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秋彤(南昌师范学院,江西 南昌 33000)
高等教育心理学中的“知、情、意、行”在本文中将对等于“知——认知、智商、知识技能;情——情感、情商、情绪;意——意志力、意念;行——行为、作风、人际关系”,“知、情、意、行”是这些领域的简化称呼。高等教育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学科,舞蹈专业也是研究人的学科,两者有着巧妙的关系。前者研究的是内在,后者研究的是外在,但两者内与外却又是相互统一,我们说一个健康健全的心理才能激发出正常的合理的动作,动作行为也反映着一个人的内在心理,舞蹈不仅追求肢体上的美感,更强调对情感的升华,舞蹈的身体动作其实质是意义的表达,更是一种心理过程,舞动的过程就是对内在意识形态、精神世界的表达。艺术的本质始终是精神内涵,任何艺术形态都是意识形态的外在呈现,这两者是相互体交融呈现的关系。我们常在舞蹈中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眼神表达内心;技术要精益求精,内心要有真善美,两者统一,知行合一,德艺双馨”等语句,为的也是希望学生能够身心统一,用肢体语言传达真善美,做到德艺双馨。
舞蹈学专业强调的不仅是学生对专业技能的掌握,还有对其智商的培养,常有人说:“学舞蹈的都是四肢发达,头脑简单。”其实这句话是不合理的,舞蹈并不是简单的手舞足蹈,而是需要头脑与肢体协调配合,在做动作技巧时需要快速思考和灵活反应,要能够在短时间内快速支配身体进行协调跟进,不然就会产生各种不协调的舞姿如“同手同脚”等令人发笑的动作。舞蹈专业不同于理论学科,它更多强调的是对某一技能要领的掌握,所指技能,通常是指那些通过反复练习能够形成的合乎法则的动作方式和智力活动,一般包括狭义的技能和广义的熟练技巧,前者是学习的初级阶段,指在具有一定知识基础上,通过合理的练习有模仿到“会做”某事或者“能够”完成某种工作的水平;而后者是指在经历了初级水平后,动作的完成达到自动化阶段时,就可以称之为技巧。
学校是通过有计划、有目的、系统化的教育体系,来帮助引导和制约学生的舞蹈技能达到什么样的水平,发展速度如何等问题,这是学校教育的主导作用。学校的教育既可以利用学生良好的遗传素质发展起相应的智力和才能,又可以弥补某些遗传素质的不足,使其艺术技能在原有水平上得到最大限度地提高。虽然学校教育占有主导地位,但是学生心理发展以及技能水平的提升是与个人的主观努力密不可分的。因为学生心理的发展不是被动地接受环境与教育所给予的一切,而是主动发展的过程。技能的培养离不开先天素质,但是我们常说“天才出于勤奋”,天赋固然重要,但能否达成精准的技艺与后天的主观努力和严格的自律是密不可分的关系。
大学生对学习的迁移和对学习的策略、问题的发现与解决、创造性的开发都是情商的体现。学习迁移也是一种能力,对智商和情商都有一定要求,我们常说“举一反三,触类旁通”都是典型的知识迁移。在舞蹈专业要能够灵活转换知识和迁移技能,比如古典舞中的基础元素“提沉”加上“双晃手”等复合型动作时需要怎么配合?古典舞所用的“小五花”在民族舞中是不是也可以使用呢?这些动作的转换都是学习技能迁移的体现。当然,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授学生如何做好学习策略,提高迁移意识性,可以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策略是指学生为提高学习效果和效率,有目的有意识地制定的有关学习过程的计划方案,使学生主动进行策划实施的计划,规定着其在学习活动中应当先做什么不做什么,先做哪些后做哪些,做的时候需要达到什么水平和程度等内容。比如在《古典舞基训》这门课中,学生要先进行热身活动,那么教师就可以在第一节课的时候告诉学生他们应该去做哪些热身内容,从简到难,由慢到快,学生再依据布置内容自我安排热身内容。热身过后学生还应当复习课程组合,因此就要求学生要提前到达教室,课后也要不断增强练习。
智商是一个人成功的硬件,那情商就是软件。高情商的人在处理问题的时候总是能让他人感到舒服,从而也就提升了合作默契,在舞蹈表演和学习中最少不了的就是配合,比如在双人舞中需要有托举、把位的合作;群舞需要有队形的合作,要时刻注意队形的变化。在排练和自我练习时难免会出现各种意见不合的时候,那么这个时候就需要学生利用自己的情商去协调各方所存在的问题,去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
其次,我们“情”也包括情感、情绪,我们说舞蹈一定是要有内涵的,不能够形式大于内容,那样就像人的身体没有了灵魂一样无趣,情感和情绪的表达在舞蹈学习和表演中是必不可少的,是我们不能够忽略的。步入大学的学生会产生更多样化的情感和情绪,不再仅是开心、难过、喜悦、悲伤这种单一的情绪情感了,而是包含着对爱情、友情、亲情等多种情感在内所影响产生的各类复杂情绪,开始逐渐增加了许多不一样的情感,体会离别、思乡、期盼、希望、紧张、彷徨失措等各种情绪,这种情绪的产生也来源于学生对社会认知的提升,他们开始独立思考,关注自身发展,感受身边世界,充满好奇。
进入大学生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我意识都得到了加强,行为的目的性有明显提高。主要体现在学生对于生活具有较为明确的追求,他们渴求知识,有自我实现的需要、审美的要求、建立关系等方面的需求。大部分学生能自觉地根据自己的特点和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学习和生活目标,并努力按照计划执行目标,在执行过程中能够发现问题并适当进行调整。但仍有部分学生的自觉性有所提高,人都是有惰性的,大学生的惰性一般表现为:在课堂上无法集中精力,无法认真从事所承担的任务,把大部分精力放在打游戏或睡懒觉、逛街等娱乐项目中;许多事情一拖再拖,脱卸责任,做事磨蹭,毅力和自控力不够,容易产生从众心理,主观意识不够坚定,没有计划等。这种惰性使得大学生产生内部障碍,导致计划不能顺利进行,这会带来效率低下和挫败感,从而导致计划失败。
在教学中也会有不少学生为自己自控力较差而感到苦恼,作为舞蹈学专业的学生,对于形体的要求是非常严格的,大学生活不再有人强制学生量体重,控制饮食,监督减肥。而是全部在于学生自身对自我的要求,教师只能起到督促作用,并不能监督学生控制身材,因此严格的自控力是十分重要的,对于形体的管理不仅仅是自控力的体现,也是一种学生独立能力的体现。随着年龄的增长,大学生的独立性也逐渐增强,无论是从生活中还是精神上这种提高都是显而易见的,他们会有自己的选择,并且会表现得比较自信和果断,但是这种果断也带有轻率、冲动的特点,情绪色彩较重,容易事后后悔。对于这一点我是深有体会的,记得笔者作为学生的时候就有些过于自信果断,但又常常做一些事后后悔的事情,这就是不“三思而后行”的结果。时间总是催着我们长大,现在的我已经成为一名人民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看着自己的学生所做的事情,仿佛也从他们的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这时就需要教师通过找学生谈话谈心和教学教育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行”就涉及了大学生的群体心理和人际关系的处理等问题。人都不是独立存在的,在大学的学习更是一个群体活动,群体指的是人们以一定的共同活动为中介而组合成的联合体,为了实现某种共同的目标,其成员在心理上有一定的联系,相互影响并制约。这一点在舞蹈专业中有较明显的体现,当为了某一节目进行集体排练的时候,群体中的每位成员都影响着这一节目的形成,他们相互制约,积极促进合作,形成良性的作风。某种作风的形成也是从众心理的体现,一个班级的班风如何建设,这是需要一名具有领导力的同学辅助教师完成的,比如当班级中大部分人喜欢某一舞种时,另外有一小部分便也会随波逐流,这也是来自群体压力而造成的情况。再比如一个班级全部进行晚功练习时,只有你一个人没去,那么你的内心将多多少少都会有一些忐忑和不安。
人际关系对于我们任何人来说都是十分重要的,常言道:“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人际关系就是人们在相互接触和交往过程中,彼此间相互影响所形成的一种心理上的练习,它体现了人与人之间在心理上的距离。人际关系的形成通常具有以下六大因素,即接近性、相似性、互补性、仪表、能力与才能、个性的仰慕性。这六大因素我们并不难理解,那么在人际交往中还有一些原则,即交互原则,亦被称为对等原则,是指人们在社会交往中希望别人能够承认自己的价值,接纳自己喜欢自己。人际交往具有交互性的原因在于:①任何人都有保持自己心理平衡的稳定倾向,为了对自己的行为以及别人的关系作出合理的解释,倾向于同他人保持适当而且合理的关系;②人们会把自己的心理投射到与之发生联系的人群身上,当对别人做出一个友好的行动,别人表示接纳后,也会产生一种相应的回答。
此外,还有社会交换原则以及自我价值保护原则。社会交换原则作用于现实生活中的每一个人,认为要想被别人接纳,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就必须了解他人在人际关系方面的价值取向,努力保持,使得他人大于失或等于失,使之感觉到维持双方的交往是平等的。大学生对于人际交往似乎不再那样单纯,但也因人而异,对于重情感价值的同学而言,多存在重情谊、轻物质的倾向;而对于重外在物质利益的同学而言,其更看重的是利益价值,比如跟老师讨好,希望能够因为情分而站在中间,这就是利用人际关系来达到表现自己的目的,淡化人际交往中的情感。大学生在人际交往时有着迫切性、丰富性、开放性和自主性,学生的人际交往对象不仅是同学,也包括了对教师以及社会人群的交际,在交际中有积极的促进,相互帮学的情况。当然也少不了消极的部分,不好的人际关系会导致学生产生病态的心理感受,这时则需要教师协同学校对此类学生进行教育交流,帮助其解开心理问题。
总之,作为高校教师,应该时刻关注学生的心理变化,同时也不能忽略调节自身心理状态,在舞蹈教学中之所以要求教师具备一定心理学知识,主要是为了能够更好地促进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在舞蹈教学的过程中,我们不能只注重舞蹈的训练和动作的美观,更要注重学生内心情感的表达和变化,尽力为学生营造一个积极向上、富有正能量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对舞蹈的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