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常德市第一中医医院(415000)董苡余
周围性面瘫是临床常见病和多发病,其发病机制是面神经因非特异性炎症而导致患者出现周围性面肌瘫痪;患者主要临床表现为口眼歪斜,同时正常表情肌动作如闭眼、抬眉和鼓嘴也无法完成,对患者的面容外形以及身心健康均造成不利影响[1]。目前临床对于导致周围性面瘫的常见病因虽然有所了解,但由于神经系统病变恢复程度较慢,加之患者日常自我管理不足,极易造成周围性面瘫的急性起病[2]。中医在治疗面肌瘫痪上颇有心得[3],为此我科室于2017年7月~2019年7月开展了以项七针为主的综合疗法对急性期周围性面瘫患者的临床观察,现报告如下。
1.1 研究对象 随机选取70例因急性期周围性面瘫于2017年7月~2019年7月间经我院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组内患者均不同程度的表现有口眼歪斜、流涎、讲话漏风,鼓腮和吹口哨漏气等症状,符合《神经病学》第三版及《针灸学》中关于急性期周围性面瘫的诊断标准;②首次发病,且发病至入院时间<7d;③均知情本研究并自愿参加。排除标准:①合并严重器质性或系统性疾病;②严重精神类疾病无法正常沟通交流;③中耳炎、继发性面瘫、中枢性面瘫患者;④孕产期女性;⑤拒绝本研究者。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其中观察组患者中男16例,女19例,平均年龄(39.16±10.64)岁,平均病程(3.12±1.73)d,面神经功能H-B评分(4.02±0.90)分;对照组患者中男14例,女21例,平均年龄(38.94±10.73)岁,平均病程(3.00±1.84)d,面神经功能H-B评分(4.14±0.82)分。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以及H-B评分等一般资料的比较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均给予临床常规西医治疗,即医嘱下每日口服醋酸地塞米松片3.0mg,分早晚两次服用;3d后剂量减半,早晚各一次;再3d后改每日清晨服用一次,3d后停药。其中对照组患者均在此基础上采用常规腧穴针刺+放血拔罐法进行治疗,即患者取仰卧位,分别取,常规消毒后取毫针采用平补平泻手法对太阳、阳白、攒竹、四白、迎香、地仓、颊车、下关、听会、夹承浆、人中、合谷和太冲等穴位行针刺;得气后对面部腧穴先后行捻转泻、捻转补手法,对合谷、太冲先后行提插泻、提插补手法,另太阳向下关、夹承浆向颊车、人中向患侧面均行斜刺,四白向迎香、颊车向地仓均行透刺,留置20min后起针。起针后,协助患者取俯卧位,局部消毒后采用采血针点刺尺泽、背部两侧膀胱及督骶穴,找到淤结小络后点刺放血,后行拔罐操作并留罐4~5min。以上每隔1d针刺操作一次,以5d/疗程,2~3次放血、拔罐/疗程,均连续治疗2.5疗程。观察组患者均在对照组基础上另采用项七针治疗,其中项七针治疗方法如下:患者取俯伏坐位,分别对双侧风府、天柱、风池、完骨穴位行捻转平补平泻针刺,直刺完骨穴、天柱穴20mm左右,分别向鼻尖方向、下颌方向斜刺风池穴、风府穴,针刺时注意用力不可伤及延髓,如上留针20min,每隔10min重复行针操作一次。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记录两组患者面瘫痊愈时间,参照《临床疾病诊断依据治愈好转标准》对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评价:痊愈:患者临床主要症状、体征均恢复与正常无异,且面神经支配功能正常;显效:患者临床主要症状、体征均基本消失,存在轻微功能障碍;有效:患者临床主要症状、体征较治疗前有所改善,但存在中度功能障碍;无效:患者主要临床症状、体征未见明显改善,甚至恶化,并存在重度功能障碍。临床显效率=(治愈例数+显效例数)/总例数×100%,临床总有效率=(治愈例数+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随访1年,统计两组临床疾病复发情况。
附表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的比较[n(%)]
附表2 两组面瘫痊愈时间及复发情况比较
1.4 统计学处理 所有数据均输入至SPSS19.0版统计学软件中,其中计数资料用n或%表示并进行χ2检验;计量数据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并进行t检验;检验水平为α=0.05。
2.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的比较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显效率显著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虽然临床总有效率有所增加,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附表1。
2.2 两组面瘫痊愈时间及复发情况比较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面瘫痊愈时间不仅显著缩短,而且其临床复发率也从28.57%显著降低至8.57%,上述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附表2。
本研究结果显示针对急性期周围性面瘫患者在常规西药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针灸治疗,结果显示两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之间并无明显差异,进一步证实了中医针灸在治疗面神经瘫痪上的奇效[4]。但在针灸方式的选择上,采用项七针为主的综合疗法的观察组患者其临床显效率达到100.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86%;而且面瘫痊愈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临床复发率8.5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8.57%;这与王浩然等[5]的研究结果相一致,充分证实了项七针为主的综合疗法具有更为显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进一步分析认为:项七针选穴为风府、双侧天柱、双侧风池和双侧完骨穴,针刺以上穴位能够起到散风活络、清热止痛、祛风降浊,而且借助综合疗法能够更进一步达到祛邪扶正、祛风通络以及活血化瘀之功[6]。
综上所述,以项七针为主的综合疗法对治疗急性期周围性面瘫临床疗效确切,其不仅能有效缩短患者的面瘫愈合时间,且疾病复发率低,因此值得临床普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