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比记
作者单位:深圳市盐田区人民医院骨科,广东 深圳 518000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和工作压力的增加,近年来我国肩周炎发病人数逐渐增多,给患者身心健康造成较大威胁[1]。肩周炎临床表现以肩关节疼痛和活动受限等症状为主,疾病持续时间较长,严重影响日常工作和生活,导致生活质量下降[2]。肩周炎在中医中属于“漏肩风”等范畴,认为疾病的发生主要是体质虚弱、气血亏虚所致,常用治疗方式包括针灸、推拿、理疗等手段,但效果未到达预期目标[3]。近年来针刀治疗逐渐应用于该疾病的治疗中,但传统针刀无法准确判断病变部位,随着高频超声应用范围的扩大,超声引导下针刀治疗有效弥补了传统疗法的不足。本文将对在肩周炎患者中应用超声引导下针刀综合疗法对肩关节和疼痛程度的改善作用展开探讨,详细报道如下。
选取2019 年2 月—2020 年1 月在我院医治的80 例肩周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经影像学检查均确诊为肩周炎,且符合肩部无创伤史或手术史、无针刀治疗禁忌证、病史资料齐全、自愿参与研究并签署协议书等标准,同时排除并有严重肝肾功能异常、风湿炎者、精神异常者等。使用随机数字表法设为对照组(40 例)和试验组(40 例),对照组:男性24 例,女性16 例,年龄42 ~61 岁,平均年龄(51.06±2.31)岁,患病时长3 个月~2年,平均(1.25±0.61)年;试验组:男性25 例,女性15 例,年龄44 ~63 岁,平均年龄(52.11±2.04)岁,患病时长2 个月~3年,平均(1.18±0.53)年。本次研究符合我院医学伦理会标准,并经过委员会同意。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患病时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对照组治疗方法为传统针刀,指导患者保持俯卧体位,双手自然垂直于身体两侧。使用针刀在患者喙突处喙肱肌和肱二头肌短头附着点、冈上肌抵止端、肩峰下、冈下肌以及小圆肌的抵止端,分别进行切开剥离法和纵行疏通剥离法,同时在肩峰下滑囊实施通透剥离法。在手术过程中若发现患者肩关节附近存在其他痛点,可进行相应的针刀手术调整,术后第7 天和第13 天再行治疗。每周治疗一次,一个疗程包括3 次,连续治疗2 周。
试验组采用超声引导下针刀治疗。通过GE Logiq E9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对患者肩袖和肩关节进行扫查,记录病变情况。肩周炎按照超声表现并结合病理变化机制分成三期,即急性发作期、慢性缓解期和僵硬冻结期。根据超声表现进行临床定位定性诊断:包括肱二头肌腱鞘炎、冈上肌腱炎、喙突炎、冈上肌腱钙化、肩峰下滑囊炎、三角肌下滑囊炎、冻结肩,使用龙胆紫进行标记。指导患者保持健侧卧位,定点后消毒铺巾,手术操作者使用左手拇指按压患者痛点部位,注意避开神经和血管,使用针刀刺入标记点,借助超声的引导,适当调整针尖位置,确保直达病灶。通常情况患者存在胀痛和酸痛感,操作者可感觉到针刀阻力,用针刀在喙突处喙缘肱肌和肱二头肌短头附着点、冈上肌抵止端、肩峰下、冈下肌和小圆肌的抵止端,分别做切开剥离法或纵行疏通剥离法,在肩峰下滑囊做通透剥离法,松解粘连,感觉松动后立即退针,使用无菌纱布压迫针孔,做好止血处理,一周一次,若一次治疗未愈,则在第二周再行一次针刀治疗,连续治疗两次。
(1)在治疗前和治疗后使用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4]评价疼痛改善情况,分值10 分,分值和疼痛呈正比。(2)使用Constant Murley 肩关节评分系统(constant and murley score,CMS)[5]评价治疗前后患者肩关节功能,包括疼痛、功能活动、肌力、肩关节活动度四个维度,总分100 分,分值越高肩关节功能越好。(3)评价治疗效果:治疗后疾病症状无好转甚至加重,VAS评分在5 分以上则评定为无效;治疗后疾病症状有所缓解,VAS 评分3~5分则评定为有效;治疗后疾病症状基本消失,VAS评分1~2分则评定为显效;治疗后疾病症状完全消失,VAS 评分1 分以下则评定为痊愈。总有效率=(痊愈+显效+有效)/总数×100%。
采用SPSS 21.0 软件进行处理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治疗前两组患者VAS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VAS 评分均低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试验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治疗前两组患者CMS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CMS 评分均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试验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在治疗总有效率上,试验组(92.50%)高于对照组(7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肩关节的运动功能是由肩部肌肉、韧带、滑骨囊等共同作用实现的,若肩关节出现损伤或存在炎症,肩部组织受到影响,进而引发关节挛缩、粘连。患者通常感受到关节活动困难、肩部疼痛不适等症状,对正常的生活工作造成阻碍。西医对于肩周炎主要采用对症治疗,通过消炎解痉药实施理疗,虽然能一定程度缓解临床症状,但对于症状严重的肩周炎患者,由于软组织弹性下降,关节囊挛缩,加上持续性疼痛,治疗效果不理想。而中医疗法中,针灸推拿见效缓慢,复发几率高[6]。
针刀疗法历史悠久,传统针刀治疗中操作者根据主观判断对病变部位完成治疗,属于一种盲视操作[7]。这就要求操作者完全熟悉进针部位解剖结构,否则容易对血管和神经造成损伤[8]。近年来影像学技术飞速发展,超声引导下针刀治疗得到广泛应用[9]。从本次研究结果看出得知,在治疗总有效率上试验组相较对照组更高,提示超声引导针刀治疗对肩周炎具有明显效果,相较于传统针刀治疗优势明显。同时从本次研究得知,试验组治疗后VAS评分低于对照组,CMS 评分高于对照组,表明超声引导针刀治疗有利于缓解肩周炎疼痛症状,改善肩关节功能。通过超声实时动态进行针刀治疗,能够准确显示病变部位,为针刀治疗提供明确的进针位置,防止对附近的神经血管造成损伤[10]。若关节处于特定位置,使用超声可以更加准确的找到肌腱、韧带等的粘连点,便于医生操作,可更好的把握针刀刺入深度[11]。同时超声引导下的特定姿势有利于挛缩肌腱和韧带更容易触及定位。除此之外,随访中使用超声能够了解松解后关节的活动度,掌握疾病恢复情况,以此为依据指导患者康复锻炼,加快肩关节功能的恢复[12]。
表1 两组患者VAS 评分对比(分,x- ±s)
表2 两组患者CMS 评分对比(分,x- ±s)
表3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对比[例(%)]
综上所述,超声引导下针刀综合疗法能够有效减轻肩周炎患者肩部疼痛,改善肩关节功能,治疗效果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