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健
新源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辽宁大连 116085
科技的发展与智能技术的进步推动了电气工程自动化系统的优化,自动化技术在工程项目中的应用不断深化,改进了以往工程运行中的不足,提升电力系统运行稳定性,减少运行成本。分析自动化技术在电气工程各领域内的应用,通过自动化控制系统促进我国电气工程的可持续发展。
电气工程的发展关乎着我国社会的进步,在电气工程中,控制系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个完整的电气工程中,有着发电、变电、配电等多个系统及环节,并在工作过程中“各司其职”,如在变电系统中,使用变电器对电流的电压进行改变,在达到一定标准后才能够被输送到使用区域[1]。除上述各系统外,还存在控制系统,在该系统的帮助下,可以有效协调各单一系统,提高整体电气工程的安全性。但在应用电气自动化之前,控制模块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建立在某一区域,且易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在应用电气自动化技术后,无需专门建立控制模块,仅需要通过现代化设备中的各类程序来进行控制,便可以达到可靠且安全的运行。
传统电气工程中,由于控制系统技术较为落后,导致其容易受到客观因素的影响,不能更好的控制整体电力系统,从而较大程度的影响了电气工程的整体效率。如今,在电气自动化的帮助下,电气工程控制系统以更高的安全性、效率性而著称。近年来,我国的信息化技术得到了巨大的进步,且在各领域的应用广泛程度及深度也在不断增加,使得电气自动化也在发展,如今应用了电气自动化技术的电气系统,可以实现远距离的精准调控,大大提高了控制效率,为我国电气工程的现代化发展提供了重要帮助[2]。
电气工程中电网调度有着重要的作用,其在整个工程中是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因此,想要实现电气工程的自动化,首先要对电网调度进行自动化建设。当前,科学、稳定、有效的电网调度,是电网系统中的主要目标。对与该目标的实现,就要建立在自动化技术的基础上,因此将自动化技术应用到电网调度中同时融合智能化技术,使调度具有远程操作和智能操作的特点。在电网调度中对电气自动化进行应用,能够提高电力系统的监控水平,使其做到实时监控,而且系统评估方面也能够得到明显提升,通过有效的监控和分析,就能够预测出整个系统的电力负荷状况。这种情况下,电力系统就能够依据分析和预测的结果,进行自动化调度。由此可见,电网调度中应用电力自动化,对自动化调度机制的建立有着良好作用,而且依靠自动化技术建设的机制具有科学性、便捷性的特点。然而,在实际应用中,想要保证自动化调度的准确性,必须保证收集的信息及数据的准确性,这就需要系统对整个电网系统进行监控,并给予相关数据和监控正确的评价,只有这样,电网的调度才能够更加准确,不仅能够提高电网运行的效率,还能够有效的促进经济效益的提升。
变电是电气系统中的重要环节,在电力的输送过程中,由于电压过高,并不能直接应用于城市用电中,需要输送中的电力经过变压器,使用其中的专业化设备将电压降至标准范围内。在未使用电气自动化技术前,我国的变电站基本上均是采用人工监控,防止变电设备出现故障或者其他情况,相对来说,效率较低,且并不能有效的检测出变电系统中存在的安全隐患[3]。在应用电气自动化技术后,可以通过其特定程度对单一变电站或者区域性的变电系统进行运行状态的实时监控,一旦出现故障,便可以自动化的对变电系统的具体情况进行评估,若故障较为严重,会将电力切断,并通过其信息系统将故障信息传输至相关管理部门,随后派出维修人员展开维修工作。总之,电气自动化技术在变电站中的应用效果较好,为我国电气系统的自动化发展提供了重要帮助。
电气自动化在发电厂发展进程中有较广阔的发展空间,主要得力于该项技术能建设功能较完善的分散测控系统。在测控进程中,分散测控系统能实现分层式分布,还可以某些单元为支撑组建结构完善的网络系统,“某”单元通常是指以太网、数据通信系统以及远程工作站等。分散测控系统对部分单元与系统的运行过程还有较好的监管作用,其目的是为操作人员管理、维护作业创造便利条件,具体体现在该类系统在设备运行期间能直接把单元及流程呈现出来。针对接收到的信号,该系统还具有打印功能,进而为操作人员相关行为的发出作出相应指导,精简了操作流程,提升电气工程部分工作运行效率。
目前在电气工程的建设中,对于自动化的应用,有效的提高了相关设备的运行效率,同时还保证了系统运行的可靠性和稳定性,为其工程信息化的发展提供了保障。本文通过对电力自动化在电力工程中电网调度、变电站、发电厂中的应用进行分析,表明了其应用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