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桔鸿(阳光学院 设计学院,福建 福州 350015)
具象写实油画从最初的“舶来者”,到如今的本土化转化,让其在中国美术界地位越发突出,且中国式具象写实油画已然自成一派,成为世界油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地位今非昔比,身份截然不同。如今的中国具象写实油画,无论是在艺术表达上还是在创作潜力上,都可比肩西方具象写实油画,甚至有亟待超越的发展势头。从中国具象写实油画发展现状来看,当代中国具象写实油画,实现了社会性、媒介性、观念性的有效融合,进一步完善了我国美术艺术体系,并促进了中国油画的繁荣以及持续发展。诚然,时代、社会也在飞速发展,故需要立足于当前的时代背景,对中国具象写实油画进行深入分析,从而为未来中国具象写实油画的多元化发展提供可靠理论借鉴,并有助于我国真正实现文化自信、艺术自信。
具象写实油画由写实、具象两部分构成,其本身具有双重特征,且表现一定的主观性、客观性,因此可从两个层面对具象写实油画进行解读。相较于抽象油画,具象油画保持了形象、自然之间的视觉联系,且在作品中多保持了清晰可辨的形象。具象写实油画是以具象艺术表现形式以及思维模式为基础的,他建立在具象化的思维模式以及传统美学关系基础上,这也是具象写实油画维系其真实性的主要前提条件,从客观角度来看,这种针对性是相对当前时代发展背景而言的,所以具象写实油画决不可忽视油画本身的社会性以及时代性。而写实油画在艺术形态界定方面又为具象艺术,是艺术家通过对外部物象进行描摹、观察等方式创作出来的艺术作品,写实油画在欧洲从文艺复兴时期开始蓬勃发展,经历了数百年的发展历程,产生了诸多名作[1]。
西方油画艺术形式对中国的影响可最早追溯至清代,在洋务运动的引导下,西方美学思想开始在中国的美术体系中生根发芽。为更好的、客观的认识具象写实油画的发展形态,我们大致可将中国现代油画发展分为四个阶段:一是民国成立之初到全面抗战爆发阶段,中国现代油画发展主要通过引进西方教育以及日本教育实现,该阶段主要以改变中国美术教育体系以及中国美术歌剧为基础目标,基本完成了美术教育、美术语言的“西式中化”;二是抗战全面爆发到新中国成立,抗战期间,受主流意识形态所影响,写实主义绘画成为国内美术界最为推崇的艺术形式,且一度被推崇至“救亡文艺”的高度;三是新中国成立到第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此阶段主要实现和苏联现代油画美术的全面融合,并持续强化社会注意现实美术创作观,形成了以革命题材和军事题材为主的现代主义美术形式;四是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到如今,伴随中国改革开放逐步深化,国内外文化交流越发频繁、紧密,中国现代油画发展进入了新的高峰期,多元油画创作模式在国内得到高度推崇,同时形成了新具象、新写实、观念写实、乡土写实等等创作形式[2-3]。
经过长时间发展,中国具象写实油画也展现出了具有中国艺术特色的精神特质,主要表现在社会、媒介、观念三个方面:一是具象写实油画的观念,传统的写实油画强调以“审美情绪”作为创作核心,要求在视觉方面直接定义美术作品的色彩、叙事内容、叙事性,而中国当代具象写实油画却与之不同,中国当代具象写实油画不仅描绘客观现实题材,同时也不排斥虚构想象视觉题材,着重突出美术作品背后意图的表达以及思想的表达,所创作的内容,表达的内容更多表现在主观意识方面,这种方式不仅符合现代艺术所隐含的批判特质,同时也为中国当代具象写实油画发展提供了新一种可能,比如石冲所作《盲女》《被晒干的鱼》《行走的人》等,就借鉴了西方观念艺术的理念,创作过程中精心设计创作内容,在观念的先行引导之下,综合采取各种艺术表现手段,最后通过写实技法将内容展现在画布之上,这些观念引导的具象写实油画作品,不仅丰富了写实油画所彰显的现代化艺术语言,同时也提高了具象写实油画的艺术张力,是一种表现力极强的美术形式;二是中国当代具象写实油画的媒介性,这里所阐述的“媒介性”,主要是指代具象写实油画作品在传播过程中所彰显出来的载体性、工具性,艺术家将油画作为观念载体或者创作载体,从而让观者直接体会艺术家所想要表达出的创作观念、主观思想。相较于一般行为艺术、影像艺术,具象写实油画的媒介性可满足艺术创作者的艺术表达诉求,伴随社会不断发展、时代不断演进,中国的艺术家也在赋予具象写实油画更为充实、饱满的艺术观念,中国当代具象写实油画因此展现出新的艺术精神以及面貌,比如云南省油画艺术家张晓刚,其作品《血缘:大家庭》展出在“第二十二届圣保罗双年展”上,世界美术史上第一次出现“中国人家庭合影”的作品,通过灵活应用民间炭精像绘制方法以及老照片,将模糊的历史记忆、在社会舆论下涌动的灵魂展现为一张张平静如水却又隐含无数情绪的面孔,表现在画布之上,不仅能够唤起人们对特定时代的回忆,同时也彰显了当时特殊时代背景以及中国复杂的亲情关系;三是中国当代具象写实油画社会性,如上文所述,具象写实油画本身是和时代发展、社会发展紧密相连的,只有作品和某一时代背景所对应,才能够为人们提供新的审美视角以及审美情趣的有效变化,油画也只有满足当代现代人的精神诉求以及人文诉求,才能够得到全方位的呵护以及关注。中国当代具象写实油画无论是在客观性还是社会写实方面均比较突出,多数优秀作品有着鲜明时代印记。尽管具象写实油画和传统的写实油画有着相似的视觉表达方式以及客观性,但是具象写实油画的艺术形式更富有当代意识,契合时下的艺术发展标准以及人们的审美标准。这里以忻东旺的作品《早点》为例,《早点》整合当代社会烙印,通过主观人物塑造以及细致的环境刻画,反应我国城镇化发展过程中,农民进城务工所表现出来的困惑以及不适[4-5]。
笔者认为,艺术是能够引人深思的重要因素,艺术家不仅仅要有立足于现实的社会关怀,同时也要有更为深刻的思考。艺术作品不仅要歌颂美好,彰显愉快,更好贴合社会,表现出更为深层次的内涵要素,从而让人自省、深思,从而达到展现社会、反映社会、改变社会的效果,哪怕这个效果是微小的,但也是艺术对社会文明发展做出的重要贡献。中国当代具象写实油画在方面就做出了诸多努力。从上述内容我们也可窥见中国当代具象写实油画的社会性、媒介性、观念性并不是独立存在的,三者相互影响、相互促进,许多优秀具象写实油画作品实现了三者的全面融合[6]。
具象写实油画在中国的不断发展,不仅让中国美术界有了一种充实的艺术形式,也为中国油画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考以及突出的学术研究价值,从中国具象写实油画发展现状来看,我们大致可以判断出在未来可预见一段时间内,中国具象写实油画的发展趋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中国具象写实油画会进一步拓展油画作品的表现方式,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经验告诉我们,具象写实油画在中国的发展速度极其迅速,因具象写实油画本身的写实性、社会性、客观性,支持艺术家通过具象化的美术语言表达社会现象以及社会和自我的相互关系,从伤痕美术发展到乡土写实,从新古典到新表现。无论是在艺术表现手法还是在创作观念方面,具象写实油画在紧扣社会发展的同时,也折射出了现代艺术对于现代社会的思考,并将自身发展推向了一个更有价值的发展层次;二是具象写实油画彰显了中国油画时代精神,精神、观念是美术作品创作核心要素,若缺少这些因素,具象写实油画作品的精神内涵就无从谈起。就表现力来看,因具象写实油画紧扣社会事实,所以在彰显社会现实方面的敏感度远高于传统的意象油画、抽象油画等。目前,我国对外交流越发频繁,社会多元文化在相互碰撞、交织,社会现象更加复杂且炫目,故中国具象写实油画有了更为充实的创作基础,且也有了内涵创新的基础条件;三是具象写实油画在百年来的发展时间中,大幅度提高了中国油画的学术研究水平,相较于西方悠久的优化发展历史,尽管中国具象写实油画的发展时间较短,但是却能够实现一次又一次的本土化融合以及创新突破,中国当代具象写实油画在艺术表现、精神表现方面已经上升到了新的高度,且这种发展趋势在我国精神文明不断建设发展的背景下还会持续增长[7-8]。
综上所述,在多元化的现代艺术格局中,中国当代具象写实油画以其特殊的表现方式以及艺术观念,积极探索社会人们的精神表达以及心理倾向,中国当代具象写实油画全面融合了其观念性、社会性、媒介性,让艺术家能够肆意施展自己的艺术手段以及观念,从而展现出了艺术所含有的一定社会责任以及符合社会发展的艺术追求。未来,中国当代具象写实油画必然还会持续发展,且自成一个完善的发展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