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洪飞
在我国外交工作发展过程中,新中国成立早期国家的外交形势并不乐观,国际对社会主义国家建设的不理解,百年来贫弱的国际形象以及受到当时国际形势的影响导致新中国的外交工作举步维艰。公共外交是建立在政府传统外交工作的基础上,力求消除国际社会对中国的误解的新型外交政策。2012年11月,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要扎实推进公共外交,开展同各国政党和政治组织的友好往来,加强企业、社团等民间对外交流,筑牢国家关系发展的社会基础。”体育外交作为公共外交组成部分,由于体育载体灵活、易实施、效果好,而逐渐发展成为公共外交领域的常用手段。本文从公共外交视阈出发,对中国体育外交的作用机制和发展模式做出探讨,希望通过推动体育外交发展从而在构建特色大国外交的伟大进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外交工作的目标在于改变国外社会对中国认识上的偏见,扭转国际社会中国贫弱,落后,封闭的国际形象,加强民众对中国文化的理解和认知,从而营造良好的国际社会舆论,为国家良好的邦交关系的建立打下群众基础。在这一过程中,公共外交与传统外交不同在于公共外交面向的对象是国际社会中的普通民众,所以在实施的形式上一般以文化交流为主,如体育竞技,科技交流,文学探讨等形式。公共外交使国家之间的活动走下严肃,高高在上的神坛,国与国之间的交流变得更亲民,更具有流行度,所以能够从国民基础上改变国家形象,加强文化的融合和认同。
1.2.1 实施的主体不同
传统外交的实施主体是政府特定的职能部门,一般是外交部,经过严肃的会议讨论后实施外交决策,制定一段时间内的外交战略,但是公共外交的实施主体更加复杂,决策的实施不如传统外交正式,更加具有自由性,参与公共外交的组织可能是政府部门,也可能是拥有政府许可的组织或个人。
1.2.2 面向的对象不同
传统外交面对的对象是另外一个国家的政府机构,在严肃平等的对话环境下两国政府就具体的国家问题进行协商,谈判,建立合作共赢的利益联系。但是公共外交面向的对象是他国的民众,包括社会组织,团体等,在文化交流和媒体通话的形式中增进双方的了解,消除彼此双方可能存在的误解,增加民众对他国的认知,期望为正式的外交对话打下良好的合作基础。
1.2.3 采用的媒介不同
传统的外交形式进行过程往往是由国家政府首脑或者外交部门为了与他国就国家利益和国家领土主权等问题进行协商和解决,代表国家和民族对他国进行国事访问。这种外交形式下代表着国与国之间的会晤和磋商,级别较高,更加正式,所以一般以会议,宴会等形式进行。而公共外交关系中,交流媒介以媒体报道,文化交流,留学培训等为主,所以形势更加多样,也更加轻松。
1.2.4 外交的性质不同
传统外交是比较隐秘的,而公共外交是公开的。传统外交是政府行为,外交活动的主要内容和具体的活动安排往往是保密的,对公众来说有一定的神秘性,而公共外交本身的目的就在于增进公众对本国实际情况的了解,所以活动形式是公开的,活动内容也可以对公众进行开诚布公式的开放,甚至在公共外交中,会考虑到具体的公众文化背景和实际情况因素的影响调整外交文化输出形式。
体育外交作为公共外交的重要手段之一,为国家之间民众文化上的交流做出巨大的贡献,体育活动由于具有国民普及性,国与国的交流过程中体育活动促进了双方的了解,体育外交在国际关系中的具体作用有以下几点。
国与国之间的关系变化影响因素很多,现在国际社会“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旋律下,国家之间的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有紧密的联系,国与国之间的交往都是以国家利益为一切合作和政策开展的前提,国家外交总是以维护本国利益为行动目标。所以,瞬息万变的国际形势和复杂的国际环境下,国与国之间的相处经常会就具体的经济,政治,领土,武装等问题发生摩擦,这种情况下需要一种能够体现国家对某一事件立场和态度的方式进行国际交流,相比于军事武力和经济制约等容易激化矛盾,并且以损失本国经济稳定的发展环境为代价的手段,体育外交实施的风险小,能够用一种比较温和的方式进行国与国的会晤,表明国家态度,这种外交活动符合国际中解决问题,要和平不要战争的共识,所以越来越受到国际社会的青睐。
当下国际社会之间国家实力的评定已经不再仅仅局限于军事战备和经济发展总值,科技的发展,人文知识体系建立,国民的身体素质等都被纳入综合国力考量标准中。目前,国际社会上综合国力名列前茅的几个国家中,体育实力都不俗。因此,体育活动成为国家对外交流过程中一张展示自我形象的重要名片。现在国际盛会奥运会的定期开展也为国际社会中各个国家展示自身体育竞技能力提供了舞台,奥运会奖牌的数量与国家综合国力,国际形象的联系日益紧密。体育竞技实力纳入综合实力的评价标准有其必然性,在清末,我国综合国力孱弱,国民深受鸦片毒害,体育竞技实力低,国民身体素质差,被冠以“东亚病夫”的外号,而如今,伴随着新中国综合实力的提升,国民身体素质提高,体育训练引进科学的训练方法,接连在奥运会,世锦赛等国际赛事上获得奖牌,可见,体育竞技实力是反映国家实力的强弱的重要因素。
新政权建立初期需要得到国际社会的承认在国际事务处理中才会有合法性,一个新生国家政权需要同时满足有效统治原则以及被其他国家,国际组织承认才会具有国际主体地位,进而进行正常的外交活动。但是受到具体的国际形势的影响和一些国家本身存留的历史遗留问题,新生的政权往往在建立初期在国际社会中难以获得认同感。这种情况下,体育外交活动是破解这一局面的利器,一些政权通过参加国际赛事或者加强两国之间体育活动交流,消除误会,解决矛盾,获得国际社会的认可。其中比较典型的事件有我国建国早期与美国的建交过程。由于社会意识形态和国际形势等因素的影响,中美两国在新中国成立之后一直处于敌对状态,两国关系紧张,为了实现新中国外交事业的健康发展和国际社会政治形势正常化,中美两国需要一个契机进行平等对话,实现国家关系正常化。所以上世纪70年代我国乒乓球代表团与美方接触,促进双方体育竞技之间的交流,随后尼克松访华,中美发布联合声明,实现邦交正常化。这就是著名的“小球推动大球”事件,体育竞技运动
现在国家实力不仅包括文化软实力和经济科技硬实力,还有一种新的概念,国家的巧实力。巧实力是国家软实力和硬实力的有效结合,以追求综合实力的提升,国际影响力,国际形象为目标。体育外交活动在对外形象宣传上能够代表国家形象和反映综合国力,在维护国家形象,捍卫国家利益的基础上增强国家对外的影响和认同感,获得国际社会的舆论支持。
中国公共外交领域体育外交的外交目的比较明确,主要作用就是作为外交手段中的“先锋”打开两国外交关系开展的局面,在进行正式的国事访问和国际磋商之前为两国关系打下合作基础,在国际社会上扩大本国的影响力,扭转因为语言沟通障碍或了解不够深入造成的负面影响。在这个方面,我国的体育外间政策简历已经形成了明确而完善的制度文件,作为正式外交访问手段的辅助,体育外交的理念目标需要时刻跟随国家外交政策的发展变化,及时进行自我调整,满足千变万化的国际社会环境下我国良好外交工作进行的需要。
可用资源开发有两种形式,一种是物质性资源,另一种是非物质性资源,物质性资源主要是基础设施建设,而非物质资源包括体制文化建设,我国在体育外交可用资源的开发上更注重物质性资源。现在我国在对外体育援助过程中建立了“平等互利,讲求实效,形式多样,共同发展”的援助原则,指导着我国体育外交活动的进行。另外,由于实践过程中发现单方面的物质性援助对我国经济发展影响巨大,援助过程中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的支撑,导致这种单方面的物质援助具有不可持续性,同时这种援助模式会导致国家之间依赖关系的产生,不利于国家关系建立在平等基础上的发展,所以目前我国在体育外交活动进行过程中的对外援助一般采用平等互惠的形式。
我国的体育外交活动涉及国家的多个职能部门,各个职能部门之间相互联系又分工明确,共同参与我国体育外交事业相关事务的决策和对外体育活动的安排。在体育外交的安排管理方面,参与管理的政府职能部门包括国家体育总局、教育部、文化部、外交部在这一过程中负责的职责不同,多种国家机关的参与需要完善合理的管理制度对工作进行统筹,机构的多元化保证了体育外交活动中各种活动资源的配备,共同领导我国体育外交事业的发展。
综上所述,公共外交视阈下体育外交的作用比较明显,对缓和国际关系,促进国际合作达成都有推动作用,新的时代发展背景下,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旋律是各国人民的共同心愿,体育外交作为一种友好,成本代价低廉的外交手段必将在未来很很长一段时间内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我国在外交工作上不断取得突破性进展,合作共赢的多边发展理念和外交政策是我国对外关系处理不变的指导方针,分析体育外交在外交活动中对国际关系改良的作用和探究新型完善化的体育外交模式是促进我国外交工作取得良好效果的必要手段,本文就公共外交视阈下体育外交的定义,作用和发展模式进行分析,希望对我国外交事业的发展有一定的借鉴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