替之际,往往会涌现出多元文化的碰撞现象,通过关照这些不同文化中所反映出来的女性形象,我们可以轻而易举地发现到在社会文化的发展变化中,女性形象与之存在着密不可分的关联性,中国电影中的女性人物形象的转型也深谙了社会历史与思想观念的变迁,结合这些在社会历史发展中有代表性的电影女性人物形象及其内涵,分析特定时期电影作品中女性所涵盖的民族文化意义,以及这样的文化意义是如何影响现实女性的,进一步探讨关于中国电影所包含的社会学价值。
阿尔都赛在其著作《意识形态与意识形态国家机器》中提到现存社会的首要目的是要自身的永存。观看电影并被接受灌输属于一种间接的社会化过程,观众可以通过观影而获得了特定的社会思想意识与社会行为取向,并在日常的政治生活中加以运用,维持社会自身的存在。
以中国电影中的女性形象为例来说,它不仅仅是社会意识形态的反映,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中国社会对于女性态度观念的转变。受长期的封建社会意识形态与儒家思想的影响,中国的女性一直处于一种被压制的位置,无论从社会地位、经济关系、文化程度等各个方面相较于男性均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剥削。然而,随着五四运动带来的思想解放,中国的女性开始要求与男性平权,这使得她们从深闺大院走到了银幕之前——20 世纪20 年代“鸳鸯蝴蝶派”的摩登女郎到了30 年代不能适应通货膨胀、抗日救亡的社会现实需要而被左翼电影的底层女性形象取而代之;而新中国成立后对大兴建设的社会现实需要又促使着中国电影塑造了一批又一批劳动妇女形象;如今则在消费主义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影响下,中国电影中的女性形象自我价值实现与要求自强、自立的男性形象愈发趋同。
由此可见,电影一方面在内容上受制于我国特定时期的社会思想文化,一方面也为中国的观众带来了娱乐,满足其日益丰富的精神文化需求。除此之外,中国电影还承担着教化的功能,成为多元背景下政治、文化表达的有力手段之一。中国电影通过借助大量观众生存的实况,按照社会现实的诉求进行组接与反映,从而引导着观众的想象,使这些表象中所包含的价值观念成功地在社会范围内达成了一种共识,形成一定的意识形态,我们看见什么,什么就成为了被我们认知到的社会历史。
电影对于观众接受社会化的作用机制在于唤起与之内心情感的共鸣,进而促使观众能在某种程度上接受并内化影片中的树立的政治权威和社会价值观念[1]。因此,中国电影对社会现实与历史的介入效果的产生,离不开它与观众共情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所积蓄的、体验的情感都催化了这种作用的反应。
现代女性主义运动的奠基人西蒙娜·德·波伏娃所论述的关于社会对女性的定义是区别于其自然属性的,女性的社会性别是社会文化与制度结构共同作用的结果,社会对女性的角色要求被赋予了特定的意识、思维与情感[2]。
中国电影中女性形象的变化过程也对应着中国男女平等的社会化过程,20 世纪20 年代,中国电影中的女性形象多被塑造为奢靡小资的摩登女郎,在才子佳人的故事中,依然存在男性作为主体而女性作为客体、女性依附男性而存在的现象;30 年代,则多以底层女性为主,例如:阮玲玉在《神女》中所饰演既是慈母又是妓女的形象,相较之前一味附庸于男性形象,女性的自我独立意识有所提升;新中国成立后,多以勤劳勇敢的劳动妇女、光辉伟大的母亲形象为主,例如:杨丽坤在《阿诗玛》中所饰演热爱劳动、勇于抗争的阿诗玛。在这一时期,女性被赋予了工作的权利,彻底解除了家庭对之的束缚,他们开始要求与扩张自己独立的社会人格;如今,多以女强人的形象为主,例如《红海行动》中巾帼不让须眉的特种兵佟莉,由于经济发展与西方思潮的影响,促使女性自我认同越来越要求与男性相近。
从我国电影中的人物形象塑造中不难看出,女性相对处于被观看的位置,比起男性形象对观众更具有说服力,更容易唤起观众心中的情感,更容易成为特定社会价值观念的有力表达,并使这种价值观念在更大范围中实现社会化。
我国电影中角色也需要通过其重要的经历来进行完整的塑造,他们被截取的生活片段也往往会和我国的社会转型、历史发展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这样的人物形象也就相应地被填充了一定的内涵。人物形象是能指,主流的文化价值观念是所指,于是人物形象在电影中成为了一种有意义的符号,但它所代表的某种意义是个抽象的概念,观众对它的认知存在一定的困难,因此,它所包含的社会意义如果通过故事来进行表达就相当于设定了一个具体的传播情境,这有利于中国电影以向观众进行强调的方式来介入社会历史与现实的发展。
例如在《红海行动》中,故事与也门撤侨的社会背景联系在一起,塑造了英勇无畏的女特种兵形象,而观众通过该形象进行想象:女性在祖国日益强大中与男性同等的社会责任担当。通过这样的背景设定来影响人物的所作所为,观众会自觉主动而非被迫接受了这种由电影完成的社会化过程,电影塑造了虚拟世界,但观众在自己在大脑中发挥想象,进行又一次的创作,虚拟与现实就这样被联系在一起,在观众中形成普遍的社会认知,电影的表达甚至在认知中取代了真正的现实,达到“以假乱真”,从而达成一定社会文化中的实践效果,人们正是在这个间接实现的结果中认同了某种社会心理,并将之复刻到行为取向中。
随着科学技术进步与人们在实践过程中的认知深入,新媒体相较传统媒体存在着时效更实时、联通更快捷、交互更方便的特点,因而其对于受众社会生活的影响力也越来越显著,新媒体是指以网络与数字技术为支撑,通过计算机网络、卫星、无线通信网等渠道,并在手机、电脑、数字电视机等终端设备上向大众提供各种信息与服务的传播形态。中国的电影作为一种向外传播文艺娱乐的媒介,越来越趋向与新媒体的融合发展,例如中国电影在新媒体时代可以通过视频网站及手机应用平台的形式来进行介入受众的现实生活。这样的融合改变了传统的信息传播方式,增强了中国电影与观众之间的互动,我们能够从中更加了解受众的需求,这也更有利于电影针对不同受众提供个性化的服务,因而中国电影在媒介融合的过程中其对社会的介入效果并无折损,反之因为受众对于新媒体的依赖性更强,电影所包含的价值观念更容易渗透到我们的行为习惯中,成为我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电影较之书面语言以及口头说教的传播力与说服力更为显著,这离不开其展现出栩栩如生的动态影像使人印象深刻的影响,而通过梳理分析电影发展,将电影中的内容与现实社会做出比较,除了能帮助我们了解电影对现实社会的介入,还能帮助我们更为深入地探讨如何处理好媒介与社会的关系,让媒介在为社会意识形态服务的同时,也彰显出自己的色彩与亮点,更好地为社会大众所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