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福杰
(广西建工集团基础建设有限公司,广西 南宁 530001)
装配式建筑是近些年来逐渐开始发展和应用的建筑模式,通过在建筑行业的应用情况来看,这种建筑模式具有比较可观的发展潜力,并且现阶段的多个城市已经开始逐渐接受这种建筑。装配式建筑在建设的过程中相比于传统建筑模式耗费的建筑材料相对较少,并且能够在贯彻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基础上降低工程建设所消耗的资金。现今社会中能够用于建设的土地相对较少,这对相关项目的建设产生了较大的制约作用,而装配式的建筑模式能够解决这样的社会现状,这种模式能够通过分隔建筑空间的方式从而对该行业的发展产生促进作用。这种建筑模式通常情况下在建设之前需要对相关构件进行预制,并且保证预制的规格能够满足具体工程的建设要求,在准备施工时需要将预制的构件从生产厂家运送到施工现场,通过合理的安装,大幅度增强工程建设的质量。工程的管理人员需要对构件的重要连接部位加强重视程度,保证不会存在影响构件连接质量。
我国当前的大多数施工单位及企业主要采用的BIM 技术软件是revit 和navisworks,同时由于多数建筑施工企业来说,其软件插件的应用整体偏低,并且大部分企业都不会进行API 开发,进而导致除了进行BIM 技术的建筑模型碰撞以及建筑工程造价计算之外,没有开发出有关装配式建筑施工质量管理更多用途。
我国当前的建筑业处于一个高速发展的时期,但是由于多数的施工团队文化水平以及相关技术缺乏,进而导致我国建筑业当前时期的BIM 专业人才稀缺,其中主要在BIM 技术的建模以及深化。
目前装配式建筑一体化集成应用方法研究与应用有如下不足:一是装配式建筑和构成系统的一体化、集成化设计不足。设计师对装配式建筑技术特点及建造控制要求的理解程度较低,多注重装配式结构,忽视与建筑围护体系、机电设备体系、装饰装修体系、预制产品体系的集成应用,各专业协同设计能力较低。二是通用化设计程度低,模块化设计应用少。虽然注重了部品部件的标准化,但对部品部件及模具的通用化关注度较低,不同项目模具不能通用,需重新开模,成本居高不下。同一项目户型、节点种类很多,缺少模块化组合应用。
装配式建筑工程施工构件的施工流程与传统建筑工程略有不同,就技术难度而言,装配式工程的技术难度更高,也带来了一些新问题,如构件安装顺序冲突、构件位置配装等。在预制钢筋混凝土构件的安装中,常出现钢筋打架、套筒位置对中困难等问题,不能通过传统的施工办法进行处理,需要重新调整构件的安装顺序。在信息化技术和建筑行业整合的大背景下,建筑工程中各个参建方的协同运作会成为行业发展的主要趋势,但是暖通、强弱电等机电控制专业的碰撞问题无法通过传统的CAD 图纸所反映,装配式建筑在施工过程中,若出现管线打架、构件位置和孔洞位置偏差等问题,必然会造成返工,大幅度增加造价。BIM 技术通过BIM 模型可在前期检查管线碰撞问题和构件碰撞问题,设计图纸更为直观,且能够纳入时间等要素信息。
装配式建筑工程体量大,材料消耗量也比较大,在施工过程中经常发生交叉施工情况,在传统的施工管理模式下,会出现材料供应不足、材料供应链中断等一系列问题。利用BIM 技术能够对各个施工阶段、施工作业面的材料消耗情况进行量化分析,整合施工进度管理、材料库存清点,计算出材料在现场的实际消耗情况,可动态地调整材料供应计划,保障材料的有效供应。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还可综合判断材料消耗量是否符合实际情况,以评价施工工艺的合理性。通过对工艺及现场管理方法的调整,达到减少材料消耗、节约成本的目的。
我们在使用BIM 技术进装配式建筑施工时,需要将装配式建筑的全生命周期进行信息化,从而使运维管理人员能够直接通过RFID 芯片来获取构件的厂商、安装等人员的信息,进而一旦发生质量问题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明确责任。另外在装配式建筑中维护中出现质量问题时,可通过BIM 技术能够有效的检测出来,也可以给予针对性的解决方法。
装配式建筑在建设施工阶段能够节约大量的资源从而为建筑企业节省较多的投入资金,而BIM 技术的应用能够在更大程度上发挥出这一优势并为相关人员的工作提供了较大的便捷程度。通过上述过程中对于BIM 技术的简单介绍以及在其施工过程中的应用方案分析可以看出,这种技术能够对设计方案起到优化的作用,能够在施工之前对其进行模拟保证不会与设计图纸之间存在比较大的差异性,不仅提高了施工效率,还保证了施工和建筑物的安全和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