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文化建设:四十年发展历程与改革经验

2020-11-28 00:44:22郑崇选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学所公共文化研究室主任研究员上海文化发展报告上海公共文化服务发展报告执行主编
上海城市管理 2020年1期
关键词:上海改革建设

文 郑崇选 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学所公共文化研究室主任、研究员《上海文化发展报告》《上海公共文化服务发展报告》执行主编

改革开放40年来,上海的文化发展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在建设国际文化大都市的道路上不断探索,勇于实践,为上海的经济社会飞速进步提供了坚实的精神基础和文化动力。考察上海40年的文化改革发展之路,很多方面在全国都具有领先示范价值,主要表现在对文化发展规律的深刻认识,率先开启文化体制改革,统筹协调,科学规划,积极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规律,文化产业、文化事业协同发展,以及文化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并重等方面,这些经验的取得贯穿了40年上海文化发展道路的艰辛历程。

一、上海文化改革发展的阶段划分

40年来,上海文化发展改革的实践历程可分为四个阶段,每个阶段都具有鲜明特征。

(一)第一阶段(1978~1991年):开展文化发展战略大讨论,率先探索文化发展的自身规律

改革开放之初,以《于无声处》《伤痕》等文学作品为代表,上海文艺创作发出思想解放先声,引领和推动全社会开展“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大讨论,营造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精神文化氛围,促进了经济社会发展的拨乱反正和工作重心向经济建设为中心转移。上世纪80年代中期,上海市委、市政府谋划城市未来发展,组织“经济发展战略”和“文化发展战略”大讨论,凝聚各界智慧和共识,深化对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主导地位、文化“两为”方向,以及文化建设与经济增长、社会进步和城市发展等协调、互动关系的认识,并描绘了上海城市文化发展的未来蓝图。在40年的改革发展进程中,上海特别注重文化战略的制定,根据上海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及文化自身的发展规律,不同的阶段形成了不同的文化发展战略。

(二)第二阶段(1992~2002年):以重大文化设施建设和体制机制自主改革推进城市文化快速发展

进入上世纪90年代,由于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明确,上海城市文化建设在恢复振兴并探索发展新路的基础上,进入快速发展阶段。文化体制机制改革自觉推进,文化生产关系进一步理顺,文化生产力进一步解放,文化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文化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逐步建立。文化事业全面发展,文化设施建设突破瓶颈,取得辉煌成就;文化原创力逐步提高,形成一批精品力作;文化交流能级不断提升,国际艺术节形成品牌效应;文化产业加速推进,主体产业板块初具规模,城市文化建设实现跨越式发展。

以浦东开发开放为标志,上海在中国改革开放格局中的作用和地位,以及经济结构、城市功能和发展目标等一系列内涵得到重新定位。同时,由“文化发展战略”大讨论形成的文化认知、理念、规划和梦想,在如火如荼的改革开放浪潮中得以实践展开。在此阶段,与城市面貌一样,上海文化发展经历了“一年一个样,三年大变样”的高速成长。从上海博物馆、上海图书馆、东方明珠电视塔、大剧院、城市规划展示馆等地标性文化设施建设,到国际音乐节、国际电影节、国际艺术节等一系列对外文化交流展示平台搭建,等等,为今天上海文化所呈现的繁荣发展景象奠定了重要基础。

(三)第三阶段(2003~2012年):完成文化体制改革各项主要任务,形成文化改革发展新格局

改革开放40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巨大成就,全面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必须改革文化体制中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相适应的部分。上海按照中央要求,始终在文化体制改革中走在全国前列,从经济社会发展自身实际出发,瞄准制约文化发展的瓶颈因素,通过先行先试全面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如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文化建设的管办分离,加强党对文化工作的统筹协调,大力推进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推进报业、出版、发行、电影、印刷等行业的集团化改革,改进和加强文化市场监管,探索文艺院团改革,率先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快文化与科技、金融融合发展,推进网络文化建设,加快对外文化走出去,等等,既完成了中央交办的文化体制改革综合试点任务,也极大地促进了上海文化的繁荣发展。随着文化发展改革不断深入和拓展,上海推进文化建设的认识、目标、方法、路径和手段等在先行先试中得到进一步更新、拓展和深化,并在长期实践中逐步汇聚成新的表述:上海建设国际文化大都市。

(四)第四阶段(2012年至今):构建与国际大都市、全球城市相匹配的文化新格局

党的十八大之后,文化改革发展进入新时代。随着我国综合国力不断提升,上海改革发展在我国改革发展全局中的地位和影响日渐突出;文化领域发展改革的先行先试和实践经验也在全面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中产生了示范效应。2012年以来,上海国际文化大都市建设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城市历史文脉和文化遗产保护、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和创新、社会多元主体参与文化建设、弘扬主旋律促进多样化、激发文艺创新创作活力、加快文化对外传播渠道和平台建设、促进中外文化交流,以及在建设国际文化大都市中积极发挥上海优势、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等方面,取得一系列重要进展;为上海建设国际经济、贸易、金融、航运和科创中心城市,实现全球卓越城市和人文之城建设目标,提供了思想基础、精神动力、心灵归属和文化氛围,团结、凝聚、感召和激励着全市人民为上海的改革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二、上海文化改革发展的主要特征

上海文化改革发展40年所走过的道路,与当代中国经济社会的整体转型密切相关,上海作为引领改革开放风气之先的国际大都市,在文化改革发展领域同样探索出一条不断创新的道路,主要特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在广泛的社会大讨论中明确各个阶段的文化战略

城市文化发展的战略定位是一个城市较长时段所要达到的目标和完成的任务。城市文化发展战略的确定,有助于形成文化建设的合力,充分动员全体市民的意志和行动。但是如果发展战略模糊不清、不切实际,或者前后矛盾,则会使文化建设出现短期行为,导致难以估量的损失和偏差。而在文化战略的形成方式上,都采用了全市性大讨论的方式,通过征求社会各界的意见,广开言路,凝聚共识,使得各个阶段的文化战略都代表了社会各界民意诉求的最大公约数。

改革开放以来,上海主要有三次文化战略的大讨论,每次讨论都形成了丰硕的成果,并且对于文化发展的自身规律有了越来越深刻的认识。第一次讨论是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最后形成了《上海文化发展战略汇报提纲》,包括:发展文化产业,促进居民文化消费,增加文化投入,发展文化设施,建设文化人才队伍,形成文化产品创造系统,营造城市文化生态环境,把上海建成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中心之一,加强文化统计信息工作,充实城市社区文化等公共文化、文化产业及文化实践工作,等等。[1]此次讨论还特别提出,要加强文化领域立法工作,研究制定地方性文化法规,以法律手段保护上海文化事业的发展。[2]由此,上海制定出台文化政策开始有了强大的理论支撑,在此后上海文化政策制定的过程中发挥了潜移默化的作用。

第二次讨论是在上世纪90年代末,主要成果包括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提出、文艺体制改革、文艺批评与文艺繁荣、文化产业发展、文艺人才培养和群众性文化活动建设等9个方面的内容。此次讨论使上海成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理论先驱,直接促成了国家层面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顶层设计。

第三次讨论是新世纪以来的文化大讨论。2014年6月,上海组织召开专门研讨会,聚焦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编制,讨论“迈向全球城市的产业升级与竞争力提升”。新一轮的上海城市总体规划中,上海城市的定位已经发生了变化:在2020年基本建成“四个中心”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基础上,2040年要努力建设成为具有全球资源配置能力、较强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的全球城市。上海国际文化大都市建设已经历多年实践,为全球城市文化建设奠定了重要基础,成为上海全球城市建设愿景目标实现的精神文化支撑。有鉴于此,上海在第十一次党代会报告中率先提出“人文城市”的建设目标,成为未来全国城市文化发展的引领者。

(二)统筹协调,重点突破,以改革促发展

40年的文化发展,上海的体制改革一直走在全国的前列,从以商养文的双轨制、文艺院团的承包制、“文广合流”、文化集团的建立,到深化文艺院团改革的“一团一策”、国有文化企业集团的新一轮整合发展、公共文化服务的社会化发展、文化发展多元主体的形成,等等,无论是宏观的战略布局,还是具体领域的改革推进,都在全国发挥了示范和引领的作用。上海的文化体制改革在2012年底率先在全国完成改革试点的任务,同时,根据自身文化发展的需要,在“规定动作”之外,又完成了很多自选的动作,基本形成了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文化宏观管理体制和微观运行机制。

梳理40年的上海文化体制改革,主要体现出以下几个特点:

1.在改革的布局决策中,坚持立足发展,改革创新

在改革方案的谋划、决策、执行、扶持等各个环节,始终坚持围绕发展搞改革,深化改革促发展。在重点单位转企改制的同时,注重完善资源优化配置和健全产业链;在推进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的同时,主动探索了文化企业的股份制改造;在培育骨干文化企业的同时,自觉实践非营利文化机构的运行模式;在扩大文化产业开放度的同时,注重了产业公共服务平台的创建与文化产业和金融、科技、贸易的融合;在推进公共文化设施布局建设的同时,开展了内容配送、管理服务、运行模式等一系列体制机制探索创新,等等。诸多方面的探索和实践,使得上海文化改革发展的能级和水平不断提高,并踏踏实实地走在了全国文化体制改革和发展工作的前列。

2.在改革的推进执行中,坚持部局联手,各司其职

市委宣传部和市政府文化管理部门各司其职、密切配合,工作效率明显。比如,市文广局负责推进区县文艺院团和电影院转企改制,市新闻出版局负责推进出版、非时政类报刊单位转企改制,市委宣传部职能处室负责牵头完善转制方案、履行规定程序和解决操作性难题,等等。

(三)全面建成了结构合理、功能完善的文化设施网络

改革开放40年来,上海的文化设施建设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无论是在重大的功能性文化设施方面,还是在区、街镇和居村的基层文化设施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构建了与国际大都市建设相适应的文化设施框架。主要呈现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

一是经历了从重大功能性文化设施到基层文化设施的建设过程。上世纪80年代起,上海对重要文化设施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投入力度不断加大,“七五”时期(1986~1990年)市属文化系统文化设施建设投资超过前35年的总额。上世纪90年代至21世纪初先后建成了一批上海新地标性的重要市级公共文化设施。2011年以来,《上海市“十二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所涉及的16个重点文化设施已陆续完成,其中包括对世博会遗留场馆设施的后续改建和利用,形成了上海艺术博物馆的完整格局,世博园区也逐渐发展为全新的文化高地。在一批市级标志性文化设施建成后,上海适时地将文化设施建设的重点逐步转移到基层文化设施建设上。从上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上海的文化设施建设逐步“重心下移”。2016年4月,市政府办公厅发布《关于本市贯彻推进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指导意见的实施意见》,明确了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的主要任务和保障措施,强调“提升基层公共文化设施建设、管理和服务水平,打通公共文化服务的最后一公里”。在基层文化设施建设和功能发挥的过程中,上海将原有的社区文化馆(站)、社区图书馆、社区学校、社区老年活动室、社区青少年活动中心、社区少年科技站等资源整合起来,使社区居民能在社区活动中心享受“一站式”服务。

二是从“重硬件”到“重软件”。在硬件设施基本完善的基础上,更加注重软件内容的丰富和提升,全市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四级公共文化服务的配送机制,基层文化设施社会化、专业化的管理机制,以及重大文化设施的非营利运营模式,探索公益性文化机构的法人治理结构,积极打造全年无休的“上海市民文化节”等,极大地提升了公共文化设施的运行绩效。

(四)高度重视文化发展的产业属性和经济属性

文化产业繁荣发展是提高城市文化软实力的重要载体,同时也是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的现实需要。文化产业发展对于上海城市转型发展的重要作用,上海历届领导班子对此有深刻的认识,在《上海市“十三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中甚至提高到重要支柱产业的高度。在计划经济体制文化发展模式的框架下,政府往往单方面强调文化产品生产的意识形态属性,忽视其经济属性和产业属性。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市场在配置文化资源的过程中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文化产品的产业属性得到了极大的重视,其作为一种重要的现代服务业态,在城市产业结构中所占的比例也越来越高。

上海文化产业方面的发展在全国具有引领地位,主要表现为:一是注重文化创意产业的集聚发展,在全国率先探索文化创意园区的产业集聚发展,由某类相关或相似文化创意企业聚集形成的具有较完整产业链的经济发展区域,以创意和知识为核心,各企业相互竞争、相互补充、相互促进发展。以这些创意聚集区为切入口,上海创意产业已形成研发设计创意、建筑设计创意、文化艺术创意、时尚消费创意、咨询策划创意五大重点领域。二是做大做强,组建培育文化产业大集团。多年以来,上海文化产业非常重视国有文化集团在产业发展中的引领作用,多次对大型文化集团进行兼并和重组,最大程度地实现“优势组合、优势互补、优势扩张”,经过几轮文化要素的优化配置,目前形成了上海报业集团、上海电影集团、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上海新华传媒股份有限公司、上海东方传媒集团等骨干型国有大型文化集团。三是以政策为导向,建立多元化的文化投融资机制。积极引进多元文化主体,鼓励文化产业的跨界融合发展,逐步放宽文化市场的准入政策,鼓励和支持民营资本投资文化产业发展,深化文化与金融的合作领域,逐步形成了良好多元的投融资结构。四是培育形成优势产业,优化文化产业结构。根据上海自身的文化资源特点及经济社会的发展特征,上海对一些基础好、实力强、附加值高、发展空间大的电视广播、文化娱乐、创意设计、网络文化、广告会展、现代演绎等业态从政策引导上予以大力支持,引导它们在体制机制的改革方面大胆创新,按照现代产业形态的要求来调整产品和服务结构,以科技创新、文化创新、机制创新来加快产业的大幅增长,逐渐培育形成上海的支柱型文化产业。

(五)构建了多元社会主体积极参与文化建设的良好格局

现代社会的结构是由政府部门、企业、社会非营利组织三大板块组成的。实现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必须积极培育参与文化发展的多元主体,形成相关政府部门、不同所有制企业、不同行业企业、社会组织、公益文化机构共同参与文化发展的新格局,优化文化领域的组织结构。[3]长期以来,文化领域受计划经济根深蒂固的影响,公共文化服务产品的提供主要是各级政府国有文化事业单位自上而下的输送,社会和民间的力量的参与明显不够,结果造成文化产品提供主体单一,文化产品的供给和需求之间产生很大的不匹配,人民群众多样性的文化需求难以满足。经过40年的改革发展,构成上海文化的多个领域都已经实现了多元主体的参与,包括文化企业、文化事业单位、文化类民办非企业、个体从业人员、群众文化团队等多种类型的文化主体成为上海文化建设的积极参与者。在文化产业领域,95%的文化企业都是民营投资,显示市场配置资源的重要作用,而在公共文化建设领域,近年来,各种民营资本、社会力量、社会组织积极投资兴建公共文化设施、参与公共文化设施运营和公共文化服务产品供给,等等,与政府形成良好的伙伴关系。文化多元主体参与格局的形成彻底改变了计划经济体制下政府一元垄断的发展模式,逐步形成市场经济体制下多元合作的良性互动,极大地提升了上海文化发展的活力。

(六)积极推动中西文化的交流融合

文化的交流与融合,是文化繁荣发展的有效途径,也是提升上海城市文化多样性的内在需求。围绕“使上海成为国内外文化交流的中心城市之一”的目标,上海对外文化交流的范围不断扩展。改革开放40年来,上海举办了一系列重大的文化活动,搭建了重要的文化交流平台,如上海国际艺术节、上海国际电影电视节、上海书展、上海国际芭蕾舞比赛、上海双年展、上海艺术博览会等,这些平台的运行赋予了城市独特的文化景观,并以独具特色的文化内涵成为辨别、认识城市的重要文化元素,搭建起了跨文化交流的平台,加强了上海与世界的联系与文化交往,形成了多层次、多渠道的对外文化交流格局。

上海在对外文化交流的过程中,非常注重传播内容的取舍,充分挖掘和展示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贴近国外受众文化需求和消费习惯,增强文化产品和服务的表现力、吸引力,传递当代中国价值观。上海杂技团《十二生肖》在欧洲巡演,通过将中华民俗文化的十二生肖与十二星座巧妙联系,成功地向欧洲观众传递了诚信、包容和友善等中国传统美德;上海广播电视台外语频道在加拿大举办的“欢乐春节——上海电视周”期间,每天播映2小时反映当代上海人生活和精神风貌的电视节目,受到了西方观众的欢迎。这些活动既有中国传统元素,又有西方元素,真正把代表中国及海派文化精华、体现当代中国形象、反映中国核心价值理念的优秀文化全面展现在世界面前。同时,在交流的形式上,也不断创新,增强传播效能。近年来对外文化交流的形式除了传统的展会、演出外,也注重运用互联网新媒体等现代科技手段,增强文化传播的效果。

三、上海文化改革发展的重要启示

40年来,上海文化改革发展成就辉煌,主要有以下几点重要启示:

(一)始终坚持党的正确领导,不折不扣贯彻党中央关于文化建设的整体部署

改革开放40年的上海文化发展之所以取得令世人瞩目的成就,与上海市委、市政府不折不扣贯彻党中央的文化发展部署密不可分。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上海市委、市政府按照党中央“上海走在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列,为激励人民奋勇前进提供强大精神力量”的具体指示,历届市委、市政府在上海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以提高市民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为目标,切实加强城市文化建设,不断学习经济体制改革的经验和做法,不同阶段都制定了符合上海实际的文化发展战略。在全市干部群众特别是宣传文化战线同志们的共同努力下,上海文化发展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上海文化品牌的打造要继续贯彻执行党中央关于文化强国的整体部署,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道路的认识,以文化品牌打造不断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内涵。

(二)上海文化改革发展40年历程深刻体现了改革开放背景下文化建设的社会主义本质特征

一是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主导地位;二是始终坚持文化改革发展为人民服务和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三是代表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四是充分展现了上海广大干部群众尤其是广大文化工作者在纷繁复杂的开放环境下探索创新、勇于实践、积极推进文化改革发展的精神坚守和思想智慧。

(三)上海文化改革发展40年历程为进一步丰富、拓展和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尤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理论,提供了大量生动鲜活的实践材料

改革开放40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经历了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体制的深刻变革。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进文化事业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条件下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和文化产业体系全面转型,在实践和理论两个方面都面临一系列新挑战和新问题。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如何保障公民基本权益到经营性文化产业如何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统一,从公共文化服务如何以社会化、专业化方式实现均等化、标准化,到文化创意产业通过“互联网+”开辟文化发展新空间、增强创新创意活力、丰富文化内涵、提升城市形象传播力、影响力和软实力,等等,上海文化改革发展40年不仅在破解难题和推进理论发展方面积累了丰富实践经验,也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在新形势新任务新挑战下的理论演进和实践推进提供了具体可感的样本和注脚。

(四)上海文化改革发展40年历程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的现实写照

在对外开放不断扩大的背景下,古今中外思想、思潮、观念、价值观相互激荡、交流交锋、竞争互动的现实轨迹,尤其是在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守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和文化安全底线的前提下,坚持开放包容、海纳百川、开拓创新的文化精神,以国际文化大都市建设为载体,积极推进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向世界展现具有中国特色、时代特征和上海特点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实践内涵和理论逻辑。

(五)上海文化改革发展40年历程充分展现了社会主义中国全球城市建设的文化内涵和实践规律

上海作为近代以来中国最重要的经济中心城市,在改革开放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以国际文化大都市建设来推进文化改革发展;在国际经济、贸易、金融、航运和科创五个中心的城市功能建设中,不断注入人文内涵,使城市空间结构、形态和景观日益彰显江南文化、海派文化和红色文化底蕴,不断散发出令人向往的城市魅力,一座体现当代中华文明形象和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全球城市正在世界东方崛起。

文化改革发展的40年历程,为上海在新时代有新作为,积累了极其丰富的精神养料和实践智慧,是新时代上海打响服务、制造、购物和文化四大品牌的精神起点,是上海再创辉煌、全面建成全球城市和人文之城的重要基础。

猜你喜欢
上海改革建设
上海电力大学
上海之巅
少先队活动(2021年5期)2021-07-22 09:00:02
上海谛霖邹杰 Hi-Fi是“慢热”的生意,但会越来越好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中国外汇(2019年18期)2019-11-25 01:41:56
改革之路
金桥(2019年10期)2019-08-13 07:15:20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电子制作(2018年14期)2018-08-21 01:38:28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人大建设(2017年10期)2018-01-23 03:10:17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民生周刊(2017年19期)2017-10-25 10:29:03
改革备忘
改革创新(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