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旧城空间改造理论与创意设计案例的几点思考

2020-11-28 00:44:22俞慰刚华东理工大学社会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
上海城市管理 2020年1期
关键词:旧城创意设计空间

文 俞慰刚 华东理工大学社会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

一、问题的提出

城市的发展是一个不断循环更新的过程,尤其是历史悠久的城市,循环更新的空间再造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形式。所谓城市再造就是旧城市空间改造,这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一个永恒的话题。上海是一个老工业城市,从1843年上海开埠以来经历了近180年的沧桑流变,新中国建立至今也已经经历了70年的风风雨雨,许多老的城市区域及建筑已经陈旧老化,再加上这些年我们国家的经济不断发展,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旧城市区域及建筑空间再造与升级改造已成为城市持续发展中的重要工作。

城市空间改造通常采用两种方式。一种是通常使用的“推倒重来”“大拆大建”,这种方式比较简单,也是土地的再规划利用的方式,便于形成一个崭新的城市空间;另一种是保护再利用,这种方式基本或大部分保留原来的城市面貌或建筑格局与形式。后一种形式主要是为了满足人们对城市文化的怀旧与对城市意象的眷恋,既保留下人们对城市的记忆,同时也能满足城市更新发展的需要,又能符合经济转型的时代背景的需求。

近年来,我国创意设计旧区改造及历史保护建筑再利用的实践越来越多,其中也不乏成功案例,这些城市空间改造与创意设计在城市更新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17年,上海已有近100个创意园区,2017年以来又有不少创意园区出现,成为城市更新的重要形式。有文章认为上海的老城区改造有四种模式,即商业开发模式、城市更新模式、原生态的保护模式和纪念馆保护模式等。[1]不管是哪一种模式,创意设计的主要特点就是在旧址及旧建筑物改造的基础上推进城市空间的再利用,成片的旧区拆除进行重建改造目前相对较少。从某种意义上说,以创意设计这种方式对旧区空间改造已经成为一种趋势。

本文从理论与实践两个角度着重论述城市空间改造与创意设计的关系与问题,对此进行分析与思考,以有利于城市空间再造与创意设计实践与可持续,也以此求教于大方。

二、城市空间改造与创意设计的理论

城市空间改造与创意设计理论在很大程度上与文化遗产保护理论有着相似之处,创意设计理论注重保护或减少对老建筑及旧区的改造,尽量在保护的基础上改变空间的使用形式或改善和提升环境。所以,从理论上讲是可以借用文化遗产保护理论的。同样,在城市创意设计利用中所存在的问题也有一定的相似性。

早些年单霁翔在他的著作中论述了“历史城区的整体保护观”及“历史街区保护的‘有机更新’观”,其中指出的不少问题是值得思考的。如关于“旧城改造”,他指出,从上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全国各地纷纷提出旧城改造的目标,到了90年代由于各地财政实力的增强,地价上升,“旧城改造”成为热点,不少城市的历史保护建筑被拆毁,代之而起的是大广场、大草坪、大水面、世纪大道、豪华办公大楼等,这种“建设性的破坏”令人堪忧;“旧城改造”中涉及“新”与“旧”的碰撞、“利”与“情”的博弈、“拆”与“保”的抗衡等。他在反思这些问题时提到了雅各布斯及其他学者的观点,指出:“城市的生命与性格、历史与记忆就存在于历史城区的每一方土地、每一寸肌理、每一道天际轮廓线中,因此,尤其要从城市格局和宏观环境上保护历史城区。同时对于文物建筑、文化遗址和历史街区的保护,需要从全局的角度研究其空间分布规律和空间整合关系、在历史城区整体中的作用和特色定位,将孤立散存的点状和片状结构变成更具保护意义的网状系统,充分发挥出文物建筑、文化和历史街区对提升历史城区整体价值的重要作用。”[3]在关于“有机更新”问题方面,单霁翔在分析了相关学者的观点以后,指出了国际社会对历史城区保护与更新方面的理念与实践不断有所变化和进展的三个表现:第一是开始更加注重人的尺度和人的需要,着重关注人与环境的平衡关系,强调居民和社区参与的重要性,而更新方式也转向小规模、渐进式、以改善社区环境为主要目标的综合整治;第二是更加强调对历史文化遗产及环境的保护,对遗产进行甄别研究,对传统建筑等以保护利用为主;第三是在规划设计方面由单纯的物质环境改造规划转向与社会、经济发展规划相结合,强调规划的过程及实施的连续性,可持续发展的观念成为共识。[4]此外,他还强调了“倡导保护传统民居”及“重视历史街区保护”的国际理念,认为在我国历史文物古迹存量已经不多的情况下应当借鉴西方经验,要倍加重视传统民居的保护,同时也指出西方在反思大规模改造所带来的严重后果,开始转向小规模、渐进式居民参与的整治方法,而且要在保护好文物建筑的同时注重保护传统民居建筑及其环境,将历史街区纳入文化遗产保护范畴实施整体保护。[5]上述这些理论观念对于我们推进旧城区空间创意设计与改造是有重要借鉴意义的。

雅各布斯说:“我以为,要弄清楚城市表现出来的神秘叵测的行为,方法是仔细观察最普通的场景和事件,尽可能地抛弃以前曾有的期待,试着看看能否发现他们表达的意义,是否从中浮现出有关某些原则的线索。”[6]雅各布斯在城市改造中强调城市的多样性,这种多样性不能被自我毁灭。同时,她又指出:“我关注的主要是大城市及其内部地区,因为这是一个一直以来规划理论避开的最多的问题。我想,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问题也会日渐突出,因为目前的城市中很多最糟糕的地方,显然也是最让人头疼的麻烦是郊区或那些不久以前还是尊贵的、安静的住宅区;最终,很多今天崭新的郊区或半郊区将被并入城市,将会经历成功或失败,其条件是取决于它们是否能作为城市的一个区域成功地发挥效应,是否能成功地适应这个转向”。[7]这就是说城市在不断地发展着,一些曾经的尊贵、安静的地区逐渐变得风光不再,旧区的改造能否很好地转向,通过空间再造重现昔日的辉煌,从某种意义上说创意设计在这方面承担了重要的责任。当然在雅各布斯看来,城市的再造不是任由规划师或设计师们随意进行的,而是受一个原则所决定的,那就是“城市对于一种相互交错、相互关联的多样性的需要,这样的多样性从经济和社会角度都不断产生相互支持的特性。这种多样性的内容可大相迥异,但是它们必须以某种具体的形式相互补充”。[8]另外,她还指出:“城市规划学和城市设计的艺术在真实的城市和真实的生活中都必须成为催化和滋养这种互相关联的机制的科学和艺术。”[9]这里我们不难看出,雅各布斯在谈论城市规划与再造的问题很是强调真实的城市和真实的生活,也就是多样性的原则。城市是艺术品,但更重要的是真实的生活区域,任何创意设计与规划建设都要以此为基础。

关于真实的生活性和城镇特色的问题,西村幸夫在他的《再造魅力故乡》一书中分析了17个小城镇的情况后强调,每一个城镇都有其固有的特性,它们所面临的问题和所散发出来的魅力也是特有的。他认为每一个城镇的情况都是唯一的,都是无与伦比的魅力城镇。他在写给中国读者的前言里说:“(日本的)社区营造和历史保护运动,如龟行一般,一点一点向前行进,虽说缓慢,为达成共同愿望的不懈努力、人与人之间的信赖和诚意,最终还是会给困境中的现实带来变革。”[10]他自认为这种漫长的更新过程对于当今中国社会的现实来说可能是一件难以理解的事情,然而,日本也曾经历过快速发展的时期,也正因为对经历了巨变之后的对故乡风貌的关心,才成为了书中所介绍的这些历史保护运动的原动力,这也是无可争辩的事实。作者认为“地方的魅力,事实上是由居住在这片土地上的人的美丽而产生出来的。”[11]只有了解了这里的人们的想法,然后再来看这个地方,才能更深层地看到这个地方的魅力。同样,地区与人的关系并不是单向的由一方给予,另一方被动地接受。地区的魅力是与人们对该地区的热爱相辅相成的,地区培养了当地居民的个性,同时地区的特色也借助该地区的居民来展示出来。从上述论述来看,城市区域的空间改造尽可能要在当地居民的支持和参与下进行,该书中的案例无一例外都是由热爱该地区的人士与社会组织来推动和主导的,而不是简单地由所谓的专家学者来调研考察后决定的。

上述关于旧区空间改造的理论从历史人文、社区生活以及故乡情怀等不同角度给了我们很大的启示:城市旧区改造,城市创意空间设计不仅仅是一个以新换旧的简单工程,也不是别出心裁只求新颖的简单改造,而是一个集历史人文、现实生活情怀于一体的人道工程。

三、城市空间改造与创意设计案例分析

城市空间创意设计近年来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国内外成功的案例很多,当然这种成功的案例也都或多或少地存在一些问题,以下从三个不同形式与形态的旧城区空间创意设计案例出发作简要的分析,以便对旧城空间改造与创意型设计有更深入的了解。

1.长阳创谷的旧城改造

位于长阳路黄兴路交叉口东北侧的上海长阳谷创意产业园“长阳创谷”是近年来规模较大的一个创意设计城市空间改造的案例。此园区距地铁12号线宁国路站200米,总占地面积为24 329平方米,一期规划建筑面积约50 000平方米,园区内有中心绿地草坪面积约7 000平方。园区整体呈院落式布局,草坪周围分布有大小7幢建筑。从2012年开始动工到2014年7月开始启用,用了两年不到的时间完成了这一区域的旧城改造。这一项目最早是建于1920年由日商投资建造的东华纱厂,在1943年日伪时期改为日本第五机械制作所,从事汽车零部件的修配业务,1945年抗战结束后由中国纺织建设公司接收该资产,1946年成立中国纺织机器制造公司,主要生产丰田式织布机,1952年将河间路第一分厂并入此地,改名为“中国纺织机械厂”。1986年开始,中纺机与意大利舒美特纺织厂合作生产TP型箭杆织机,并在此基础上结合该厂改造梭织机的成果,设计制造出了普及型箭杆织机。为此中纺机也成为了上海八大上市企业的龙头,而上海当时的中纺机足球俱乐部的队员就在此地中央草坪上进行训练的,作为一个绿化共享空间,这一草坪也被保留了下来。到了1992年5月该厂改制成为中国纺织机械股份有限公司,2009年该公司与上海市北高新集团有限公司实施资产置换,在重组以后调整产业结构,成为现在这样一个从事园区开发出租的地产企业。该园区在原有废旧厂房的基础上进行了改建与修缮,保留了原有的车间框架,保留了当年的机械齿轮等装饰建筑墙面,百年纺织机械工业的文明在改造过程中被保留了下来,从一个充满隆隆的纺织机械声的封闭的老旧厂房脱胎成了白领和创客云集、无人驾驶巴士穿行的生机盎然的创业文化街区。[12]一个创意的设计将城市历史演进的年轮融入到了充满绿意的空间之中。虽然创谷园区在空间设计改造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功,但总体而言现实中的园区还是较多地体现出了地产开发的痕迹与商业气息,在如何强化工业遗址的特色及特点方面还有值得思考的地方。

2.田子坊民居工业街坊改造

田子坊位于原卢湾区打浦桥一带泰康路上的210弄街区,是上海旧城中心街区空间再造的一个典型案例。泰康路东起徐家汇路,经思南路,西到瑞金二路,全长464米,宽12.4米。上世纪60到90年代中期的泰康路是该地区的马路菜场集市,除马路菜场以外还有上海食品工业机械厂、上海钟表塑料配件厂等六家工厂,是一个典型的民居工厂混杂的老上海中心街区。80年代以后,由于企业效益下滑和城市工业产业结构性调整,不少厂房开始出现大面积空置。1998年开始,原卢湾区政府对这一地区实施整治,将路面菜市场搬入沿马路的建筑之中,并对泰康路的路面进行了更新铺装。另外,周边海华花园、天天花园等高档住宅小区建成,该地区的居民结构也发生了变化,为该地区的空间改造奠定了基础。为此,打浦桥街道提出了不用国家投资,利用废弃厂房进行招商,将该地区改造成工艺品特色街区的构想。1999年1月,原卢湾区区长召开现场办公会议研究并通过了这个方案,不久又成立了15个区级委、办、局成员组成的管理委员会,由下设办公室来具体承担该地区的空间结构改造事宜,同时此地也亮出了“田子坊”的名片。1998年12月,成功引进一路发文化发展公司,这一陶瓷工艺品卖场的营业面积达700平方米,引进的优惠条件是免除十年的商场租金。此后,油画艺术家陈逸飞、摄影艺术家尔东强、雕塑艺术家解建陵等的艺术工作室相继入驻此地,不少空置厂房转变成了艺术空间,在这些名人效应的推动下艺术街区的雏形开始形成。2001年10月原食品工业机械厂的厂房被改建成了艺术创作中心,2002年1月由陈逸飞设计的“艺术之门”在泰康路东侧的徐家汇路入口处落成,同时成立了“泰康路艺术家联谊会”,陈逸飞被选为会长。到2002年7月已有83家艺术品商店、艺术和展示厅创作室等入住,总使用面积超过了1万平方米。经过这几年的空间转换,田子坊成为闻名遐迩的创意产业园区,到2010年为止已有18个国家160家企业入驻此地,被称之为上海的“SOHO”,视觉艺术的“硅谷”,成为了上海创意产业园区的发祥之地,也成为了国内外的旅游热点。2005年田子坊被评为“上海最具影响力的十大创意产业集聚区”,2006年被评为“中国最佳创意产业园区”,2007年又被列入“上海工业旅游年票”,2008年被评为“国家AAA级旅游景点”。[13]现在已成为学生、年轻人及外国游客的网红打卡圣地。这一老工业与居民区的华丽转身并没有大拆大建的宏伟规划,而是竭力保持整体区域建筑空间原貌,充分利用既有建筑空间,成功利用创意园区的概念得以实现,也是大量艺术家及艺术品销售方面的积极参与才得以实现的,这就是所谓的政府街道搭台,文化经济唱戏。这是政府和社会组织及市民参与互动共进的案例,但由于石库门街区空间逼仄,在游人流动空间的疏导方面还是有值得思考和进一步完善的地方。

3.清溪川的人文景观改造

韩国首都首尔市中心有一条著名的清溪川,2015年10月笔者赴首尔参加首尔市立大学举办的“韩中日三国城市问题研讨会”会议,早晨在入住宾馆附近散步,偶尔路过一条溪流,在溪流的中央还存有高架道路的立柱遗构,对这一场景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会议期间就与韩国朋友聊起这条河流,回国以后又从网上对这条河流的情况进行了了解。这是一个被列为韩国本世纪第一个成功的城市生态修复工程而被载入史册的项目。近600年来,清溪川作为一条人工的河道,对城市的排水起着重要的作用,进而成为首尔市内一条融历史、文化及市民生活不可或缺的河道。但是,由于洪水季节经常泛滥,而枯水期间河道污染又很严重,对城市来说就成了一种心结,还在朝鲜王朝时期是否填河筑路就成为当时人们一个热议的话题。但当时的国王坚持要维护自然生态,于是架桥清淤,此后历代不断整治,拓宽河道,修筑驳岸,成为现在走向的一条河道。日本占领朝鲜以后,大量穷人涌入城市,两岸建起了大量棚户房,河道污染日趋严重,填河筑路逐渐成为现实。从上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韩国清溪川部分地段开始建暗管,填河筑路,还建了高架的快速道路,成为韩国经济高速增长时期的城市交通命脉。进入本世纪以来,随着交通带来的污染与生活质量的下降,市民们重新认识到了恢复生态环境的重要性。从2002年起首尔市组成了由专家及市民代表组成的市民委员会进行政策研究和居民意见收集工作,组织召开听证会和提供咨询服务,同时展开生态环境修复工程的可行性研究与工程设计。同时还成立办公室负责与政府机构合作,加强与地方公共部门的合作与联系,也有独立的社会团体参与和市民的联系并培训相关人员等工作。2003年开始对其中流经市区的5.8千米河段实施高架道路的拆除和河道的清理,同时引汉江部分河水、抽取地下水以及循环使用处理后废水作为水源,以保证清溪川四季清水长流。此外,河床底下保留暗管,以保障城市排水功能。整个工程分三个部分进行创意性的改造。其中第一段的主题为开放的博物馆,景观设计上以现代化文化主题为主,设有露天广场、假山瀑布等市民观赏及参与式的文化活动场所;第二段以城市生活及临水休闲等活动空间为主;第三部分是强调自然生态的特点,对自然河道进行改造,种植大量水生植物及野生植被,形成了城市中心的水生态绿化带,并保留当年高架道路的立柱,以显示当年河道的上方是有高架公路的,也以此保留城市变迁过程中不同历史时期的风貌记忆。[14]这种大面积的流域性的集成改造是一个十分重大的空间再生工程,其推动者是社会力量,这显示出市民的主人翁意识以及对城市历史生态环境的关注,成为城市创意空间改造的原动力。从这个案例中,我们也可以注意到河流的三类水源地组成,实际上与历史上的清溪川的功能已经处于完全不同的状态,从生活的一部分变成了城市环境的装饰品,自然生态功能的一面已经不复存在,这是此案例的遗憾之处。

以上三个案例是工业遗产、居民街道工厂的混合旧区以及城市中心水域等不同形态的旧城区空间创意性改造的典范,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可以帮助我们更深入地了解和思考如何更好地开展旧城空间改造相关的创意设计。

四、城市空间改造与创意设计的思考

总体而言,旧城区域空间改造与创新设计在中国的历史还不是很长,虽然已经取得了不少成果,但还是有一些值得思考的问题,通过上述理论原理的分析,笔者认为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还是值得关注的。

1.创意与城市灵魂

阮仪三说:“在古城保护中,空间尺度是灵魂,无论建筑用什么样的装饰,刷什么样的颜色,就像北京许多新建的大楼无论怎么加大屋顶、放小亭子,也还是‘夺不回古都风貌’一样,尺度变了,比例关系变了,再费劲也是枉然。苏州这些年来做得出色的就是这一条,今天到苏州去看看,许多街巷变宽了,但没有变成一般城市那样到处是三块板的大马路,古城许多房屋更新了,但没有像一般城市那样高楼突兀、楼房林立。苏州变了,但还是那样的娇小玲珑;苏州城新了,但还透出历史古城的情韵。”[15]实际上在创意性的旧城空间改造中也要强调这一点,要紧紧守住城市的灵魂。一个城市的特质被改没了就成为一般的城市,也就陷入了“千城一面”的困局。上海的城市空间特质之一无疑是遍布各处的石库门,2017年上海举办了“从石库门到天安门”的主题美术作品展,这一主题不仅反映了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历史进程,也高度概括了两个城市空间的灵魂,上海就是海纳百川的石库门,北京就是通天安民的四合院。上海创意设计体现城市灵魂的取向就是要很好地保护城市元素的石库门,比较成功的案例如田子坊、新天地、步高里等的空间再造。

2.空间与同质现象

如上所述,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建筑物的老化与社会产业形态的不断调整,除了大面积城市再生工程以外,旧城空间创意性改造的需求越来越多,这样创意性设计也逐渐被一些固定的模式所左右——在成功案例中寻找灵感,结果出现大量同质现象,缺乏个性和区域传统文化的特质。如:旧厂房改建成创意园区、创意空间等的现象十分普遍,虽然冠以不同的创意名称,但其实质上是相同的。如何开拓创意园区的内涵,避免不断同质化的现象出现是值得关注的。创意性设计不能简单地标新立异,与众不同,更为重要的是要挖掘文化的地域差异和地域特征,要关注所属区域的民众的需求和希望,这样才能更好地体现出不同地方的特质。

3.再造与社会参与

旧城改造是在既有区域内进行的,周边多为成熟小区或居民点,改造工程要更好地改善周边居民的生活环境,有必要让更多的民众参与规划,倾听民众的呼声。城市的主人是生活在城市中的市民们,其中包括各类社会团体和民间组织,在城市旧区改造中要充分发挥这些社会力量共同参与城市的规划与设计。在《城乡规划法》中也明确规定城乡规划要采取论证会、听证会或者其他方式征求专家和公众的意见,并应当充分考虑专家和公众的意见,并在报送审批的材料中附具意见采纳情况及理由。从这个意义上说我国主导城市空间改造的主要是政府,因此,在现实中有不少改造项目的周边民众并不知晓改造项目的内容,即使通过媒体对所改建的项目的内容有所知晓,但也完全没有发言权,同样改造后的空间也很难融入区域居民的真实生活。这种旧城空间改造过程中市民或社会组织不在场的情况需要有切实的改进,城市空间的改造可以慢些,但不能缺失市民与社会组织的参与。

4.创意与城市规划

城市创意设计过程中要对标城乡规划的内容,城市总体规划中虽然没有创意设计的说法,但有城市历史名城、旧区改造及社会经济发展的规划内容,城市发展不能仅限于城市中心的发展,上海在上一轮的城市规划中就强调1个中心城区、9个新城区、60个新市镇、600个中心村的城镇体系,加快9个新城区的发展要落到实处,强化服务长三角的城市定位,不能仅关注城市1个中心的发展。单霁翔的一个战略思考就是“跳出旧城,发展新区”,他说:“在城市化加速进程中,新城和旧城的关系问题变得更加重要……城市发展实践证明,‘跳出旧城,发展新区’的发展模式,有利于保护与建设互不干扰,相得益彰”。[16]千年大计的雄安新城的创建正是这样一种思维的代表性的创举。从这个意义上说,创意设计不能仅是一个旧城改造的小概念,更是要将旧城空间改造与城市总体规划相结合。

5.创意与文化传承

创意与文化传承的结合仿佛是一个当然的命题,是无需多言的,但笔者认为文化的形成是一个漫长积淀的过程,区域文化不是走马观花,只见表象所能了解的和把握的。在当今快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要沉下心来体验感悟城市的传统文化,不能急功近利,要改变短平快的城市改造模式,要充分鼓励当地民众与社会组织直接参与地区的旧城创意改造,因为,文化传统实际上是蕴含在该地区的市民文化生活和空间形态之中的。因此,只有社会和民众的参与,才能较好地将本土传统文化反映到创意设计项目中去,形成真正有创意的设计与改造。

五、总结

综上所述,本文在理论阐述、案例分析的基础上就旧城改造及创意设计的问题从五个方面进行了思考。总之,旧城空间改造与创意设计是一个漫长的连绵不断的过程,改造及创意的目的不是为了简单的更新和创新,而是要将这一过程融入到城市公民的现实生活中去,将地方传统文化、区域民众的期盼、区域城市规划相结合,探寻城市的灵魂,这样才能真正创造出新时代城市空间更新创意设计的新面貌来,要进一步让我们今天的工作积淀成为后代所尊崇的历史文化。

猜你喜欢
旧城创意设计空间
甜甜圈
幼儿100(2021年35期)2021-12-06 03:37:24
月满中秋
幼儿100(2021年27期)2021-09-09 12:56:28
大树
幼儿100(2021年18期)2021-06-23 07:09:58
宇宙
幼儿100(2021年18期)2021-06-23 07:09:56
空间是什么?
浅谈旧城更新中建筑立面整治的策略与意义
中华建设(2020年5期)2020-07-24 08:55:30
创享空间
中国城市新旧城空间规划的历史经验
基于CiteSpace的旧城改造研究热点分析
对当前城市旧城改造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的探讨
河南科技(2014年16期)2014-02-27 14:1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