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 莉
(安徽省淮南市田家庵区第十六小学)
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不应该视它为外在的、附加的任务,而应该潜移默化地渗透到日常的教学工作中去。
引导学生正确理解和使用祖国的语言,丰富语言的积累,发展语感,发散思维,使他们适应识字、写字、阅读、写作的实际需要。口语交际能力,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各种生活和思维能力,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和健全的人格,在德、智、体、美、劳方面和谐发展。我想从以下三个方面谈谈自己的一亩三分地——语文课堂。
什么是语文课?什么是真正的语文课?怎样才算上出学生需要的语文课?虽然我们家庵区第十六小学的办学理念是“为学生生活做准备”,一再强调课程改革要以孩子的发展为目的,但在实际课堂操作中,依然还或多或少地出现了一些问题。
问题一:语言训练不到位。有些教师的语文教学内容还很庞杂,非语文现象依然占据语文课堂。由于语言文字训练落实不到位,语文课总给人一种飘的感觉,不实在。
问题二:课堂结构支离破碎。课文是一个整体,即内容的整体、语言形式的整体和形象的整体。不能任凭学生信马由缰,想到哪儿说到哪儿;学生错了老师也不批评,为的是放飞学生的个性。如果没有综合性的分析、整体性的引领,我们的语文课就会是一盘散沙,就会支离破碎。这样的语文课会给人一种乱的感觉。
在语文课教学中,我抓准时机为学生创造思考的空间。如学完《丑小鸭》一文,我引领学生想象丑小鸭如何变成了美丽的白天鹅,它又是怎样飞过了高山,越过了大海,又回到了自己曾经住过的地方。人们见到它后会怎么说、怎么做呢?学生会结合生活经验或读过的故事进行想象,想象它的哥哥、姐姐会激动地拥抱着它,向它忏悔、道歉;想象养鸭的小姑娘不好意思地低下了头,请求它的原谅;想象鸭妈妈高兴得热泪盈眶,号召大家为它开个庆祝会……通过思维再创造,学生学会了把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进行加工再造。这样的环节激活了学生的思维,对故事阐释的道理进行再整理,有利于更加深刻地理解课文内容。
《燕子专列》一文中里有这样一句话:“得知消息,居民们到处找燕子,他们冒着春寒料峭,头顶漫天飞舞的小雪,踏上冻僵的山路,寻找冻僵的燕子。”面对如此美妙的一句话,我问学生们:“三个平行的句子能不能互换?”“‘春寒料峭’和‘漫天飞雪’两个词语可以调换吗?”在我的引领下,学生知道:当然不能换。那么我在课堂上追问:“为什么?”这就是我们课堂上要解决的问题。比如说,排比句里面的内容是不可以调换的,因为它是层层推进的,先是“冒着严寒”,进一步是“顶着大雪”,再进一步是“踏着坚硬的山路”,天气越是严寒,人们越发坚定找燕子的决心,这样写,人们对燕子的爱就得到了落实。课堂上,我让学生抓住句子反复诵读,感悟其中的道理,体会文章没有写出来的道理,通过层层推进的排比句表达文章的中心。就这样,我在课堂上不断地思考、不断地探索,慢慢地,我感觉自己的语文课越来越有语文的味道了。
记得有位小学语文专家说:“本色语文课应该是平平淡淡的课、简简单单的课、扎扎实实的课、轻轻松松的课。”下面我想就三个方面简单地谈一谈自己的体验:
我们老一代特级教师就比较注重识字教学,袁熔老师年轻时教《少年闰土》的时候,文章里有一个词“秕谷”。学生懂了“秕谷就是干瘪的谷子”就行了,但袁老师又问学生:“能不能说‘秕枣’?”学生回答:“不能。”袁老师笑着问:“为什么?”学生回答说:“因为秕在谷旁,专门用来形容小米的。”你看,解释一个“秕”字,增长多少知识!这样,学生就能掌握汉字的音、形、义,增加了学习汉语的热情,课堂教学也会轻轻松松、生动有趣。于是,我将教育专家的“良方”用在自己的课堂上。我发现所教班级学生的基础知识越来越扎实,学生对字词的理解与掌握越来越牢固,学得也越来越轻松。
通读课文,是指学生在第一次阅读阶段能够很好地阅读,不漏、不加、不落、不读断句,阅读课文更加流畅。我在执教《盘古开天地》一课时,学习教育专家于永正的教学方法,在自己的课堂上也认认真真指导学生读书。我在检测完生字词后问:“同学们,课文读得怎么样?现在请女生读给男生听,然后男生读给女生听。认真听、认真纠正错误。”学生自由读,我巡回指导。同学们读得很认真,我又指定学生读第一节。(读得不流畅)我范读后又请他读。(生更得意地又读了一遍)学生读得很好,我赞赏地说:“听出来了吗?她把‘天地分开’的景象读出来了,把‘缓缓上升、慢慢下降’的感觉读出来了,我也想学她读一读。”(师范读)(指着第一个没读好的孩子)“想学她读一读吗?”“我们都像她一样读一读。”就这个自然段,师生共读了8 遍。有了这样的朗读,课文的意思还需要讲吗?一切尽在读中了。这样的课堂体验让我感悟到朗读的魅力!
怎样让学生实实在在地感悟和探究呢?我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
(1)在反复朗读中引导学生感悟。在语文教学中,我要充分发挥朗读的功能,理解课文内容,发展语言,培养情感。记得我在上《山沟里的孩子》一课时,一节40 分钟的课,学生们读,老师读,共用了30 多分钟,我把阅读课上成了名副其实的阅读课。一本书读了一百遍,它的意义就显现出来了。学生不仅能理解课文,而且能有感情地阅读,教学效果显著提升。
(2)在深入研读中提升学生语感。对于一篇文章的感悟离不开对课文语言文字的反复诵读,读才能体会其情,读才能感悟其理。我在执教《匆匆》一课时,先让学生充分读课文,然后归纳文章主要内容,最后厘清作者的写作思路,再问学生:“除了叠词,本文在句式上有什么特点?”“你觉得最突出的特点是什么?”“有多少个问句?你认为哪几个是主要的?画出来读一读。”经过师生的共同努力,我们找出了三句话:1.告诉我,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2.去的尽管去了,来的尽管来着;去来的中间,又怎样地匆匆呢?3.在这个千家万户的世界里,我能做些什么?我用这三个问题来引导全文,抓住“一去不返”“怎样匆匆”“做些什么”三个蕴含丰富的重点词语,进行反复诵读、品味。学生在咬文嚼字中感受到汉语言文字表情达意的准确,进而感悟到岁月不复返、人生很短暂的道理,唤醒学生珍惜时间、有所作为的意识。这样的教学,不仅让学生知道了课文写什么、怎样写,还让学生透过语言文字的背后,明白了作者为什么这样写,即作者的写作目的。这就是实实在在的探究感悟,就是实实在在的语文课。
有人说:“语文是流淌在人的精神世界的血液。”那么,语文课就是滋养儿童成长的心灵根基。我们的语文课就是要让儿童在本真中“对话”,在对话中“参与”,在参与中“体验”,在体验中“浸润”,在浸润中“创造”,这才是真正的语文精髓之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