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产业视角的吉林省西部民族特色小镇开发策略

2020-11-27 07:08
现代交际 2020年20期
关键词:民族特色吉林省旅游业

李 博

(吉林省社会科学院 吉林 长春 130033)

2014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中提出,要“逐步把旅游业做成民族地区的支柱产业”,目的是促进民族省份与地区发展具有民族特色的产业,发挥地域文化优势,增强当地内生动力与发展能力。民族特色小镇的构建,正是对这一精神的具体实践。民族地区凭借自己独特的文化优势,为规划特色小镇打好基础,通过功能与产业的拓展,逐渐聚合小镇形态。

吉林省西部地区相较东部地区的旅游资源比较有限,但有一定开拓空间与潜力,比如著名的“吉林八景”中有两处位于吉林省西部,即向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与查干湖旅游度假区。两处景区从地理、历史、文化等角度来看,均与蒙古族文化密切相关,当地民族特色文化优势明显,具有民族特色小镇构建的良好基础与条件。

一、吉林省旅游业现状分析

旅游业在吉林省经济社会发展中属于后发产业,在各产业中所占比重正逐年攀升,作用也日益凸显。特别是2016年以来,吉林省旅游业的发展势头良好,每年均可实现旅游总收入超千亿元。2019年年底,受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影响,旅游业遭受了较为严重的打击。因此,现阶段总结与完善相关工作,为吉林省旅游业的全面复苏做好充足的准备。

1.近年吉林省旅游业发展概况

2016年,吉林省旅游业进行了各方面调整,重点发展“冰雪旅游”线路,深入实施“旅游+”战略,推动旅游业成为吉林省第四大支柱产业。自2016年起,吉林省旅游业总收入呈现出以每年增收700亿元左右的均速增长,接待人数也以每年2700万人次均衡增长。

虽然接待游客人次与总收入均逐年增长,但从增速来看,2016年至2019年的4年间,吉林省接待游客人次下降了5个百分点,收入增速下降近10个百分点,说明吉林省旅游业整体发展速度正在逐步趋缓。虽然旅游业各方面的增速受当年总体经济形势、人均收入等诸多因素影响,但从某种角度看,吉林省旅游吸引力正在下降。

从2018年吉林省各地旅游情况统计表来看[1],吉林省西部地区(包括松原、白城)在全省位于中等偏下的程度。松原地区凭借着品牌与宣传优势,在国家A级旅游景区数量(均为13个)相同的情况下,旅游人次与收入均超过白城。尤其是查干湖景区,在每年冬捕节的基础之上,逐渐向“全旅游季”过渡,拓展各类项目。

2.吉林省旅游业发展困境与趋势

从2019年国庆期间吉林省旅游市场总体情况来看,省内游客游览人次首次超过了省外游客,吉林省的旅游业“内循环”发展形势日益明显。此间,一日游、周边游、自驾游、乡村游构成了吉林省旅游市场的主体。其中一日游、周边游产品增幅较大;与之伴随的自驾游成为游客主要出行方式,比2018年“同期增长11.42%,达到819.36万人次”;乡村游符合一日游与周边游产品的放松、休闲、亲子等市场需求要素,游客数量已经占到2019年国庆市场的“29.61%,提升3.41个百分点”。[2]

因此,在总体市场趋势有所放缓及特殊时期背景下,吉林省民族特色小镇的旅游开发以适应市场需求的乡村游、文化游为主,突出民族特色以吸引受众,立足地区文化特点,扩大旅游产品的开发与利用。

二、开发民族特色小镇的必要性

民族特色小镇是基于民族文化资源和地方产业优势融合产生的,是具有鲜明文化特色的新型城镇。民族特色小镇的旅游业,既可以作为主导产业,也可以作为辅助产业,有着灵活机动、可塑性强的特点与优势。尤其是“旅游+”的业态组合,更加提升了小镇的内生动力及创造性。吉林省在2017年发布《关于开展吉林省特色小镇培育的通知》中提出:“要着重突出具有厚重的文化内涵、丰富的旅游业态的特色小镇格局,进而推动我省经济建设,带动特色小镇周边农村经济发展。”[3]在今年公布的吉林省少数民族特色小镇(共6个)及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共18个)中,松原市长山镇、东三家子乡、善友镇新家村、三骏乡西达户村、东三家子乡瓦房村、乌兰图嘎镇大德营子村、白城市向海蒙古族乡红旗村等7个村镇被列入[4],说明吉林西部地区无论在民族特色小镇建设,还是民族文化旅游市场方面均有挖掘的潜力。

1.有助于城乡融合

民族特色小镇具有旅游开发优势,以旅游业为纽带,可实现城市、乡镇、村屯的桥接。

从2019年国庆期间游客占比来看,吉林省内游客成为国庆黄金周的主力。随着自驾游与周边游的快速发展,城市与乡镇的频繁联动,有助于促进乡镇产业更新,获得更为广泛的收益;如引进先进农牧技术、数据化信息、人才资源及资金支持等,有效促进当地产业经济的结构调整与升级,使之更适应时代需求。

图3 2019年国庆假期吉林省旅游客源占比表

2.增强抗贫减贫能力

民族特色小镇是立足于当地已有或有潜力的产业基础上,作为地区主业或辅业进行开发。“旅游+”业态模式是拓展民族乡镇生产力的有效手段,不仅可以构筑小镇有活力的特色产业,还可以在本地空间内实现资源要素的聚集,实现较快经济增长,有利于实现本地区集体与个体增收。吉林西部地区长期处在省内资源配置与发展的不平衡状态,旅游开发对乡村振兴、致富减贫具有很大的作用。民族特色的农家乐等项目可成为地方农牧家庭重要收入来源,有利于提升自我抗贫能力。

3.有助于文化传播

民族特色小镇具有传播和发扬这些文化的使命,将自己独特的、鲜明的、丰富的文化内涵展示给世人,是民族特色小镇建设的重点,也是当地旅游产业开发的命脉。通过科学规划设计,突出各类文化特征,传承和弘扬地方文化,是民族特色小镇建设与产业经济发展的双赢结果。

三、策略与建议

1.科学规划,注重特色开发

全国以旅游地产、休闲养生为主的特色小镇层出不穷,很多是定位不清的盲目开发,浪费了地方各类资源。做好调研与分析,明晰地方小镇的特色根本与优势资源,因地制宜,制定科学合理的规划方案,是特色小镇乃至地方经济发展的关键。吉林西部地区的民族特色小镇旅游开发,要避免“共性”取代“个性”问题,找准当地民族文化与历史资源优势所在,坚持以特色立镇的建设定位,推进城镇、产业、文化、人本相融合。如查干湖旅游度假区举办的“春捺钵”开湖鱼美食节活动,是以蒙古族文化与辽金历史文化为主题开发的优秀旅游产品,突出了当地历史民族文化,使之成为吸引游客的优秀旅游资源。

2.利用新媒体的影响力

浙江乌镇的特色小镇建设初期是以旅游资源而著称,如今其把握住“互联网+”兴起机遇,实现高新技术产业并行发展的特色小镇发展模式。吉林省面对老工业基地转型的困局,需要特色小镇把握住当下技术产业机遇期。结合自身产业与资源优势,实现有效整合,提振产业转型发展。

当下,直播与短视频经济发展迅猛,以新媒体经济形式宣传推广地区旅游产品与产业成为新业态。利用即时互动与带入性特点的直播与短视频,成为旅游业“曲线”复苏的蹊径。湖南芙蓉镇利用拼多多这一电商平台,推出“重逢芙蓉镇”主题直播活动,芙蓉镇镇长吴霄身穿民族服装在直播镜头前介绍当地风景民俗,当时在线观看35万人次,获得600万留言和点赞。[5]“云”端旅游构筑的“直播+旅游”不仅为旅游业复苏做了良好铺垫,也推动了旅游业的转型升级。这对吉林西部特色小镇的旅游业开发“弯道超车”具有启示性作用。

3.开发特色小镇旅游产品

从旅游产业开发的过程来看,旅游周边产品与文创商品的开发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吉林西部地区民族特色小镇应根据本省旅游数据,重点开发乡村游、自驾游、中短途游等旅游产品。以踏青、赏花、采摘、康养、研学等为主题,深入发掘地方特色与优势,推进农业、种养殖等农旅项目的发展。针对城市旅游消费人群特点,丰富摄影、徒步登高、拓展训练、文化养生、休闲度假等系列产品,通过新颖的活动模式吸引更多客源。

图4 参赛作品类别

吉林省旅游文创产品开发相对滞后,从吉林省发布的参加“2020中国特色旅游商品大赛”参赛作品名单[6]来看,吉林省旅游文创产品以食品类为主,而较为流行的电子类产品和传统工艺品开发依然落后。需要根据民族地区的文化特点,开发具有更强的地域性、品牌性、实用性、创新性、市场性、工艺性、示范性的民族文化旅游商品。

猜你喜欢
民族特色吉林省旅游业
云南出台20条措施,加快旅游业恢复
登泰山
新疆旅游业与经济增长之间的相互贡献实证分析
吉林省2019年秋冬季秸秆离田工作方案
反腐
保山学院民族特色操舞开展现状研究
我国旅游信息化与旅游业增长关系的动态计量研究
民族特色是创意设计的灵魂
吉林省高等教育学会第五次优秀高教科研成果评审揭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