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生物医药产业创新发展的思路与对策

2020-11-26 17:39赵绘存王艳婷
天津经济 2020年6期
关键词:生物医药集群天津

◎文/赵绘存 王艳婷

一、天津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现状

(一)天津生物医药产业在新冠疫情防治中展现新作为

一是专项引领, 成果丰硕。天津启动实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应急防治” 科技重大专项,在检验检测领域,天津金匙医学科技、 金麦格生物、丹娜生物、华大基因(天津) 等多家公司研发出检测新型冠状病毒试剂盒, 科炬生物成功研发微流控检测芯片。在疾病诊疗领域,天津怡和嘉业医疗科技有限公司自主研发新型呼吸机进入市场, 康希诺与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生物工程研究所在国内率先开发重组新型冠状病毒疫苗, 已在武汉市开展临床试验。二是,优势领域,持续发力。中药作为天津传统优势领域, 在此次疫情中发挥重要作用, 红日药业的独家品种血必净应用于重症患者,纳入“三药三方”。由天津中医药大学校长张伯礼院士领衔的中医药团队,在武汉江夏方舱医院以中医为主救治轻型、 普通型病人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三是新兴业态,服务民生。天津微医互联网医院率先成为天津抗击疫情的“第二战场”,汇聚全国近4 万名医生参与,提供针对新冠肺炎的免费义诊等多项服务, 打造了天津“微医模式”。

(二)天津生物医药产业全面加速发展呈现新优势

一是综合性优势。 据《2019 中国生物医药产业园区竞争力评价及分析报告》显示, 天津5 个园区入围全国生物医药产业园区综合竞争力50 强。生物医药作为天津的优势产业,拥有1600 余家科技企业, 涵盖医药产品早期发现、临床前研究、临床研究、上市审批服务、医药外包等方面。二是结构性优势。当前, 天津生物医药企业在化学药、中药、生物制药、医疗器械等领域均有布局,其中国内上市企业10 家,海外上市企业1 家, 总量接近全市上市企业总数的1/5,涌现出了凯莱英、中新药业、康希诺、 九安医疗等一批生物医药细分领域内的龙头创新型企业。 同时又聚集了国际生物医药联合研究院、 中英医疗健康产业基地等为代表的小微企业孵化载体。 三是研发性优势。 天津拥有国家合成生物技术创新中心、 国家血液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国家中医针灸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国家肿瘤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等国家级平台, 又拥有丰富的临床研究资源, 聚集了药物临床试验机构30 家。

(三)天津生物医药产业政策环境不断优化

系列化的医药产业政策是天津生物医药长期以来健康发展的重要法宝。 一是精准化政策。 2015 年以来,天津市启动了新药创制、 中高端医疗器械、精准医疗、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等四个涉及医药行业的重大专项与工程。2018 年出台《天津市生物医药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 年)》,2019 年出台 《关于进一步支持本市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不断优化产业发展环境。二是应急性政策。新冠疫情的发生, 导致了部分医药企业出现现金流紧张、员工无法返岗、产能受限、无法正常出口等问题, 对企业发展造成了不利影响。 天津针对企业阶段减免税费、促进就业稳岗、降低要素成本、强化金融支持、 优化服务保障等方面出台了中小企业扶持政策。 这些措施是针对疫情影响下企业面临的实际困难的精准施策, 带动医药企业科技创新发展 “逆势而上”。

(四)天津生物医药集群培育区域化发展呈现新特点

一是区域化集群发展齐头并进。 天津生物医药产业已经形成了5 个区域化、特色化的产业集群, 其中滨海高新区形成了涵盖医疗器械、医药健康、医疗服务等领域的产业集群; 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形成了生物制品及制剂、化学制剂、中药和天然药物、医疗器械,以及医药研发外包领域为主的生物医药产业集群; 北辰经济技术开发区形成了医疗器械研发生产、医药包装、医药物流等多个板块的产业集群; 武清经济技术开发区初步形成了以基因测序、中药颗粒、医疗器械、 诊断试剂为主的产业体系; 西青经济技术开发区形成了以心脑血管、 抗菌和抗癌三大类药品为主的医药研发、药品生产、医疗器械、医药服务平台的产业集群。 二是品牌化产业集群日见端倪。 天津泰达高端医疗器械产业集群被科技部确定为2017 年度国家创新型产业集群试点(培育),目前已经集聚诺和诺德 (胰岛素笔试注射器)、瑞奇外科、赛诺医疗、哈娜好、邦盛医疗等医疗器械领域相关企业130 余家。 滨海新区2019 年出台《滨海新区细胞产业技术创新行动方案》,将致力于促进细胞与基因技术创新发展,打造京津冀特色“细胞谷”,建成集存储、研发、生产、制备、流通、应用为一体的细胞治疗创新链和产业链, 攻坚癌症、早衰等重大疾病。

二、天津生物医药产业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一)重视天津生物医药产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一是产业资源集聚受阻。据2019 年天津市发布的高新技术企业发展报告显示, 天津生物与新医药领域共有高企424 家, 占全市高企数量的8.48%, 做多做强生物医药高企数量, 已经成为医药产业新动能培育的重要挑战。 新冠疫情有可能会给全球经济带来全球化合作退潮、全球供应链紧张、总需求萎缩等现实问题, 对于天津生物医药产业在人才引进、投资跟进、市场拓展等方面将产生一定的消极影响。二是产品创新市场窗口打开。 国际产业巨头也会受到相同的产业冲击, 甚至更为严重, 中国将成为产业投资和发展的避风港, 国内医药消费升级将加快, 高质量国产代替进口的产业发展空间将拓展, 更有利于国内医药产业加快抢占国内市场。

(二)重视天津所暴露出来的产业发展短板

一是防疫治疗产品较少。 天津防疫重大专项立项产品主要集中在检测试剂、呼吸机等产品, 在优势领域如小分子药物、 大品种中药方面表现较弱。 并且天津参与国家科技部防疫重大专项研发项目过少。 二是产业链条存在断点。新药研发模式,正转向VIC 的轻资产模式,既“VC(风险投资)+IP(知识产权)+ CRO(研发外包)”相结合的方式。 但天津在生物医药产业资本投入方面,相比于上海、北京有很大差距,并且从CRO 角度看,天津尚缺乏代表前沿抗体药物的大型CMO (哺乳动物细胞培养)企业。三是国际化参与不足。从新冠疫情上看,美国吉利德公司的创新抗病毒药瑞德西韦在中国开展临床试验, 从原料药中间体的供应到临床试验的开展, 整个过程中涉及博腾股份、 泰格医药等数十家机构, 但鲜有天津企业涉足。

(三)重视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模式与业态转变

一是智能化场景需求强劲。 对于传统生物医药产业而言, 重大疫情更加催生产业的智能化和无人化应用需求。 天津在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 医药制造业技术改造需求将进一步释放。二是智能化应用强劲。 智能化诊疗作为未来产业发展的方式,智能化、网联化为代表的智能可穿戴医疗产品、在线医疗业态将进入一个加速爆发的元年。 人工智能赋能医药产业的发展将对天津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形成强大的产业冲击和产业重塑。

三、天津生物医药产业创新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加快强化天津生物医药资源集聚能力

一是开展前瞻性政策研究。 加快制定天津生物医药产业人才、资金发展政策,建设全球企业及资源精准画像,动态跟踪企业发展阶段、企业需求、企业成果、企业资源对接情况等, 加速资源向天津集聚。 二是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 围绕天津生物医药产业的重点领域及技术需求, 加快高校优质资源向企业输入,鼓励企业联合高校、科研院所共建一批开放式、全要素的产业技术创新中心、交叉学科研究中心。三是推动产业联盟引企补链,加大在生物医药细分领域产业联盟建设,加快发现、补足产业发展链条中的关键短板,吸引、培育创新型、龙头型、互补型企业落户天津, 提升产业链的韧性。

(二)建立重大传染病防治领域战略力量培育机制

一是启动一批重大工程。 在生物监测、生物传感、病源物快速检测、广谱性疫苗与药品、 防护与救治设备、免疫增强与抗体、移动式生物安全医院、病源快速消杀等方面,开发一批“国之重器”。 二是打造一批区域性的独立医学实验室。 加快发展第三方医学检验实验室、第三方影像等服务中心, 鼓励社会资本流入,共建实验室。 三是助力推动现有产品市场化步伐。 推动现有新冠病毒检测产品、化学药、中药、生物制品等治疗产品在天津加快进入临床应用, 制定有力的政策措施,鼓励企业承接海内外订单,拓展海内外重大传染性疾病防控市场。

(三)加快补足天津生物医药产业短板

一是聚焦研发。 加快天津创新链条平台基础设施集群化建设,围绕国家级创新平台建设、滨海新区细胞谷建设,布局开发临床资源及新药筛选、安全性评价等关键技术平台、 哺乳动物细胞中试及质量控制平台,打造生物医药基础设施集群。二是聚焦生产。 推动天津提升医药生产智能化水平,开展生物医药产业智能化示范工程, 对细分应用领域的首个创新示范项目给予奖励性政策支持。 三是聚焦临床试验。 搭建国际化的研发新平台, 发挥天津临床平台资源优势, 加快推动支持药物临床试验机构发展,鼓励机构、企业参与多中心临床试验,参与国际化的药物研发。

(四)加快培育天津生物医药产业新业态

一是加快推动建设智慧医院。加快智能手术机器人、智能影像诊断系统、 药品分发系统等为代表的新一代智能化系统应用, 提升医院的诊疗效率和水平。 二是探索发展“在线医疗”服务模式。鼓励搭建互联网信息平台,拓宽“健康码”应用范围,加强对不同人群的分级分类精准管理,支持开展线上诊疗、健康咨询、健康管理等服务。支持建设和运营药事服务平台, 鼓励医药电子商务OTO发展。三是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构建医药监管体系。 建设智能传染病预测平台,在重大传染病预警、医疗机构运行效率、居民健康档案数据库等方面提高医药监管效率,增强重大疾病防控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能力。

(五)加快塑造天津医药产业质量新名片

一是注重企业高质量发展。 培育更多类似“泰达芯”的天津品牌, 制定有竞争力的支持政策, 率先围绕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相关医药资源培育一批优势品牌, 带动天津生物医药产业整体品牌化发展。 二是注重集群高质量发展。 加快培育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品牌, 加快建立全市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培育竞争性政策, 鼓励各个区根据自身产业特点, 加快发展特色集群, 做大做强集群产业规模。

猜你喜欢
生物医药集群天津
苏州浩欧博生物医药销售有限公司
如果天津有“画”说
全球生物医药发明专利 TOP100榜单公布 鲁南制药全球排名59
齐口裂腹鱼集群行为对流态的响应
守护天津卫 “疫”线显担当
天津之旅
基于信息素决策的无人机集群协同搜索算法
苏州高新区:加速驶向医疗器械和生物医药产业“两千亿级”新蓝海
海外华侨华人创新创业基地——太仓市生物医药产业园
《天津之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