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霞
兖矿集团东华重工 山东济宁 273500
现阶段机械制造业呈现迅猛发展的趋势,机械制造业的规模逐渐增加,这对机械制造人员以及生产安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促进机械制造企业的安全生产工作,需要在机械制造企业安全管理工作中实现安全生产标准化,将危化品管理、安全监管、职业卫生管理、设备设施管理等方面的工作质量逐步提高,使工作人员的工作水平、能力得到相应的提升。同时需要对工作人员的工作环境进行改善,将工作人员的责任意识提高,让工作人员在工作的过程中充分发挥自身能力,使机械制造行业各个环节的工作有序开展。有效地改进安全管理工作,形成科学、系统的安全管理体系,使企业的安全生产水平逐步提升,从而使机械制造业获得长久的发展[1]。
自动化技术在机械产品的设计制造的合理应用,能够将机械产品的精度大幅度的提升,与此同时大大提高制造类企业的加工效率和产品质量。借助自动化技术将传统制造工厂有效的进行重组、整合、优化,进一步改善了制造类企业生产制造水平,在一定程度上也提高了机械制造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占领更多的市场份额,促进机械制造企业多元化发展。
应用自动化技术,能够更加精细的控制各个生产的环节,对于各项材料、资源的使用进行更加细致的管理和使用,能够降低企业的生产资源消耗,降低企业资源支出成本,提高产品市场竞争力。
在机械设计制造过程中,生产数据的把控是极为重要的,只有数据精准才能确保所生产的产品质量达标,才能使得机械设备的生产性能得以最大化发挥出来。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就能够很好地实现这一设想。首先,自动化技术能够精准控制机械设计制造的实际操作,并利用计算机对设备下达精细化的操作指令。其次,自动化技术不仅能够实现精准操作,还可以严密监控生产各个流程,并对所产生的数据进行科学分析,及时发现机械制造生产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而提出改进策略,以免造成更大的经济损失。此外,通过数据分析还可以对机械设备的实时状况进行了解,根据分析结果采取相应的设备维修保养措施,提高设备的使用寿命[2]。
在安全检查的过程中,工作人员不仅 可以及时发现危险因素,还可以对生产的 各个环节进行科学的整改,这也是消除危险 因素的有效策略之一。为了使安全事故的发 生几率得到有效控制,使企业生产经营活动 得到有序开展,需要定期开展安全检查工作,管理人员可以根据企业制定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开展有重点、有计划的专项检查和综合检查,在检查的过程中详细记录存在的问 题,并制定有效的解决策略,尽可能使检查与 整改同步开展。
机械制造企业应该根据自身的发展需求、安全生产需求制定相应的安全生产制度,在制定相关制度的过程中,应该以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作为依据,将法律法规与机械制造企业的具体情况相结合,从而制定出符合机械制造企业发展的安全生产制度,并将该制度在各个环节中全面落实。企业将安全生产规章制度逐步完善,并将该制度发放到各个工作岗位当中,通过该制度对从业人员的行为进行相应的规范。机械制造企业制定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中应该包含伤亡事故管理制度、职业安全健康培训制度、安全检查方面的制度、故障隐患排查方面的制度等。
机械制造企业的工作人员需要具有识别危险因素的能力,对危险因素进行评估,然后制定有效的控制策略,从而达到风险管理的目标。风险管理是对机械制造企业运行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风险进行控制,通过有效的手段研究风险因素带来的影响,利用科学的方法对风险进行识别、评估,然后根据风险因素制定有效的防治策略,从而使风险因素得到有效处理。在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开展的过程中进行风险控制是十分重要的一个环节,而风险控制的基础则是对风险因素进行识别、评估。为了使风险因素得到有效控制,工作人员在开展工作的过程中需要提高自身的危险因素识别能力,明确风险等级,然后制定控制风险的有效策略[3]。
随着我国机械制造技术的不断创新与进步,机械自动化技术获得了较快的发展。从传统的人工工作方式,逐步的向自动化生产方式转变。从实际产生的效应来看,机械自动化技术的进步不断推动着社会前进的步伐,为人类社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机械自动化技术的应用,一方面可以极大的降低人力资源的消耗,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另一方面也可以有效的提高工厂的加工效率,改善生产加工的品质。机械自动化水平的发展高度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国家的现代化工业水平,为此必须要确保机械自动化技术能够引领现代化发展方向。现阶段我国的机械自造化设备普遍较陈旧,自动化应用效率不高,必须要结合专业机械设计与制造技术制定出有效的改善措施。
随着科学技术与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社会生产生活对机械产品的需求也越来越高。机械制造的安全管理工作中,要注重对于安全因素地把控,通过控制环境影响,提高人员安全意识,定时设备检修维护、实行现代化管理模式等方式,提高安全管理工作的效率,保证机械制造的顺利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