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先队辅导员队伍优化的路径初探
——以徐州团市委工作经验作为接入点

2020-11-26 09:16马晓溪
关键词:工委少先队队伍

马晓溪

江苏省徐州市团校(徐州市青少年发展服务中心)

少先队建设是党建、团建的有力补充,而少先队辅导员队伍建设是少先队建设的重要抓手。近年来,徐州团市委高度重视少先队辅导员队伍建设,市少工委落实团市委工作部署,全面研判本市少先队辅导员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精准分析问题原因,有的放矢提出“多层次培训”“团教协作”“社会助力”三条对策,推进辅导员队伍的职业化与社会化相结合,在打造道德良好、知识丰富、技能较强的专业辅导员队伍的同时有效整合社会辅助力量,为少先队辅导员队伍的建设注入了新动力,总结了新经验,提供了新样本。

一、少先队辅导员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考核制度不完善

目前,大部分学校基本沿用考核教师的标准来考核大队辅导员,没有针对少先队辅导员单独进行考核。从共青团角度来看,对于少先队辅导员的考核没有纳入教育部门考核,很多辅导员认为,少先队工作都是“白干”,不利于辅导员队伍长久发展。

(二)晋升渠道不畅通

虽然《少先队改革方案》中指出要“推进辅导员职称评聘‘双线晋升’,畅通辅导员成长发展通道”。就岗位晋升来说,学校的教师队伍大多稳定,中层以上的职位非常有限,辅导员晋升发展具有很大挑战;就职称评定来说,学校少先队辅导员可以走少先队序列来评定职称,但是有些地区对在少先队方面取得的荣誉和奖项教育部门不认同,有时不能作为评定职称的有效材料。

(三)职业认同感降低

工作任务繁重、晋升难度较大、学校领导不够重视等多方面因素,导致部分少先队辅导员不愿意接任大队辅导员岗位,一些老辅导员想交出接力棒但是无人来接,时间长了,少先队工作就略显松懈,少先队辅导员工作热情日渐衰退。

二、少先队辅导员队伍建设问题产生的原因

(一)政策落实不到位

从全国少工委、省少工委以及市少工委出台的文件来看,数量不少,政策力度也不小,但是真正落实到基层真是难上加难。由于缺少监督和核查,学校执行起来会大大缩水,达不到预期效果。

(二)激励制度不健全

虽然现在正在不断完善针对少先队辅导员专业发展的各种激励制度,但是并没有形成相应的配套机制。有些过于笼统和模糊,有些太流于形式没有落实到“痛点”上,激励措施无法真正激发少先队辅导员的潜能。

(三)管理职责不明确

长久以来,对于少先队辅导员的管理,实行少工委和教育部门共同管理体系,辅导员既是少先队工作者又是教师,开展工作依赖于学校领导,同时受上级共青团组织监管。这种管理模式存在很大的矛盾性,由于管理主体不明确、权责不清,给少先队辅导员自身发展带来很大的困扰。

三、少先队辅导员队伍建设问题应对之策

(一)团教沟通协作,完善辅导员队伍建设顶层设计

1.落实要求、把握出发点。坚持“制度化、科学化、动态化”的思路,积极协调教育行政部门共同推进落实团中央、教育部《少先队总辅导员设置管理办法(试行)》和团省委、省教育厅、省人社厅等《关于进一步加强少先队辅导员队伍建设的若干意见》相关要求,对县(市)区总辅导员的设置制定实施细则,理顺总辅导员管理体制。以“双主任制”为依托,实现了所有县(市)区少工委主任均由教育行政部门主要领导和团委书记担任,少先队总辅导员由教育局团委书记兼任或者专职担任的目标,形成了各县市区少先队工作由各级团委和教育系统“团教协作,双重管理、整体联动,协作推进”的良好局面。

2.良性互动,把握着重点。团市委、市少工委以中共江苏省委、徐州市委《关于进一步加强少先队工作的意见》和团中央、教育部、人事部《少先队辅导员管理办法(试行)》为抓手,联合教育部门出台《少先队改革方案》,一是在辅导员管理体制上,明确辅导员归口和管理,确立了辅导员由各(县)区教育局和少工委共同管理的路径,有效提升了辅导员工作的职业认同、价值认同和情感认同。二是会同教育行政部门把少先队工作作为重要内容纳入全市教育发展规划,形成各级领导对少先队工作“经常参加活动,经常听取汇报,经常指导帮助”的格局,给予辅导员工作指导,帮助解决问题。三是把少先队工作的指导、检查、考核纳入各级教育系统和基层团委工作的督导、评估范畴,逐步推动了少先队工作的规范化、有序化运行,形成了少先队工作的制度机制保障。

3.完善机制,找准切入点。坚持把服务辅导员的成长作为激发辅导员工作内生动力的切入点,在“团教联动”的大框架下,坚持辅导员发展教育与行政双向发展相结合的思路,深入落实少先队辅导员的“政治待遇、职务待遇、工作待遇”,鼓励和支持少先队辅导员参加中小学教师职称评审“双线晋升”。截至目前,全市共有大队辅导员568 名,其中副校级17 人,主任级辅导员95 人,副主任级404 人,担任学校中层以上辅导员占比91%,有效激发辅导员的工作热情。

(二)创新培训机制,推进辅导员队伍建设科学发展

1.建立常态化培训的“根据地”。坚持“常规培训与骨干培训相结合、实践锻炼与理论创新相结合”的思路,形成培训体系。一是和市教育局联合,筹措经费,面向骨干辅导员在市级层面完善“辅导员大课堂”阵地建设、制度建设,近年来累计培训辅导员达3300 余人次。二是在县(市)区级层面以“名辅导员工作室”为主要平台,采用“名师送培”的形式,针对辅导员的专业素质、专业能力和拓展能力设置分级分类培训课程,形成“高覆盖、广参与、求实效”的工作目标,累计培训达6700 余人次,推动了县(市)区少先队辅导员的专业化成长。

2.做好成长发展的“店小二”。坚持“发展性、针对性、系统性、有效性”的原则,完善培训制度、创新培训方式,一是为辅导员提供市级基础培训班、骨干研修班、外出学习进修班等形式多样的培训“菜单”,推进培训的专业化、门店化,建立分层次分类别、多形式重实效的辅导员队伍培训体系;二是通过专题讲座、交流发言、专题研讨、论文评选、说课观摩、微队课观摩等形式,为辅导员提供交流提升的平台,有力促进了辅导员知识结构的优化和改善,满足了他们自身成长和少先队发展的需要。

3.构建全员化培训的“毛细血管”。坚持“全员参训、培训下沉”的思路,在完善市级、区级培训的基础上,团市委、市少工委积极引导各县(市)区少工委、基层学校采用师徒结对、活动观摩、手拉手等形式对中队辅导员进行少先队基础知识培训、少先队礼仪培训,完善了中队辅导员基础培训的工作。在评优评先、表彰等方面向中队辅导员倾斜,积极引导中队辅导员参加少先队的培训。

(三)整合社会力量,加强校外志愿辅导员队伍建设

1.统筹队伍建设,夯实工作基础。一是借助团市委“三社合一”工作体系青少年事务力量,聘请符合条件的社工担任少先队辅导员;二是切实用好青年志愿者,特别是大学生志愿者,帮助学校、校外阵地聘请高校志愿辅导员,形成定向结对等机制性安排;三是和市关工委协调推进“五老志愿者”担任少先队辅导员;四是面向社会聘任志愿辅导员,聘任公安、城管、卫生、消防、银行、企业、部队等各类单位专业人士担任少先队辅导员。

2.完善运行机制,推进科学管理。一是着眼于校外辅导员选聘和使用机制的研究与探索,包括校外辅导员的选拔、聘任、管理、评优、表彰等环节的研究,推进校外辅导员队伍的可持续发展;二是鼓励和吸引校外辅导员参加各层面的少先队辅导员培训,提升对少先队的认同感;三是以工作“项目化推进、事业化发展”为平台,引导志愿辅导员参与少先队教育项目、主题活动、少先队活动课开发与实施。

3.完善牵引机制,提升工作效能。一是对表现突出的校外辅导员,由团队组织推荐参评优秀辅导员、优秀社工、优秀志愿者,带动和鼓励更多的人关心支持少先队工作;二是协调党政系统,积极争取资金,把参加校外服务、担任志愿辅导员,纳入有关奖励激励机制和政府购买服务。

猜你喜欢
工委少先队队伍
锻造少先队品牌特色 谱写少先队工作新篇
近期各地少先队活动集锦
近期各地少先队活动集锦
中共梧州城工委
加入少先队
中央和国家机关工委领导赴定点扶贫县调研
积极探索街道人大工委工作新路子
大雁的飞行队伍
还剩多少人?
青藏高原筑“天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