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建峰 陈秀明
颈椎病是临床多发病,其人群患病率为3.8%~17.5%,其中超过40 岁人群的为18.5%~19.7%,而在中学生中则达到39.24%[1]。颈椎病颈痛一直是临床治疗的难点。临床治疗颈椎病颈痛的方法较多,如西医中的消炎镇痛类药物、超声波、TDP 治疗仪等物理疗法、制动牵引等,中医中的针刺、穴位贴敷、推拿、运动疗法等。但研究发现,上述手段并非都有显著疗效,因此推荐使用联合方案[2]。推拿在我国的应用已有数千年历史,在肌肉骨骼系统的疼痛治疗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中医功法训练的目的是活络气血、舒畅筋骨,改善颈椎活动度,增强颈椎肌肉力量。本文对中医推拿联合功法训练在颈椎病颈痛中的治疗效果进行探讨。
选择我院2018 年1 月—2019 年8 月收治的101 例神经根型颈椎病颈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符合相关诊断标准。均排除恶性肿瘤、感染性疾病、颈部外伤、颈椎畸形、精神疾病患者,患者及家属均对本研究治疗方法知情同意。随机分为观察组(51 例)和对照组(50 例),观察组51 例中,男性22 例,女性29 例,年龄21 ~73 岁,平均(53.88±4.72)岁,病程2 ~32 个月,平均(21.09±3.41)个月;对照组50 例中,男性23 例,女性27 例,年龄22 ~74 岁,平均(54.11±4.92)岁,病程2 ~34 个月,平均(21.83±3.52)个月。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
对照组给予常规间歇牵引治疗,以牵引布袋包裹患者头部,维持颈椎前屈10°,牵引100 s,休息10 s,共维持25 min,牵引重量为患者体质量的15%,5 次/周,连续治疗1 个月。
观察组给予中医推拿联合功法训练。推拿:(1)放松手法:患者取俯卧位,推拿师以大拇指推按督脉(百会穴与至阳穴之间)、夹脊穴、胆经,于项肩背部行掌擦法操作至皮肤有透热感;反复5 遍。(2)间歇拔伸法:患者去枕仰卧,推拿师双手交叉托其枕颈部,两食指轻扶其颈痛节段,两掌根尺侧部夹住耳后乳突,向上托起颈部,使颈椎微后伸,再纵向拔伸但患者身体不移动,停留10 s,休息3 s,反复5 遍。功法训练:(1)白鹅引颈法:指导患者以下颏引领头颈,做后缩、前伸的环状运动。(2)苍龟缩颈法:指导患者双手自然下垂,扩胸、耸肩,头颈下缩、后仰,双眼直视正上方头顶,收缩背部肌肉10 s,放松回位。(3)大鹏展翅法:双臂外展,双手于身后十指交叉,肩臂向前下方用力压头,头项部后仰对抗,持续10 s,放松回位,连续15 次。早晚各重复上述操作。连续1 个月。
采用McGill 疼痛问卷表(mcgill pain questionnaire,MPQ)测定患者疼痛程度,包括视觉模拟量表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现有疼痛强度(present pain intensity,PPI)、疼痛分级指数(pain rating index,PRI),分数与疼痛程度呈正相关。采用多功能颈椎工作站(BTE technologies)检测颈肌最大肌力。疗效标准:疼痛症状改善≥70%为显效,症状改善≥30%为有效,症状改善<30%为无效[3],总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所有数据均输入SPSS 17.0 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以“%”表示,采用χ2检验,P <0.05 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234,P=0.013),见表1。
两组治疗前VAS 评分、PRI、PPI 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观察组的结果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2。
治疗后观察组颈肌最大肌力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3。
颈椎间歇牵引是治疗颈椎病颈痛的常用方法,对缓解和抑制疼痛、改善颈椎功能有一定效果,其作用机制为牵伸软组织,松解颈椎周围肌肉、韧带;减轻椎间盘压力,使突出的颈椎间盘回纳;牵伸关节,增大椎间隙和椎间孔;伸展扭曲于横突孔间的椎动脉。本研究中实施牵引治疗的对照组,在治疗后VAS 评分、PRI、PPI评分较实施前降低,提示颈椎间歇牵引对改善颈椎病患者的颈痛症状是有效的。但有研究认为相较于局部红外线疗法,该方法在颈痛、颈椎功能、颈椎关节活动度方面并无优势[4]。
推拿是中医传统疗法,具有疏经通络、调气和血、扶正祛邪、活血化瘀之功效。督脉为阳脉之总纲,主导全身阳气功能、调节阳经气血,夹脊穴为经外奇穴,舒筋络、调脏腑,胆经是全身气血通畅的关键[5-6]。通过推法、擦法、间歇拔伸法等手法推拿上述诸穴,可起到修复软组织损伤、松解肌肉痉挛、促进血液循环、消除组织水肿、重塑颈椎气血正常运行、提升颈椎功能、抑制疼痛的作用[7-9]。中医的传统功法如八段锦、五禽戏等具有强筋束骨的作用,在慢性头颈痛类等疾病的防治中发挥了其独特的优势[10]。本研究中,观察者采用白鹅引颈、大鹏展翅、苍龟缩颈模仿动物伸颈、头项部后仰等动作进行功法训练,拉伸颈部肌肉、抵抗阻力,治疗后,患者有效率、颈肌最大肌力均高于对照组,VAS 评分、PRI、PPI 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提示推拿和功法训练对提升颈部肌肉肌力,改善肌肉韧带、颈椎功能,缓解颈部疼痛优势明显。与资料报道一致[11]。张佳玮等[12]认为,功法训练作为一种低负荷治疗性训练,不仅可以改善颈部肌肉疼痛,还可纠正颈部肌群异常的运动控制,恢复其运动模式,且不加重颈部肌群的损伤。
总之,中医推拿联合功法训练治疗颈椎病颈痛较常规牵引发优势明显,且操作简单,安全有效。
表1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例(%)]
表2 两组MPQ 问卷调查情况(分, ±s)
表2 两组MPQ 问卷调查情况(分, ±s)
指标 VAS 评分 PRI PPI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观察组(n=51) 6.87±1.42 1.91±0.42 6.01±1.38 1.79±0.37 3.82±0.37 0.66±0.12对照组(n=50) 6.84±1.37 2.72±0.53 5.96±1.41 2.97±0.74 3.78±0.43 1.26±0.27 t 值 0.108 8.521 0.180 10.166 0.501 14.479 P 值 0.904 0.000 0.857 0.000 0.617 0.000
表3 两组颈肌最大肌力比较(磅, ±s)
表3 两组颈肌最大肌力比较(磅, ±s)
注:a 表示组内与治疗前比较P <0.05;b 表示观察组治疗后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 <0.05
组别 时间 前屈 后伸 左前屈 右前屈观察组(n=51) 治疗前(1) 8.28±1.48 9.34±1.93 6.09±1.45 5.52±1.37治疗后(2) 11.19±2.17a 13.06±2.35a 9.11±1.72a 8.73±1.62a对照组(n=50) 治疗前(3) 8.31±1.52 9.37±1.89 6.12±1.56 5.65±1.54治疗后(4) 9.77±1.83b 11.71±2.53b 8.07±1.61b 7.38±3.05b(1)与(2)比较t 值 7.887 8.701 9.547 10.805(1)与(2)比较P 值 0.000 0.000 0.000 0.000(1)与(3)比较t 值 0.100 0.079 0.100 0.448(1)与(3)比较P 值 0.920 0.937 0.920 0.655(2)与(4)比较t 值 3.552 2.779 4.034 2.786(2)与(4)比较P 值 0.005 0.007 0.000 0.006(3)与(4)比较t 值 4.340 5.239 8.232 3.580(3)与(4)比较P 值 0.000 0.000 0.000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