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门石窟图像中的“外来”乐器浅析

2020-11-27 07:31郑聪
关键词:龙门石窟箜篌腰鼓

□郑聪

龙门石窟是中国四大石窟之一,其造像众多,雕刻精美,代表了中国石刻艺术的最高水平。 特别重要的是,龙门石窟造像中保留有大量的音乐图像,是研究中国古代音乐艺术的珍贵资料。 在这些图像中出现了一批原产于西域、中亚等地的乐器,这些乐器与诞生于中原地区的乐器相得益彰,共同构成了龙门音乐艺术的内涵。

一、绪言

龙门石窟初凿于北魏孝文帝太和十七年(公元493 年),即北魏迁都洛阳前后,东魏、北齐、北周、隋、唐诸朝持续进行开凿,前后长达400 多年。 据统计, 龙门石窟共有2000 多座窟龛,其中21 座窟龛有音乐图像,计有18 种214 件乐器[1]。依其最早诞生的地域,这18 种乐器可分为两类:一类是西汉以前诞生在中原地区的乐器,主要有筝、阮(阮咸)、笙、横笛、竖笛、磬、排箫和拍板等8 种;另一类则是诞生于西域、中亚等地,汉魏以后传入中原地区的乐器, 主要有四弦琵琶、五弦琵琶、竖箜篌、筚篥等10 种乐器。 为了区别产生于中原地区的乐器,对于第二类诞生于西域、中亚等地的乐器,姑且称之为“外来”乐器。

二、龙门石窟“外来”乐器探析

据统计, 龙门石窟音乐图像中的10 种“外来”乐器包括四弦琵琶、五弦琵琶和竖箜篌3 种弹弦类乐器, 筚篥和贝2 种管类乐器,以及铜钹、细腰鼓、粗腰鼓、杖鼓和鸡娄鼓5 种打击类乐器。

1.四弦琵琶 共10 件,分布于北魏古阳洞、弥勒龛和皇甫公窟,以及唐代奉先寺、万佛洞、龙华寺洞、极南洞、擂鼓台院佛座、古上洞(图1)和经幢座中。

四弦琵琶形制为直项或曲项、长柄或短柄、梨形音箱、四弦四柱。 四弦琵琶原产于西域地区,《隋书·音乐志下》载:“今曲项琵琶、竖头箜篌之徒,并出自西域,非华夏旧器。 ”宋代高承《事物纪原》卷二也说:“(曲项四弦琵琶)或云碎叶国所献。 ”碎叶国在今天的哈萨克斯坦境内。 东晋时,四弦琵琶从西域碎叶国传入中土地区。 宋代以后,所谓的“琵琶”均是指曲项四弦琵琶。 南宋以后,在汲取阮咸乐器品柱的基础上,新诞生了四相十三品琵琶,并逐步发展成为今天的琵琶。

2.五弦琵琶 共6 件,分布于北魏古阳洞、宾阳南洞和皇甫公窟(图2),以及唐代奉先寺和擂鼓台中洞中。

五弦琵琶形制为直项或曲项、长柄或短柄、梨形音箱、五弦五柱。 五弦琵琶原产于西域地区,也被称为“屈茨琵琶”,汉代时向东传入中原,南北朝、隋唐时期流行,五代时被称为“秦汉”,北宋时被称为“五弦”,南宋后消亡。

3.竖箜篌 共3 件,分布于唐代万佛洞(图3)、奉先寺和极南洞中。

竖箜篌,诞生于西亚两河流域的美索不达米亚地区,也称竖头箜篌、立箜篌和胡箜篌,东汉时经西域随丝绸之路传至中土。 竖箜篌形制弯曲而长, 有大箜篌与小箜篌之分。 因形制大小不同,两种竖箜篌的演奏方法也不相同: 大箜篌演奏时竖向抱琴于怀中,两手弹奏;小箜篌演奏时一般为左手抱琴,右手弹奏。《后汉书·五行志一》记载了东汉时胡乐的流行胜景:“灵帝好胡服、 胡帐、胡床、胡坐、胡饭、胡箜篌、胡笛、胡舞,京都贵戚皆竞为之。 ”竖箜篌最初多为22 根弦,历代弦数不断变化,或多或少。 竖箜篌的使用场合也在不断地发展变化:东汉主要在皇室宫廷乐中使用,唐代在高昌、疏勒、龟兹和西凉等九部和十部乐中多用,宋代在教坊中广泛使用,明代重新流行于宫廷乐中。

4.筚篥 共11 件,分布于北魏古阳洞、药方洞和路洞,以及唐代赵客师洞、奉先寺、丝行龛、龙华寺洞、极南洞、擂鼓台中洞和经幢座等处。

筚篥也称悲篥、笳管,诞生于西域龟兹地区。 唐段安节的《乐府杂录》记载:“筚篥者,本龟兹国乐也。亦名悲篥,有类于笳。”其形制为单管,竖向吹奏,管顶端有芦哨。 《北史·高丽传》 记载了筚篥流行于高丽乐:“乐有五弦、琴、筝、筚篥、横吹、箫、鼓之属,吹芦以和曲。 ”汉魏时期,筚篥从西域龟兹传入中土,唐代盛行,宋代称筚篥为“凤管”或“头管”,明代始用于寺庙音乐,清代广泛流行于民间,统称为“管”或“管子”。

5.贝 共2 件,分布于北魏古阳洞慧成龛背光处和路洞前壁处。

贝,又名蠡、海螺,属于吹奏乐器。 其器系用磨去尖顶的大螺蛳壳制成, 上大下小,双手捧吹,声音洪亮,音色浑厚。 贝是随着佛教的东渐, 为中国乐人所熟悉的梵音乐器,又称“梵贝”“法螺”“法蠡”等。 《法华经·序品》曰:“今佛世尊欲说大法,雨大法雨,吹大法螺。 ”北魏杨衒之《洛阳伽蓝记·城北》载:“(宋云)入乌场国……击鼓吹贝。 ”可见贝早期多作为佛事音乐的法器使用, 到唐代时,作为伴奏乐器在乐舞中使用,但主要起节奏的作用,是一种色彩性乐器。

6.铜钹 共17 件,分布于北魏宾阳北洞、宾阳中洞、宾阳南洞、古阳洞、路洞等洞窟,以及唐代万佛洞、奉南洞、擂鼓台中洞、极南洞、丝行龛、擂鼓台院佛座、龙华寺洞(图4)、古上洞、经幢座等处。

图1 古上洞南壁壁脚处的直项四弦琵琶

图2 皇甫公窟藻井上的直项五弦琵琶

图3 万佛洞北壁壁脚处的竖箜篌

铜钹,又称铙钹,属于碰奏体鸣乐器。 与中土传统的铙钹不同,龙门图像中的铜铙系自西域传来,这种乐器早在公元前800 年亚述人已开始使用,后来从印度传入中土。 唐杜佑《通典》记载铜钹来自西域或南亚印度地区:“铜钹,亦谓之铜盘,出西戎及南蛮,其圆数寸,隐起如浮沤。”北宋陈旸《乐书》记载铜钹有正、 和之分:“铜钹……大者出于扶南、高昌、疏勒之国,其圆数尺……然有正与和,其大小清浊之辨欤? ”结合文献分析,正铜钹应为“其圆数寸”的小铜钹,和铜钹则为“其圆数尺”的大铜钹。 龙门图像中的铜钹应为正铜钹。 北朝时期,铜钹已成为中原地区重要的打击乐器, 到唐代大量应用在西凉乐、龟兹乐、天竺乐等音乐之中。

7.细腰鼓 共17 件,分布于北魏古阳洞、宾阳中洞、宾阳北洞、弥勒龛、石窟寺、莲花洞等洞窟,以及唐代龙华寺洞、擂鼓台院佛座、擂鼓台中洞、万佛洞、极南洞、经幢座、奉南洞等处。

细腰鼓也称腰鼓, 属于击奏膜鸣乐器。元代马端临的《文献通考·乐考·魏鼓》记载其质地与形制曰:“打击乐器名, 亦名腰鼓。汉魏时用之,大者用瓦制,小者用木制。 鼓首大而腰细,故名。 ”可见,细腰鼓正是因为两端粗空、腰细而得名,进行演奏时,可将鼓放置于架子上或直接挂于胸前,用双手拍击两端鼓面。

对于细腰鼓的起源地,学界有以下几种观点:(1)认为细腰鼓是中国古传的[2];(2)认为其来源尚待考证或不提及其起源[3];(3)认为细腰鼓是在六朝时期由西域传入中土,属于“外来”乐器[4];(4)认为细腰鼓诞生于印度,在3—4 世纪的汉魏时期传入中土,唐代多见于燕乐中[5]。总的来说,细腰鼓在北朝时期已广为流行,唐代则更为盛行。

8.粗腰鼓 共3 件,分布于北魏古阳洞、石窟寺洞窟和唐代万佛洞中。

唐代伊用昌的《忆江南》曰:“江南鼓,梭肚两头栾。 ”即是说江南鼓腰部略鼓于两端,说的就是粗腰鼓。 粗腰鼓也属击奏膜鸣乐器,其体形较小,鼓腰部略粗于两端,演奏时将鼓用绳系于腰部,或直接用臂膀夹持于身体一侧,双手拍击演奏。

从龙门图像可知,粗腰鼓至迟在北魏时期已经出现于中原, 但在早期并不甚流行。古籍中的“腰鼓”一般多指细腰鼓,直到明代, 粗腰鼓才取代了细腰鼓被称为腰鼓,一直沿用至今。

9.杖鼓 共3 件,分布于唐代八作司洞(图5)、极南洞和古上洞中。

杖鼓,属“外来”乐器,又称羯鼓。 《旧唐书·音乐志》曰:“羯鼓,正如漆桶,两手俱击,以其出羯中,故号羯鼓,亦谓之两杖鼓。 ”唐代南卓的《羯鼓录》云:“羯鼓,出外裔乐……如漆桶,下以小牙床承之,击用两杖。”可见,杖鼓是原产于西域地区的击奏膜鸣乐器,鼓体形较大,整体如桶状,中间比两端略鼓。 进行演奏时,一般将杖鼓置于特定鼓架上,两手分别持杖敲击鼓面,因此它也被称为两杖鼓。

杖鼓在南北朝时由西域传入, 唐代开元、天宝时期十分盛行,当时的演奏技艺也是炉火纯青。 《新唐书·礼乐志》记载了唐玄宗对杖鼓的喜爱:“帝又好羯鼓……帝常称:‘羯鼓,八音之领袖,诸乐不可方也。 ’”

10.鸡娄鼓与鼗牢 共4 件,分布于唐代古南洞、龙华寺洞(图6)、古上洞和经幢座上。

北宋陈旸《乐书》载:“鸡娄鼓,其形正而圆,首尾所击之所,平可数寸,龟兹、疏勒、高昌之器也。 ”可见,鸡娄鼓也是诞生于西域龟兹、疏勒、高昌等地的一种击奏膜鸣乐器,其形制正而圆,隋唐多用于诸部乐中。 演奏时,鸡娄鼓常与鼗牢配合起来由同一人演奏。 从龙门音乐图像来看,唐代演奏时,演奏者往往左手握鼗牢,左腋夹住鸡娄鼓,右手持杖击打演奏。

三、结语

图4 龙华寺洞中的铜钹

图5 八作司洞南壁坛座处的杖鼓

图6 龙华寺洞中的鸡娄鼓与鼗牢

北魏是我国政治史上的南北分裂时期,但同时却是音乐文化南北交融、东西并汇的时代。 这一时期,西域、中亚等地音乐大量涌入,龟兹乐、疏勒乐、西凉乐、高昌乐、康国乐等纷纷融入中原音乐文化。 同时,佛教音乐体系逐步建立, 当时的音乐艺术已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龙门石窟音乐图像中的北魏乐器共有14 种,其中就有7 种“外来”乐器——五弦琵琶、四弦琵琶、铜钹、贝、筚篥、 细腰鼓和粗腰鼓, 占据了总类别的一半。 据统计,龙门石窟“外来”乐器共76 件,这7 种北魏时期的“外来”乐器共25 件,约占总数的32.9%,数量并不占优。 从出现的频率看,这一时期,本土的笙、排箫、笛、筝、阮咸与外来的铜钹、 细腰鼓共7 种乐器出现的频率较高,“外来” 乐器也不占主要地位。 这些都说明北魏时期龙门乃至中原地区的音乐文化仍以汉民族文化为主体,对于来自西域等地的“外来”乐器,尚在吸收和改造中。

唐代政治、经济和文化高度发展,音乐艺术达到了古代音乐文化的最高峰。 龙门石窟唐代乐器共有17 种, 其中就有9 种“外来” 乐器——五弦琵琶、 四弦琵琶、铜钹、筚篥、箜篌、杖鼓、细腰鼓、粗腰鼓和鸡娄鼓,占了总类别的一多半。 这9 种“外来”乐器数量也达到了51 件, 较北魏明显增多,约占龙门石窟 “外来” 乐器总数的67.1%。唐代还新出现了3 种“外来”乐器——鸡娄鼓、杖鼓和箜篌。 在当时出现频率较高的排箫、笛、四弦琵琶、笙、筚篥、箫、筝、细腰鼓和铜钹等9 种乐器中,“外来”乐器占据了4种,接近一半。由此可见,到唐代的中原地区,自秦汉以来的民族传统乐器已不占主流地位,而来自西域、南亚等地的“外来”乐器则日益被中原音乐文化融合、吸收。 唐代,伴随着中外文化交流的频繁,“外来” 乐器数量大幅增加,种类日益繁多,反映了我国民族音乐的蓬勃发展和它与外来音乐交流融合的历史进程。

猜你喜欢
龙门石窟箜篌腰鼓
唐代的腰鼓这样演奏
龙门石窟
箜篌城
龙门石窟精品文物展
腰鼓运动发展战略研究
安塞腰鼓:生命的鼓舞
找寻失落的箜篌之音
为了一个学生 学校新开了一个专业
文化·延安
初探中国四大石窟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