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泉州市德化县金锁小学 林秀凤
写作能力的培养是素质教育时代背景下,教育部门提出的新的教学任务和教育目标,而经大量教研数据分析可知,写日记作为一种记录手段和方式,不仅在帮助学生积累知识以及提高他们认知能力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也为学生作文水平的提升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作文作为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以来都是教育工作者教学的重难点。学生养成良好的写日记习惯,不仅能丰富自身词汇积累,积累作文素材,还能有效培养学生对生活的观察力,进而为他们写作能力的提升奠定良好的基础。就目前来看,坚持写日记是当前培养学生想象力的重要途径,在观察生活的同时,将自己的所见、所思、所想、所感记录下来,久而久之,在拓展学生思维的同时,还能不断提高他们阅读能力、认知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进而在进一步增强他们语言组织能力的基础上,为作文水平的提升创造良好的条件。
小学阶段是学生心理、生理成长和发育的初始阶段,习惯的培养对他们后期的成长和发展具有深远影响,因此,为从根本上帮助小学生养成良好的写日记习惯,教育工作者需从二年级开始鼓励学生写日记,到三年级则要对学生写日记做出具体要求,如一天一记,由此在帮助学生养成良好习惯的同时,为后期写作能力的提升奠定良好的基础。对低年级学生而言,在刚开始写日记时,他们往往不知道该写什么内容,倘若教育工作者此时只是笼统地告诉他们什么都可以写或是让他们记录有意义的事情,由于小学生自身认知水平有限,对“意义”的理解较为有限,因此还是会面临无从下笔的局面。在对小学生进行“写日记”指导时,教育工作者需具体化日记内容,如让学生写心情日记、故事日记和问题日记等,通过对日记内容进行具体分类,在降低学生对写日记抵触情绪的同时,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
对小学生而言,他们有着强烈的表现欲,因此为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写日记习惯,在日常教育教学过程中,教育工作者还可通过在班级中给予记录优秀学生表扬,激发学生表现欲,使其养成良好的写日记习惯。从某方面来讲,写日记的最终目的是提升小学生的写作水平,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因此,在日记批改过程中,教育工作者可将内容丰富、词藻优美和有闪光点的日记进行朗读,激发学生的自豪感。对中高年级学生来说,为从根本上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教师可将学生日记中优秀的句子摘录下来并张贴到班级展示栏里,让其他学生在观看展示栏时学会思考,进而在潜移默化中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使他们能坚持写日记。
不同年级的日记要求各不相同,对低年级而言,教师的主要任务是帮助学生养成写日记的良好习惯;对中高年级而言,教师的主要任务则是帮助学生学会写日记。虽然日记就是学生对生活的记录,可通过规范化写日记和针对性写日记,能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小学生的创作水准,进而使其自觉学习习作知识和技巧,为后期写作能力的不断提升打下坚实的基础。就目前来看,伴随素质教育体系的不断完善和深化,教育部门对教育工作者的教学目标提出了新的要求,为全面改善当前写作教学的现状,教育工作者可带领学生学习范文,例如,可将自己的日记念给学生听,并且告诉学生自己写日记时的心理和感受,从而为他们的写作提供科学化指导,让他们进行深思。此外,教育工作者还要告诉学生,当自己在翻看过去写的日记时,仿佛看见了自己从前的样子,这就是坚持写日记的好处。
在新课堂教育体系改革背景下,学生作为课堂教学主体,自身主体作用是否充分发挥,对教育工作者教学质量和效率的影响力也是十分巨大的,而对写作能力的培养而言,这并非是一个短期工程,还需要学生的坚持和努力。因此,在督促小学生写日记时,让学生彼此之间进行交流,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也是现阶段教育工作者改善当前教育教学现状的重要手段。具体而言,就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求学生定期翻看以往日记,找出其中的优缺点,由此在不断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基础上,通过一看一找一改,优化其写作能力。教育工作者还可以经常让写作水平较高的学生在班上跟学生讲自己写日记的心得体会,以此教育和鼓励其他学生。
简而言之,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逐渐成为当下教育工作者的核心发展方向,故而从根本上改善当前的教育教学现状,推动小学生语文教学的进一步发展,帮助小学生养成写日记的良好习惯,是提升学生作文水平的重要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