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2020-11-26 08:35:37江苏省扬州市梅岭小学西区校
小学生作文辅导 2020年26期
关键词:开口表达能力口语

江苏省扬州市梅岭小学西区校 姜 淼

语文是一种文字表达的艺术,同时也是人与人之间沟通的一种重要方式,所以,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尤为重要。同时,教师在培养学生口语表达能力时,其实也是对学生的一个比较全面的提升。当学生在进行口语交流时,首先要了解对方的意思,然后准确地表达出来自己的想法。让学生学会去倾听,去交流,也可以促使学生成为一个有礼貌的人。

一、消除学生的心理障碍

受到传统教育的影响,很多小学生对教师存在着恐惧心理,在教师面前根本不敢开口说话,这样教师就很难知道学生真实的口语表达水平。还有一些学生在其他同学面前可以侃侃而谈,在教师面前就很难表达出自己真实的想法。这样的情况容易让教师给学生一个错误的定位,浪费过多的教学时间。所以,为了让这种情况得到改善,教师首先就应该消除学生的心理障碍,只有让学生做到敢于在教师面前开口讲话,才能真正地提高自己的口语表达能力。

例如,在《植物妈妈有办法》一文中,最主要的内容就是让学生知道各种植物传播种子的方式。所以,在学习这篇文章时,教师就可以鼓励学生开口说出自己所知道的种子的传播方式。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参与进来表达自己的意见和看法,教师应该创建一个平等自由的课堂环境,打破之前过于严格和刻板的教学方式。在传统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若是想要发言,一般都要先举手,等到教师点到名字后才可以站起来发言。这种发言方式容易让学生变成课堂教学中的焦点,对一些性格内向的学生来说,就需要承受很大的心理负担。所以,教师应该改进这种教学方式,让学生不必站起来就能自由地发表与该文章有关的言论。让学生敢于开口,便是培养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第一步。

二、情境口语交际环境的创建

教师若想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关键的一点就是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尤其是在小学阶段的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尤为重要。小学生因为年龄比较小,所以很容易受到情绪的支配,对自己感兴趣的东西就愿意去深度学习,而且思维会处于一种比较活跃的状态。所以,教师可以从书本中要学习的内容出发,创建一个合适的学习情境,在特定的环境中去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为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打下一个比较坚实的基础。

例如,在学习《我多想去看看》时,教师就可以让学生将自己想象成山村里的孩子,假如一群山村童真的孩子已经站在天安门前面,他们会有怎样的感慨?会跟自己的同伴说些什么话呢?为了让学生有一种更真实的感受,教师可以用多媒体来呈现出天安门的图片或视频,引发学生情感上的共鸣,帮助学生更好地抒发自己内心的情感。

三、注重课堂与生活相结合

在培养学生口语能力的过程中,还有比较重要的一点就是要让课堂变得生活化。因为书本中出现的基本上都是书面语,与我们在生活中使用的语言有些差距,有时候并不能很好地应用在生活中,所以,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教师就应该将自己的教学变得生活化,让课堂可以跟生活更好地融合在一起,拉近生活与课堂之间的距离,让学生学有所用,比较全面地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教师在一开始将语文课堂变得生活化时,应该从课本出发,挖掘一些比较生活化的教学内容,让学生明白生活中处处有语文的道理。

例如,《端午粽》一课是让学生学习到一些有关端午节的风俗。其实这本身就是比较贴近学生生活的一个话题,所以,在学习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先回想自己家都是怎么过端午节的?另外,教师也可以适当进行延伸,让学生去调查自己家乡的一些过年过节的风俗。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参与进来,教师可以为学生布置一些问题,例如:在过节时,大家看到了对方之后会怎么打招呼呢?让学生尝试着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出过节时的画面,或者尝试着说出自己内心的感受。为了给其他学生一个更好的影响,教师也可以鼓励学生之间分享自己的过节感受,相互启发。学生在不断的锻炼中可以有效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

综上所述,在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是新课程标准对教师提出的全新要求,教师应该重视起来。另外,在培养学生口语表达能力时,教师应该给予学生足够的鼓励,让学生敢于开口说话。只要学生敢于开口表达自己的意见和想法,就一定能获得进步。

猜你喜欢
开口表达能力口语
创新写作教学,培养表达能力
谈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
甘肃教育(2020年20期)2020-04-13 08:05:22
酒中的口语诗
文苑(2018年22期)2018-11-19 02:54:18
提高口语Level 让你语出惊人
学生天地(2017年10期)2017-05-17 05:50:44
Zipp全新454 NSW碳纤开口轮组
中国自行车(2017年1期)2017-04-16 02:54:06
加强联想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口语对对碰
假如山开口说话
和小动物一起开口吃饭
工业设计(2016年6期)2016-04-17 06:42:38
让引文“开口”,让典故“说话”
语文知识(2014年11期)2014-02-28 22: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