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语文阅读教学的路径刍探

2020-11-28 00:13何承胜
成才之路 2020年33期
关键词:三味书屋百草园文化背景

何承胜

(甘肃省武威市民勤县第六中学,甘肃 民勤 733399)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优化阅读教学成为语文教学的重要目标。在语文阅读课堂教学中,教师应重视并积极调整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本文以部编版七年级语文教材中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为例,从以下四个方面展开相关的阅读教学研究。

一、转变教师角色,明确学生主体地位

语文教材内容往往比学生在生活中的所见所闻要生动感人得多,但是学生却很难为之所动,这是为什么呢?仔细思考一下,不难得出结论:学生在生活中所经历的事都是真实的,在听觉、视觉、心灵上都有真实的“撞击”,通过亲身经历留下的印象就比较深刻。而在课文中,无论所讲述的事情多么生动,终究只是“纸上谈兵”,单调的文本语言很难触动学生的内心。这就需要教师加以引导和帮助,使学生融入课文所表达的情感世界里。只有让学生的情感和文本的情感高效融合在一起,才能使学生真切感受到文本中的情深义重。为此,教师应转变自身角色,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他们充分感受文中的意境,并置身于其中,采用“换位思考”“感同身受”的方式感受文中的角色。在进行角色换位的过程中,学生可以尽情地从文字中聆听美妙的声音,欣赏优美的景色,使文本中一幅幅动人且美妙的画面通过想象和感知浮现在眼前。学生只有真切地感受到课文描述的情境和流露的情感,才能在学习的过程中保持积极性,从而提升学习效果。当然,这个学习过程需要教师的引导和帮助。例如,在讲授《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课时,教师就要有意识地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体会文中的角色,并投入到文中的情境中。教师可通过“课文中的‘我’总是捕捉不到鸟,这是为什么”“如果换做是你,你会怎么做呢”“假如你就是文中的‘我’,看到‘三味书屋’匾下的那幅画上的梅花鹿,你会想到一些什么”等问题,使学生融入到课文情境中,与文中人物通融情感,从而加深理解。

二、注重咬文嚼字,引导学生品味文中关键词句

在初中阶段,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知识储备开始有所提升,但对课文的理解还只是停留在文章的大意上,对文中关键的词句只能够大致体会,却难以分析并体会其内涵。所以,教师要注重引导并帮助学生理解文中的关键词句,带领他们仔细品读,深刻体会文章深层次的寓意。例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的“从……到……”这个短句结构本身就表示某种变化,包括生活空间和精神空间上的变化。“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看上去是两个完全不一样的生活环境,但是它们通过一组关联词被联系到了一起,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在文中找到关键句,再给学生抛出思考题:在这个句子中作者通过什么方法达到了关联的效果?这样,学生首先就会想到空间的转移,再深刻体会到情感的落差,这时前后两部分的对比意味就出来了。所以,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咬文嚼字”,使学生在细读文本中深刻体会复杂难言的微妙情绪,全面理解关键词句。

三、利用课文配音,带领学生朗读并感受情境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描写了一段关于“美女蛇”的传说,假如把这一段文字内容通过默读的方式带过,那就真的只是一个故事了。而如果放声朗读出来,尽量将文字中的语气模拟出来,那么故事的趣味性也就体现出来了,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教师在讲授这部分内容的时候,可以邀请一位学生用讲故事的语气给大家朗诵这段文字,而剩下的学生则可以在台下闭上眼睛安静地做一名听众。在有声有色的朗诵中,学生们闭着眼睛,轻轻颤动着睫毛,入迷地聆听故事。在故事朗诵完之后,教师就可以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对这段内容进行讨论和赏析。这时候,学生们就开始你一句我一句地展开讨论了:“这段文字通过讲故事的方式朗读出来,果然感觉十分真实,简直太有意境了!”然后,教师可用类似的方式进行下面的阅读赏析,让学生举一反三,在其他的段落中各有收获。在课堂的最后,教师还可以让各小组推举出代表,将他们的讨论成果进行汇总和报告,再加以评价、更正和完善,对全篇文章的学习进行概括和总结。

四、积极开阔视野,拓展相关文化背景

通常,作者都会别具匠心地在文章的字词句中体现一些文化内蕴,而学生如果对当时的文化背景不了解,就很难理解作者的深刻用意,学习文章和体会文章内涵的效果就会大打折扣。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积极开阔学生视野,大力拓展相关的文化背景,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的内涵。例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这篇文章的题目里的“三味”一词就应该引起读者足够的重视。这里涉及一个知识背景,即古人把“经”“史”和“集”分别比作成粮食、蔬菜和调料。教师没有渗透这个文化背景,学生就体会不到作者想要表达的“三味书屋”既正经又迂腐的“气质”。再如,在“我们”对着匾行礼的段落中,学生如果不了解古代文化中“鹿”的象征意义,就容易误认为作者只是单纯回忆了一下当时拜师的场景,不会联想到其他的含义。所以,在讲授这一段落时,教师要给学生增补一些相关文化背景知识:其实“鹿”和“禄”是谐音,而“树”和“书”同样也是谐音。这时,学生就会恍然大悟,明白匾的真正寓意是“禄在书中”。再通过教师的讲解,学生就能很容易明白作者蕴含在其中的嘲讽之意。通过这样的学习,学生能有更强的学习欲望,对文本也能有更深的感触,学习效果自然就能得以提升。

五、注重阅读实践活动,丰富学生阅读体验

想要保证阅读教学有效开展,除了做好上述几点外,教师还需要结合课堂教学实际情况,组织学生开展实践活动,加大学生阅读量,加强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在具体的阅读实践中,教师可以开展课本剧改编、演讲竞赛、辩论比赛以及读后感写作等,借助多样化的实践活动,吸引学生注意力,引导学生全身心投入阅读活动。教师还应当注重各种阅读资源的开发,将课内外阅读教学有效结合,进一步优化语文阅读教学设计,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例如,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向学生介绍写作背景等内容:本篇课文节选自鲁迅的散文集《朝花夕拾》,主要描写了鲁迅的童年。教师可鼓励学生阅读《朝花夕拾》中的文章,如《阿长与〈山海经〉》《五猖会》等,再组织学生开展“读后心得分享”活动。在整个活动中,学生可以分享自己阅读的感悟,开展互动和交流。教师应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思考,激发学生语文阅读兴趣,使阅读活动更加丰富多彩。在读书心得分享的过程中,学生可以感受不同时代的童年,激发对自由和自然的热爱和向往。同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开展思考活动,让学生探究“三味书屋”中的“三味”是什么,从而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提高语文阅读有效性。

总之,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还要给学生拓展文化背景知识,让学生在学习中学会思考,并在思考中实现进步,从而达到知识的内化及能力的提升。

猜你喜欢
三味书屋百草园文化背景
学校里的“百草园”
三味书屋
地域文化背景下的山东戏剧
论文化背景知识在训诂中的作用
英语教学文化背景知识的渗透策略
多元文化背景下加强我国意识形态工作的探索
以景写情——探索《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的情感
试说《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的几组对比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主题再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