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B2C平台模式下的生鲜食品冷链物流配送对策研究

2020-11-26 19:22孙婕崔发强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
新商务周刊 2020年5期
关键词:生鲜食品温控物流配送

文/孙婕 崔发强,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

1 前言

信息化变革,撬动传统商业模式的同时,催生电商的壮大,基于物流优化打破地域和时空界限,使得生鲜食品的交换扩大。伴随着生鲜食品冷链技术发展、配送模式优化和FRID等技术的应用,我国现阶段冷链物流配送正在不断推动着生鲜食品领域消费新的增长级。

现阶段生鲜食品交易平台层级差异大,以京东等面向终端消费者的企业级平台B2C模式为主,还存在众多C2C小众模式。同时,发展迅猛的拼多多也正悄然崛起。商品流通的渠道,除京东自配以外,其他主要依靠第三方冷链物流配送方式进行。

食品冷链包括预冷、速冻、冷库、冷藏运输冷藏销售及冷链配送等众多环节。运输和配送成本,约占总物流成本50%以上。因此,冷配又是冷链物流的关键环节。生鲜食品冷链物流配送可以理解为“使用专门冷链运输装备,按照冷链物流基本要求,将生鲜食品货物在其适宜的低温区间环境下,从供应地向需求地完好地运送的专门技术、方法和过程”。

生鲜食品范围涵盖初级农产品 (肉、禽、蛋、果、蔬、水产品等) 、加工食品 (速冻食品、包装熟食、冰奶制品、食品原料) 和特殊商品 (药品)等。

2 B2C平台下生鲜食品冷链物流配送现状和问题

20世纪80年代初期,我国引进物流理论,经过20多年发展,冷链物流作为物流细分形式雏形初现,伴着技术革新、经济发展,冷链物流摸石头过河,尤其是2012年起,生鲜电商发展,蓬勃之势带动更多企业进入生鲜电商领域,冷配问题集中凸显,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生鲜电商的快速扩张。

2.1 制约生鲜食品冷链物流配送的常规因素:

2.1.1 包装方式的制约

生鲜食品基于不同类型,其外观状态对包装方式要求偏好不同:如液态奶制品、生鲜蔬菜、速冻食品等对袋装的需求广泛;肉、蛋、禽、果等产品对盒装的依赖程度较高;伴随着技术的创新,除药品以外的一些生鲜特殊商品,如活鱼无水运输对包装方式的要求更加严苛。

受生鲜食品易损特征的影响,普遍采用“混包”方式保证商品的完好,如小袋放入盒中,小盒放入大盒内等。过渡包装导致冷链技术对包装内商品品质保鲜成本的控制持续增加。基于我国改装货车冷配运输工具粗放型的现状,生鲜食品外包装,多增加一层,冷链物流配送成本将会增加10%以上。

2.1.2 冷链技术的制约

生鲜食品受品控的制约,其保鲜温度环境“融-分-融”现象差异明显。按照不同的温控环境,可以分为超低温(温度≤-50℃)、冷冻(温度≤-18℃)、冰温(-2℃≤温度≤2℃)、冷藏(0≤温度≤10℃)和温控(10<温度≤25℃)等。

温控环境的细分,与现实粗放式操作之间的博弈,存在已久。制约因素有较低的产品标准化程度,较高的相应时间,较弱的消费者意识等,归结根本是制冷技术不强与冷配高速发展之间的不平衡。以上众多原因使得生鲜食品电子商务的发展进程,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较大的制约和影响。

2.2 生鲜食品冷链物流配送发展与现状

我国生鲜食品冷链物流发展时间短,存在设备发展基础薄弱、冷链物流系统构建不完善和第三方投资基础较差等诸多原因。目前,我国生鲜食品冷链物流发展仍处于起步阶段,规模化、系统化的冷链物流体系尚未形成,与发展现代农业、居民消费和扩大农产品出口的需求相比仍有差距。

2.3 B2C平台生鲜食品冷链物流配送的症结

B2C平台与生鲜食品构成了预期可观的冷链物流配送市场,目前,理论界的相关研究中多以“路径优化”为对象,缺乏整体系统性研究。尤其是基于B2C模式,专门研究生鲜食品冷链物流配送的更是缺乏,限制了农业流通的发展和生鲜食品价值的更好实现。

3 B2C平台下生鲜食品冷链物流配送对策及应用

3.1 实行全程冷链和冷链管理:

配送作为生鲜食品冷链的终端环节,集产品品质、服务速度、客观满意度等内容的集中显性体现,也是配送前端综合因素作用的共同结果。因此,必须要从整体出发,借鉴国外先进管理理念和技术,运用国内科学管理方法和模式,全程优化,才能更好解决和优化终端问题,提升服务品质。

3.2 精准采购和加强监管:

基于生鲜食品冷配品质模型,时效因数的增加,可以大幅优化品质曲线得数。上下游企业可以基于生鲜大数据平台,并向读取生鲜食品供需数据,精确产品生产周期,定制消费者需求,精确采购,缩短等待周期,通过大数据等信息手段,帮助企业强化过程监管,并提供决策下一生产周期的生产、销售、采购和配送等任务。

3.3 协调物流基础作业:

物流基础作业大致包括:进货、搬运、储存、盘点、订单处理、拣货、补货、出货和配送等环节。受限温控环境对生鲜食品品质破坏的不可逆性,生鲜食品的冷链物流作业过程中对温控环境的控制和保持,影响程度尤为凸显。因此,基于生鲜食品的冷链物流基础作业,节奏要快和温控要稳,才能最大程度降低基础作业对产品品质的不良影响。

3.4 改进生产加工工艺与材料:

生鲜食品大部分存在粗放式生产和加工的共性,造成产品供应源头的破坏,给后续冷链物流配送带来更高的要求。冷袋是包装内主流温控工具,综合上文提到的“混包”,使配送成本增加。因此,B2C平台生鲜食品在配送时,应该选择轻质量、低价格、新型温控包装材料,搭配自配或第三方冷链物流配送车载温控系统,降低成本的同时,全程实现冷链配送,确保从生产、加工到包装的工艺优化。

4 总结

总之,我们期望通过研究,促进生鲜食品冷链物流的技术革命和发展,结合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等信息技术,进一步探索优化智能配送方案,更好指导生鲜冷配实践工作。

猜你喜欢
生鲜食品温控物流配送
考虑用户满意度的温控负荷能效综合指标模型和调峰策略
基于小型化的功放单元和温控箱结构及散热设计
“地铁+电商”模式物流配送体系研究
山西将打造高效农村快递物流配送体系
无损快速检测技术在生鲜食品品质鉴定中的应用
韩国人最爱网购大米
物流配送车辆路径的免疫遗传算法探讨
韩国10月CPI年增幅创八个月高位
超市生鲜食品也要标注“生日”了
物流配送网络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