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东华
(安徽省淮南市洞山中学)
爱因斯坦说过,“对一切来说,只有热爱才是最好的老师。”对小学阶段写作而言,兴趣的萌发、成长以及持之以恒是关键。孩子写作质量的高低,取决于兴趣效能的发挥程度。最新《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对写作教学提出具体要求:要贴近实际,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引导关注现实,表达真情实感,培养细致观察的习惯,引导学生在充满激情的状态下自主完成习作。
宽松和谐的氛围是教学质量得以保证的前提。在此氛围下师生之间相互信任、相互理解、相互合作,有利于学生自觉主动地参与学习,这也正体现了课堂教学 “以人为本”的原则。因此在习作教学时,身为教师的我们应利用多种易于实现的手段,尽力营造一个民主、师生平等的环境,激发学生写作的灵感,携带着情感于笔端生成的文字必定是鲜活且真实的。
前不久,我有幸聆听了几位名师的讨论,对他们活动式作文教学的方式很是欣赏。老师的习作课堂总是活跃着孩子们的身影,他们或吃西瓜,或撕纸环,或吹鸡毛,或握鸡蛋,或画鼻子……完全是生活中喜闻乐见的游戏,孩子们参与活动陶醉其中,畅所欲言,文思泉涌,现场作文训练也就水到渠成了。学生们有了亲身感受,提起笔来便如秋天的云般,或卷或舒收放自如,整个习作过程一气呵成,高效产出,成品质量高。
我尝试执教一堂活动作文课《淮南豆腐》。我将各种有关淮南豆腐的文化引入课堂,通过和学生们共同说豆腐、品豆腐,一起体验豆腐包含的文化以及独特的内心体验。同学们分成四个小组,每组选择自己喜欢的一种方式介绍豆腐的起源、色、味道,品一品,说一说,写一写。引导学生由豆腐的发明联想到传统文化,体味家乡的特产,由此展开联想,将所见所闻、所思所想写成片段,师生共同品读,受益匪浅。课堂上学生们带来用豆腐制作的各种食品,让听课老师分享,孩子们那种自豪感流露在笔尖,课堂上掌声雷动,本节课也得到听课老师的一致好评。
孩子的天性就是爱玩。他们在玩的过程中观察对方、了解对方,从“什么”到“为什么”是孩子常有的思维过程。孩子的视角大多数情况下异于成人,因此对事物的感受和体验也区别于成人。在独特视角中诞生的文字,当然也充满独特意味。我们应该尊重他们在习作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个体属性,特别是开始写作之时,我们更应尊重他们的异想天开,呵护、激活他们习作的热情。
一次,学校组织郊游活动,学生中就有人问要不要写作文,当得到我“不用写”的答复时,孩子们都很高兴,因为这是一次没有负担的郊游,而我心里却在揣摩着在郊游中开展“击鼓传花”“捉迷藏”“成语接龙”的游戏活动,让他们自愿去写。
一路跋涉到了老龙眼水库风景区,同学们以组为单位,“吃喝玩乐”起来,好不快乐。他们也热情地邀我入席,共享盛宴。正在这时,有两个同学发现草丛里有一团全身长着尖刺的种子,很是好奇,喊来大家观赏,有人很快辨识出这是苍耳种子,便拿到我面前求证。我眼前一亮,这不正是一个游戏写作的自然契机吗?我带着他们观察苍耳种子的外形,告诉他们苍耳可以当作投掷的飞镖。孩子们没等我介绍完,便疯玩起来,他们相互掷着苍耳,用完了再去找。虽然在活动之前没有习作要求,但是同学们在周记中不约而同地记下了此次郊游的感受。有的同学写道:“学过《植物妈妈有办法》,我却一直对苍耳印象不深。这次郊游,我和苍耳才有了第一次亲密接触。好朋友把他手中的苍耳扔向我,我迅速躲闪到树后,同时把苍耳扔向他。哈哈,中了……”与其说是苍耳激起了学生们的写作欲望,不如说是快乐的游戏带给了学生一次前所未有的全新体验。孩子们在玩中体验到快乐,在接下来的习作中视角也截然不同,有的学生对苍耳进行描述,说自己终于理解了什么叫“穿着带刺的铠甲”,有的对同学之间互掷苍耳的游戏进行了场面描写,有的则通过对老师和同学之间的“苍耳之战”的描写,写出了老师课堂之外的另一面。
如此多元的视角,是我在开展游戏之初不曾想到的。孩子们能够或者说愿意从他们自己的情感体验出发,写出自己独特的感受,是多么难能可贵。因此,我们在习作训练的课堂上,应该尽可能地丰富孩子们体验的渠道,尊重他们的独特视角与感受,让他们爱上写作。
学生个体之间千差万别,如果我们仅用同一把尺子去衡量每一个学生,注定只会让写作教学陷于僵化。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成功的激励,让他们认为自己的习作带来的是成功的喜悦,而不是失败的折磨。评价作文时也要因人而异,切忌千篇一律,并且不要在同学之间横向比较。即便是平时功底欠缺的同学,只要今天发挥了他的最好水平,超过了昨天,就应该得到比昨天更高的分数。在适当的时机,我们教师不要吝啬手中的高分。“哈,我也是作文高手!”这种成功的激励和体验,带来的是正向的自我认识与心理暗示,势必产生精神上的内驱力,从而促进学生信心满怀地迈出习作的第二步,第三步……
张万化老师曾说:“儿童写作不仅是语言学习的需要,同时也是为了健康,自然地宣泄与感悟。学生的作品必须更多地被人倾听与欣赏,让学生在情感上得到满足。”因此,作为教师的我们应努力把作文讲评课上得形式多样、内容生动。比如,让学生组内互相交流、评议,以小组的名义形成一份综合评定;把优秀的习作开辟专栏集中展示,并向作文报刊推荐。如此等等,也正体现了“如切如磋如琢如磨”“三人行,必有我师”的学习智慧。新颖多样的课堂是每位学生爱上写作的前提。
还有什么比沉浸在写作教学创作的欢乐与激情中奋笔挥毫更美、更令人心醉呢?拓宽素材,激发兴趣,有序有法,自主习作,表扬鼓励,作文易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