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柯(上海大学 上海美术学院,上海 200444)
“你们想象不出耗费了多少心血。”这是米开朗基罗曾经说过的一句话,简洁却深刻。纵观米开朗基罗的一生,艺术成就辉煌,创作难度和技艺要求都很高。为了艺术,他完全献上了他的生命,他所有的精神与气力。
德沃夏克曾在《论埃尔·格列柯与手法主义》把米开朗基罗的创作分为四个阶段。简而言之,第一阶段,是自然主义和古典主义阶段,代表作品是《卡西纳之役》。作为文艺复兴的杰出代表艺术家,他的艺术作品已经达到了模仿自然的高峰,无论是技法还是造型能力都是首屈一指的。德沃夏克描述“那时,艺术就意味着知识,取代了天启,必然要将人物纳入真实环境即因果关系中进行表现”。第二阶段,创造了如神一样的巨人形象,具体作品就像西斯廷教堂的作品的一样。那些人物形体更像是一种超人的形象,虽然保留了人类的样子,但是非常完美,超脱于人类的自然形象,是对形象的一个夸张。第三阶段,对人体把握运用自如,利用人体姿态和运动画面,能够传达出崇高的思想。代表的作品是《最后的审判》。其实我们通过对三个阶段的作品进行比较分析,的确能发现他们的不同特点,这些特点与德沃夏克的描述是一致的。
那么,德沃夏克所说的最后一个阶段又是什么呢?
米开朗基罗的晚年的作品,完全推翻了早前的纯熟。那些自然的,形体之间的相互关联和合理性都消失了,如果用古典主义的眼光去评判,它们是丑陋的。这个可以从《钉十字架》里来寻找证据。人物僵硬,形象不是自然美,但是蕴含向外喷发的力量,如果说自然的气息是生机,那么这种力量更像是挣脱束缚枷锁的悲剧性源泉。这是从内向外的塑造,那些先前的人物形象是从外向内的塑造。前者是被精神震撼,而用一个躯体去承载精神,后者是先有一个美的形象,然后再去给这个形象赋予精神。因此,德沃夏克如是描述,“这些人物并不着意于表现表面悦人的、转瞬即逝的美,但能够使我们内心充盈着生与死的强烈感情。”
其实,通过德沃夏克对米开朗基罗的谈论,我们已经开始明确了基于精神的画法和基于美好形象的画法的不同之处。其中,有一件作品把这种不同之处表现得淋漓尽致。那就是《圣母怜子》。米开朗基罗,生于1475年,卒于1564年,终年89岁。他以圣母子为题材,在一生中创作了好几个不同版本的艺术作品。首先来分析一下,作于1498—1499年,梵蒂冈圣伯多禄大殿的《圣母怜子》大理石(174×195cm),也名《哀悼基督》。创作这件作品的时候,他年仅24岁,看过作品的人无不被之打动,雕塑中圣母形象美丽动人,宛若神仙下凡,造型严谨,动态优雅,神情悲戚,圣子如水一般搭在圣母的怀中,是一个逝去的内敛的死亡形态,整个雕塑作品看上去形象生动,虽是恬静无声的场景,但是悲痛之情让观者发自肺腑地感同身受。这件作品可以说是达到了古希腊极致的再现技巧和完美的古典人物造型效果。与之相对比的是作于1552—1564年的《圣母怜子》石像,现存于米兰隆达尼尼博物馆。这件作品也是几经修改,直到他人生的最后阶段。与二十多岁不一样的是,褪去了才华横溢的年轻气盛,时隔五十多年的再创造,融入了米开朗基罗一生的阅历和悲喜之情,精神已经得到了升华,那些早年令人叹为观止的纯熟技巧也被抛弃得一干二净,取而代之的是简洁的造型体块,人物之间的联系也是极其单纯质朴,没有了那些早年的古典式优美姿态,如果用古希腊式的自然审美观,那一定是丑陋的。看到这件作品,想起中国的一句古话“人之将死,其言也善”。米开朗基罗的言语就是他的作品,晚年体力和身体状况的限制,不足以让他做这样的作品。显然,他是受精神思想的影响,这时候的作品,首先是精神,然后才是形式的承载。越是简练,抛却得越多,就越痛苦,人生做加法很容易,做减法最难。正如他所说的“你们想象不出耗费了多少心血”。
这其实也是中世纪基督教艺术表现的反自然主义立场,是精神主导下的艺术创作立场。中世纪的艺术作品,相对于古典主义的作品,无论造型、色彩还是构图都大不一样。那时候,人们对物质的感观体验与欣赏已经转向了对信仰的膜拜和追求。当时的信仰,虔诚而强大,这种精神就是影响艺术作品的最直接源头。所以我们看到德沃夏克所列举的《地下墓窟壁画》,包括在他之前李格尔对罗马晚期的镶嵌画做出的研究,那些镶嵌画与古典主义时期最大的不同,是用平面化的手法达成一个统一性,并且其中个体之间蕴含节奏。简而言之,就是画面更简单,但空间感和意义却更深远。有的人对此的定义是艺术的退步和衰落,比如瓦萨里和温克尔曼,有的人对此的看法是艺术的进步,比如歌德、李格尔和德沃夏克。
《论埃尔·格列柯与手法主义》里面德沃夏克写道,“埃尔·格列柯从米开朗基罗那里汲取了反自然主义的形式,同时又从丁托列托那里接过了反自然主义的色彩与构图”。丁托列托的构图和色彩都是不寻常的,早期色彩绚丽,晚期偏爱暗淡的灰绿色调,构图也是偏怪异扭曲,画面反映了强烈的主观的精神状态。虽然他吸收了他们的某些特点,但是埃尔·格列柯最后的风格却是不同于两者结合的。
埃尔·格列柯生于1541年,卒于1614年,是西班牙文艺复兴时期的画家、雕塑家和建筑家。他的名画《揭开第五封印》。画面用色暗沉,动态夸张,明暗效果强烈,构图前后关系突出。前景人物跪姿举手伸向天空,似乎在祷告求助还是在仰望惊叹,这个人物运用了一大块绿色的暗冷颜色,除了这块冷色,后面的人物和背景几乎都是暖色,这是一种色彩上的强烈对比。后面的人物比较明亮,裸体人物的周身都用黑线勾边,这种处理手法极其像罗马晚期的镶嵌画处理手法。整幅画统一性很高,节奏感很强,除此之外,画面张力十足,色彩对比大胆,色彩纯度也很高。整幅画夸张,扭曲,动感强烈。这与文艺复兴那些恬静、自然、美丽的作品是大不相同的。从一个普通观者的体验来讲,埃尔·格列柯的画能让人瞬间感到精神受到刺激。这种激荡与强烈的感觉不是来源于自然,而是画家受到宗教思想的影响,被强烈的精神情感引导着创造的作品。
这种画,之前没有,之后却能从现代主义的很多作品中找到它的影子。比如同为西班牙画家的毕加索,他的艺术生涯经历很多阶段,无论是蓝色时期还是立体主义时期等,他的作品画面的用色和扭曲,多面的折射性,暗冷的色调,形式空间的相互穿插,高光的效果等,都能跟埃尔·格列柯的风格对应起来。其中最直接的一个证据就是毕加索用他的艺术表现方式仿了埃尔·格列柯《豪尔赫·曼努埃尔·特奥托科普洛斯的肖像》。两者虽然构图和色彩上极其相似,但是毕加索对埃尔·格列柯的原画进行了解构和几何重组,并且用线性来勾勒组织。两幅作品最终收藏于不同的博物馆,如果能够放在一起展览倒是能让观者更加直观地感受到对照效果。
现藏于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的《托莱多景色》,大约作于1596年至1600年,算是埃尔·格列柯晚期的作品,也是一幅我非常喜欢的油画作品。简直可以用“鬼斧神工”来形容他对风景的描绘创造。整幅画面是冷绿色调,空气中都透露着紧张的一触即发的气氛,闪电撕裂着天空,所有建筑物都反射了闪电的光茫,光统一了画面。虽然很多形象是来源于自然,但是经过埃尔·格列柯极其主观的处理,其中彰显的精神性已经远远超过了自然的体验。德沃夏克对此称“埃尔·格列柯用狂放的笔触揭示出世俗事物的幻像及其形而上含义”。
埃尔·格列柯无疑是精神表现的先驱,后世受他影响的画家为数众多。本着追根溯源的好奇心,我们不禁要问,究竟是什么造就了埃尔·格列柯的这种精神主导的艺术表达?
根据德沃夏克的研究表明,16世纪初的德国,有一股思潮指向教会及其所传播的物质至上精神,导致了失败的宗教改革,教会抛弃的物质主义在民间蔓延,个人和国家都在追逐自我利益与成功,从而导致了怀疑论,怀疑任何理论的价值和理性的道德律,这就让人意识到了人类的局限性。理论体系的崩溃,原本的局面被打破,社会和思想的方方面面都陷入混乱,艺术领域也包含其中,然后被贴上了“手法主义”的标签。大家都在寻求新的支点。
由此生出两种倾向,都基于:要使人类生活变得丰富多彩,并凭借心理学的知识去领悟生活的奥秘。
一种倾向是写实性的和归纳性的,分为两种实现途径,一是对环境做仔细观察,一是利用控制环境的个人与社会的心理条件。还有一种倾向是演绎式的,他的灵感来源于对世界的感受。后面这种倾向在法国和西班牙等天主教国家蓬勃发展。当时法国文学的《虔敬生活导引》激发人们,使精神生活建立在永恒价值的基础上,强化情感生活。世俗接受后,形成了一些感伤诗歌的基础。不仅如此,这种精神也以图形的形式在法国手法主义画家中留了下来。然后,埃尔·格列柯又从法国手法主义的作品里,吸收了通过情感完全征服世界的观念,这正体现了中世纪北方基督教的精神观念。所以,造就了埃尔·格列柯的自省和打破自然局限的风格。他用那种相同的精神作画,注重内心体验,并以此来提升精神境界。
因此,德沃夏克说在艺术领域中,埃尔·格列柯代表了欧洲艺术运动的高峰,这场运动的目标就是要以一种纯精神的定向取代文艺复兴的物质主义。
当然,从美术史上来看,因为物质主义崇拜再次兴起,短暂胜利后的埃尔·格列柯又受到无情批判。但现在,他再一次深刻地被人们所认可,并作为学习研究的对象,后来的各种画作中也体现了精神博弈渐胜物质崇拜。
德沃夏克曾在《哥特式雕塑与绘画中的理想主义与自然主义》中说,“一切有形之物,一切感官价值和物质关系,都从属于纯精神性的、超验的见解,这种观念恰恰是中世纪艺术进步的主要源泉”。这也印证了李格尔的观点,我们看到的那些中世纪的艺术作品,并不是退步,相反是很伟大的作品。李格尔对他们的产生,用了艺术意志的概念去描述,并且说明那些技术和构图等都是受艺术意志的支配,主动性选择的结果。算起来,德沃夏克是李格尔的后辈,他的学术思想也受到过李格尔的影响。不同的是,他是首个明确提出研究精神史对美术史影响的美术史家,并且结合作品做出了很深入的精神式分析。
这对后世的影响巨大,譬如,潘诺夫斯基著有《图像学研究》,其中对艺术作品内涵有三个层次划分,图像阶段、图像志阶段和图像学阶段。里面的描述跟德沃夏克的一些分析结论很类似,简而言之,图像阶段作品呈现主要是视觉的,就好比是自然模仿的产物。图像志阶段,作品有了象征意味。图像学阶段,作品更大程度是基于画家自己的审美体验,反映的世界更有自我精神。除此之外,很多艺术家和美术史学家也深受其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