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师范院校师范生劳动价值观与从教意愿现状调查
——以Y大学为例

2020-11-26 08:51王晓芳
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20年4期
关键词:美德师范生意愿

王晓芳

(伊犁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新疆 伊宁 835000)

一、问题的提出

2020年3月2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联合印发的《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使劳动教育正式纳入了人才培养的全过程。该意见不仅传达了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中“要努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形成更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精神要旨,也向大中小学发出了“如何有效开展劳动教育”这一现实挑战。

当前我国劳动价值观研究的主题涵盖劳动教育的内涵、劳动教育实施的现状与问题以及开展劳动教育的途径等,且以思辨类研究居多。已有的实证研究主要以频率统计方式来呈现大学生劳动观的特点,对于劳动价值观的维度划分并没有十分清晰的界定,多以中小学、职业院校及高校普通大学生为研究对象。就从教意愿而言,相关研究表明师范生的农村从教意愿远低于城市从教意愿。个人未来发展、生活与教学条件、婚姻等因素均对师范生的农村从教意愿产生显著影响。在推进“一带一路”建设过程中,高等师范院校如何培养高劳动素养及浓厚教育情怀的师范生,是解决我国西部农村基础教育中对“下得去、留得住、教的好”这一教师需求的有效途径。因此,关注师范生群体的劳动价值观、择业观、从教意愿的现状及相互关系,探讨如何有效开展师范生劳动教育,对预测未来地方中小学教师队伍的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二、研究对象与测量工具

(一)研究对象

研究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Y大学人文与自然两个学科的120名高年级阶段的本科生(即大三和大四本科生)进行调查,包括英语、数学、艺术等专业。选取高年级学生的主要原因在于高年段学生有着更加丰富的课程经历,能够较为全面地评价自己的学习经历。同时,高年级学生对待职业选择,是否从教的看法相对成熟。对这部分学生施测有助于客观地分析师范生劳动价值观、择业观、学习经历、从教意愿的现实情况。本次调查共发放和回收问卷120份,剔除机械作答及填答率过低问卷15份,有效回收问卷105份。从性别分布来看,男生占比15.4%;女生占比83.8%;在年级分布上,大三年级占比20%;大四年级占比77.1%;在学科专业分布上,人文学科占比80%;自然科学占比20%。

(二)测量工具

本研究采用自主开发的《中国大学生劳动价值观量表》《大学生择业观量表》《大学生学习经历量表》进行相关概念的测量,均采用6分李克特量表计分。对师范生群体施测后,量表的KMO值分别为 0.720、0.837、0.745;α 系数值分别为0.671、0.837、0.839,信效度检验达标。通过统计软件SPSS 21.0对测量结果进行了单变量的描述统计、聚类分析、轮廓分析(Profile Analysis)、双变量的相关分析等。其中,聚类方法的本质是根据数据间的“亲疏程度”进行样本的聚合和分组,展示各个分组的聚合因素和差异特征[1];轮廓分析是一种对不同群体进行多变量关系的整体分析技术,它试图对不同群体所具有的多个变量进行整体的差异检验,目的是发现不同群体之间的轮廓差异。[2]

《中国大学生劳动价值观量表》中的“劳动”指大学生花费时间、付诸心力,并且能对自己、他人和社会产生影响与贡献的身心投入过程,包括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量表包含劳动美德观、劳动心智观、劳动功利观、“劳动不勤”观四个维度。其中,劳动心智观指在劳动中能积极思考,运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和能力进行创造性劳动的态度和行为倾向。如:我会在各种劳动活动中发挥创造力、敢于创新;“劳动不勤”观指对不愿意身体力行从事体力劳动的态度和行为倾向。如:我觉得体力劳动是吃苦受罪,并且尽量不去干体力活。《大学生择业观量表》包括有自主择业观、有保障择业观、有回报择业观三个维度。其中,有自主择业观可解释为:今后的工作能符合自己的兴趣、能实现自己的理想、能做出创造性的成就。如:我毕业后的工作要能符合自己的兴趣爱好。《大学生学习经历量表》由学业参与、活动参与两个维度构成。学业参与主要指在课堂表现、课后讨论、自主学习等方面的参与程度;活动参与主要指在校园文体活动、社团活动、担任干部等方面的参与程度。

三、研究与发现

(一)劳动价值观与择业观现状及相关分析

1.师范生劳动价值观现状与聚类人群特点

劳动价值观总体情况及各维度差异可由均值反映。师范生劳动价值观均值为4.6414。各维度得分由高到低依次为劳动美德观(5.0693)、劳动心智观(4.6825)、劳动功利观(4.6089)、“劳动不勤”(2.7917)。其中,劳动美德观分值最高,反映出师范生对中国传统文化中“吃苦耐劳是一种美德”“劳动没有贵贱之分”等说法持认同态度;“劳动不勤”观最低,则表明师范生并不完全排斥体力劳动。总体来看,师范生劳动价值观整体较为成熟。

为进一步掌握师范生在劳动价值观四个维度中的分布特点,特进行K-Means聚类并得到4类群体(见图1)。第一类群体人数为17人,该群体在劳动中功利心强且不愿意付出劳动,属于功利且“四体不勤”型;第二类群体人数为37人,这类学生更愿意发挥美德,创造性的劳动,属于美德心智型;第三类群体人数为41人,这类群体在四种劳动观点中得分均为正值,说明他们在劳动中综合具备四类价值观,属于“融合”型;第四类群体人数为2人,这类学生在“劳动不勤”观中得分最高,其他三观均为负值,说明他们持有消极抵抗劳动的态度,属于单纯“四体不勤”型。总计有效样本量为97人,缺失8人。为保证聚类结果具有合理性,采用判别分析对师范生劳动价值观的四类人群进行检验。检验结果为:对初始分组案例中的97.9%进行了正确分类,对交叉验证分组案例中的93.8%进行了正确分类,表明聚类人群合理。

图1:4种劳动价值观的聚类人群

由各群体人数比例可以看出,“美德心智”及“融合型”人群总人数为78人,反映出大部分师范生的劳动价值观较为成熟,这与表1总体分值偏高结果一致。功利且“四体不勤”及单纯“四体不勤”人群总数为19人,虽占少数比例,但消极劳动观念背后的原因有待进一步关注。

2.师范生择业观现状及聚类人群特点

师范生的择业倾向与偏好可由单项维度均值及总体均值反映。师范生择业观均值为4.5142,各维度得分由高到低依次为有保障择业观(4.8857)、有自主择业观(4.5524)、有回报择业观(4.1046)。数据表明,师范生的择业观比较成熟,“有保障”这一需求仍是师范生最为看重的职业需求,这与当今大学生择业时不仅注重个人发展,同时也看重经济收入的特点一致[3]。

为了解师范生在择业观中的人群分布特点,进行K-Means聚类后,共得到3类学生群体(见图2)。第一类群体人数为42人,在三类择业观上的得分均为负值,说明他们在对待择业持有一种随意的态度,属于“低要求”型,第二类群体人数为44人,这类群体在三类择业观上的得分均为正值,说明他们对择业抱有有积极的态度,属于“高要求”型,第三类群体为人数为16人,该类群体在保障和自主择业观上得分高,说明他们在择业中回报并不是其关注的首要条件,属于“自主保障”型。总计有效样本量为102人,缺失3人。同时采用判别分析检验劳动价值观四类人群聚类是否合理。经检验对初始分组案例中的94.1%进行了正确分类,对交叉验证分组案例中的92.2%进行了正确分类,表明聚类人群合理。

图2:3类择业观聚类人群

3.不同择业观群体的轮廓分析

为了更好的解释三种择业观人群的特点,采用“轮廓分析”对三类人群在劳动价值观、学习经历等5个轮廓变量上的表现进行分析(见图3),了解其背后可能存在的深层现象。其中,“高”“低”描述均以三组群体互为参照。

图3:择业观人群的重复度量

图3展示了轮廓分析的图示结果。“低要求”择业人群比例较大,占总人数的41%。究其背后的原因可能存在“好学”与“混学”群体。“好学”的学生并没有毕业后求职的打算,而是将重心放在备考研究生及其它选择上;“混学”学生属于高校的游离人群,存在上课玩手机、睡觉,陷入网络游戏无法自拔等问题,对就业规划毫无方向,甚至把读书阶段看作是职业生涯开始前的痛苦煎熬。但无论是“好学”还是“混学”,低要求择业观整体呈现“劳动不勤”观最高、学业与活动参与最低的特点;“高要求”择业人群比例占总人数的43%,对择业的标准为有保障、有自主、有回报。这部分学生的劳动功利观与活动参与最高,劳动美德观最低;“自主保障”择业人群所占比例较低,仅占总人数16%。这类群体对工作回报要求不高,在保障的基础上,希望选择符合兴趣爱好的职业、并能在工作中实现自己的理想和理念、能做出富有创造性的成就。这部分群体的劳动心智观与学业参与最高、“劳动不勤”观最低,说明这类学生在学习中投入最高,并愿意在工作中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创造性的劳动,体现出“以劳创新”的本质即创新始于劳动。[4]

通过对比分析三类择业观人群在劳动价值观及学习经历上的特点,“自主保障”择业人群具有“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的特征,最符合卓越教师的标准,最适合成为教师队伍的储备力量。因此,高校应对该类人群给予更多的关注和支持,从而不断提高其实践操作、敢闯会创的能力,以期更好地为完成到2035年“教师综合素质、专业化水平和创新能力大幅提升,培养造就数以百万计的骨干教师、数以十万计的卓越教师、数以万计的教育家型的教师”这一宏伟目标打下人才基础。

4.劳动价值观与择业观的相关分析

大学生的劳动价值观不仅直接影响其大学阶段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更关系到走向工作岗位以后的价值取向、就业倾向、社会责任等方面的精神特质。[5]为进一步解释师范生劳动价值观与择业观各维度之间的关系,特对两者进行了双变量相关分析(见表1)。

表1: 劳动价值观与择业观相关分析

由表1可见有保障择业观及有回报择业观均与劳动功利观呈显著正相关,这说明通过劳动获得高回报的价值观越明显,师范生在择业时越会选择高保障和高回报的工作;有自主择业观与劳动美德观、劳动心智观呈显著正相关,与“劳动不勤”观呈显著负相关,说明有自主择业观的学生愿意在兴趣的促使下,积极发挥创造力,即使付出辛苦努力也不过多计较回报。

事实上,美国著名人力资源专家施恩(Schein)(1985)在其职业锚理论(career anchors theory)中就明确提到价值观、动机、个人能力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当一个人不得不做出选择的时候,他无论如何都不会放弃的职业中的那种至关重要的东西或价值观就是这个人的职业锚。[6]通过图2、图3数据特征,我们可以认为在施恩所列出的技术型、管理型、创造型、自主与独立型、稳定型、服务型、挑战型、生活型八种类型职业锚中,师范生的职业锚以稳定型(追求工作中的安全与稳定感)、独立型(追求能施展个人能力的工作环境,最大限度地摆脱组织的限制和制约)、生活型(平衡并结合个人、家庭和职业的需要)三种类型为主,而每一种职业锚均与特定的劳动价值观密切相关。

(二)从教意愿差异解读

1.师范生从教意愿人群聚类

从教意愿作为特定主体对专业认知或职业认同显性的、综合的表现形态,[7]是个体从事或者准备教育事业的态度与行为倾向。[8]调查问卷中的从教意愿题干表述为“您目前从事教师职业的意愿是怎样的?”选项为意愿程度,采用5点李克特量表计分方式,“1”代表非常不愿意,“5”代表非常愿意。该题有效样本量为103人,缺失2人。为了解不同从教愿意的师范生在劳动价值观、择业观、学习经历上的差异,首先对从教意愿结果进行了人群聚类。通过采用K-Means聚类,师范生的从教意愿结果被分为2类人群:愿意从教人数为69人,均值为4.19,;不愿从教人数34人,均值为2.00。

2.两类从教意愿群体的轮廓分析

本部分利用轮廓分析对比两类从教意愿群体在劳动价值观、择业观、学习经历、主观家庭经济状况等10个轮廓变量中的特点与差异(见图4)。其中,“高”“低”“好”“差”等描述均以 2 组群体互为参照。

图4:2类从教意愿群体的重复度量

由图4两类从教意愿群体的特征来看,群体差异主要反映在劳动美德观、劳动功利观、保障择业观、学业参与及家庭经济状况5个方面。具体来说,相较于不愿从教群体,愿意从教群体的劳动美德观高、劳动功利观低、有保障择业观高,学业参与高、家庭经济状况差,而教师职业的特殊性恰好需要有奉献、吃苦耐劳精神、在学业参与中更加积极投入的后备力量。这些差异中,愿意从教人群的有保障择业观明显高于不愿从教群体,反映出物质保障依然是师范生愿意从教的前提条件,这与已有研究结论相吻合,即当教师薪酬比其他职业更有竞争力时,更容易吸引教师从教,教师起薪和工薪的不断增长是吸引和留住教师的重要因素。同时,经济条件越差的人群越需要有一份稳定的、有保障的职业,更倾向于接受补偿性工资的激励,选择去乡村任教。因此,在吸引优秀师范生进入教师队伍时,要切实保障其待遇问题,如果教师的工资更高,那么更多的‘潜在教师’会认真考虑从事教学工作。

3.从教意愿的相关影响因素

经相关分析发现师范生的从教意愿与有保障择业观、学业参与、学习经历和学习收获满意度、学科专业兴趣程度均呈显著正相关;与家庭经济条件呈显著负相关,经济条件越好从教意愿越低;从教意愿与劳动价值观的四个维度均无显著相关。(见表2)

表2: 从教意愿、有保障择业观、学业参与、学习经历与收获满意度的相关矩阵

从职业观角度来看,在三种择业观中,仅“有保障”择业观与从教意愿显著相关。现有研究中也发现职业价值观能有效预测师范生的从教意愿,师范生职业价值观中的“家庭维护”维度能够有效预测其从事教育工作的主观意愿,即越看重职业的“家庭维护”价值,师范生的从教意愿越高。[9]而该研究中的“家庭维护”主要指减轻家庭负担,凸显了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的低级别需求——“安全需求”,愿意从教的师范生更加看重教师职业的稳定性,以此来改变家庭经济状况。

从学习过程来看,从教意愿、学业参与、学习经历与学习收获满意度、学科专业兴趣之间均存在显著相关关系。专业兴趣驱动下越积极投入学业的学生,其学习经历和学习收获的满意度越高。已有研究也表明在高考填报志愿时依个人兴趣主动填报专业的师范生100%愿意从教;依父母要求而被动填报专业的占30.6%愿意从教,其他原因填报本专业的51.2%愿意从教。[10]本研究则再次验证了专业兴趣与师范从教意愿的相关性。

综上所述,大学生的择业观在很大程度上受劳动价值观影响,从教意愿则是师范生择业观的直接体现。本研究调查结果具体可归纳为三点:首先,师范生的劳动价值观整体呈积极导向,师范生拥有较高的美德观与心智观,体现出“德才兼备”的劳动素质,愿意从教的学生则拥有更高的劳动美德观;其次,师范生的职业选择一定程度上受劳动价值观的影响,并以稳定型、独立型、生活型职业锚为特征。其中,“自主保障”择业观人群的劳动心智观与学业参与最高,这类学生愿意在工作中通过自己的智慧与努力进行创造性的劳动,具备“农夫的身手”“科学的头脑”及“改造社会的精神”的专业素质;最后,愿意从教人数虽占总人数的67%,表明大部分学生愿意选择教师职业,但整体教师队伍储备情况并不乐观。高校应对持有消极劳动观念及择业观的特殊群体应予以更多的关注。

四、对策建议

师范生对于“得”“失”的判断在本研究中具体反映在了对劳动价值观、择业观及从教意愿的判断上。如何帮助师范生正确看待“功利”与“奉献”之间的博弈是摆在高师院校面前的重要问题,不仅要培养师范学生的劳动美德,懂得如何辛勤劳动和欣赏劳动,还需要培养其劳动心智,懂得如何进行创造性的劳动。基于研究发现,本文将从地方高校、政府、师范生角度提出对策建议。

(一)明确劳动教育目标,优先解决“培养什么样的人”

师范生劳动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教师队伍乃至整个国民教育的价值取向。在师范生培养中,需要确立以劳动美德观与劳动心智观为主体的劳动价值观主体地位。一方面地方高校可以结合自身办学特色和地方社会实际需求,开设劳动教育通识课程,可尝试将劳动教育纳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增强积极劳动价值观的引导;另一方面,地方高校可以搭建劳动教育专项育人实践平台,组织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增强师范生的劳动体验。例如,定期观看优秀教师劳动模范视频并开展讨论、暑期深入农村送教育、举办“我心中的劳模”主题团日活动等。通过一系列实践经历让师范生逐渐体会“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从而促进师范生的全面发展。

“培养什么样的人”是教育的首要问题,高校只有明确“什么样的人最适合从教”才能开展“如何培养人”的具体措施。定期掌握学生劳动价值观、择业观、学习参与等方面的特征,有利于更好地辨识差异群体,使劳动教育更加精准化。例如,高校可给予具有“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卓越教师特征的“自主保障”群体更多“量体裁衣”式的教育支持,通过开展学科交叉融合、搭建创新创业平台等方式提高其实践操作、敢闯会创的能力。同时,也要对“低要求”“高要求”择业人群进行“查漏补缺”式教育,尤其对实习冲击所导致的该类人群从教流失问题予以关注,为该群体提供心理疏导及积极的教育引导,以保障教师储备队伍的稳定供给。

(二)经济保障达到显著效果,完善高考志愿筛选机制

影响师范生从教意愿的诸多因素中,最凸显的是经济保障问题。愿意从教人群的有保障择业观明显高于不愿从教群体,这与其家庭经济水平相对较低有直接关系。因此,在高校大力培养师范生劳动美德及教师情怀的基础上,政府应采取措施使西部农村教师政策的倾斜性达到显著效果,使教师的待遇达到真正意义上的“有保障”,打消愿意从教学生的经济顾虑,踏踏实实地将教学热情倾注在其所热爱的教学事业当中,更好地施展个人能力。已有研究表明第一志愿报考师范专业的学生学习目的性更加明确,学习动机也更强,对师范专业的选择有着更多的自主性。[11]因此,完善高考志愿填报的相关筛选机制,在高考“入口”多下功夫,有助于选拔专业兴趣度高、更容易融入当地文化的本土生源,降低因地域、风俗习惯差异造成的“水土不服”型从教流失。

(三)培养专业兴趣,全方位体悟教师职业的特殊性

专业兴趣是师范生学习投入的最大驱动力,且与从教意愿显著相关。师范生在专业学习中应发挥主观能动性,在教学实践中切身体悟教育的意义与价值,始终保持自我认同、职业认同与价值认同的一致性。具体而言,低年级学生应随着对所学专业的深入了解,主动培养专业兴趣,打牢专业基础,做到勤于学习,敏于求知;高年级学生则需要更多地通过各类教学实践来有效地掌握教学技能、培养吃苦耐劳的精神、在“被需要”的实习环境中深刻体悟教师职业的特殊性及内在价值,做到善于实践,勇于创新。

本研究的不足之处还有待改进,如样本局限性使研究结论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今后可提高样本的代表性,进而掌握我国师范生整体劳动价值观现状,探索劳动价值观与择业观的影响关系,考察学生个体特征或学校类型等情景因素是否影响劳动教育的结果等,这些方面将在后续研究中加以考虑。

猜你喜欢
美德师范生意愿
健全机制增强农产品合格证开证意愿
诚实是美德
育人以“礼”·传承美德
“寻访身边的好老师”
构建“两翼三维四能”师范生培养模式
汪涛:购房意愿走弱是否会拖累房地产销售大跌
略论师范生儿童文学核心素养
2018年公费师范生招生专业及计划数
美德威:让学习音乐更简单
助人为乐是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