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在古代科举考试和人才选拔中的发展探赜

2020-11-26 07:40尹湘娥
成才之路 2020年30期
关键词:取士经义诗赋

尹湘娥

(邵阳广播电视大学,湖南 卲阳 422000)

《论语》是古代科举考试和选拔人才的重要依据。《论语》在汉代就受到统治者的推崇,并成为任用官员的考核科目。唐代实行科举取士,《论语》成为科举考试的重要书目。《论语》在宋代科举考试中的比重逐渐增加,但在宋代的党争及科举改革中,又成为被打压或调整的对象。明清时期,《论语》最终成为科举考试的必考内容。科举考试废止之后,《论语》仍然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实际上,从儒家的经典之作上升为科举考试的官方教材,《论语》也经历了一个曲折的发展过程。

一、《论语》在人才选拔中的地位不断提高

早在周代便有乡里选举之制,但《论语》尚未成为朝廷选拔官员的重要参考,直到西汉中后期才成为人才考核的项目。尤其是汉武帝以来,董仲舒以孔氏为尊,抑黜百家,孔子等人及《论语》受到了朝廷的高度重视。汉昭帝时期招收人才更好地阐明了《论语》等书中的大义。元始五年,汉平帝召贤能之士进行治国商讨,其中就包括《论语》的治学者,后来下诏以“四科”选士。“四科”,即《论语·先进》中提及的德行、言语、政事、文学四个方面。《论语》在汉代不仅是必须考的内容,其中所提倡的人才理念也获得了很多人的推崇。在汉代,《论语》虽未演变为显赫的经学,但作为选拔官吏的科目已为后世做好了铺垫。

魏晋时期,朝廷为《论语》单独设置了博士,在统治者推崇儒学的背景下,以《论语》为代表的儒家经典在此段时间得到了较好的发展。正是汉代以来统治者对《论语》的重视,使其在唐代正式成为科举考试的重要内容。唐代科举考试科目主要以明经、进士为主,明经考试就要求《孝经》《论语》皆兼通之。《论语》在唐代科举考试中的作用及其受重视的程度,既是汉代以来发展的必然趋势,也预示着将在此后对社会和知识分子产生更深远的影响。

二、《论语》成为人才选拔重要内容的关键转折

宋代率先进行改革的是范仲淹及宋祁等人,主张在进士科中废弃《论语》,随着庆历新政的失败,罢试《论语》之议并未推行。此后,王安石在贡举、学校等方面的改革,使科举的考试内容又发生了一番较大的变化,独用经义取士,应该是此次改革最为突出的特点。从中也可以看出,《论语》是必不可少的一个考试科目。但王安石在熙宁八年(1075)又颁布了《三经新义》,即把《诗》《书》《周礼》作为诸生学习的教科书,而《论语》则不在此列。《三经新义》限制了士子们阅读的视野,遭到了旧党司马光等人的反对。在哲宗继位后,司马光等人重新回朝主政,并在元祐二年(1087)对科举进行了改革。进士需要考试《论语》大义,《论语》也就重新成为士子必学的科目。元祐四年(1089),朝廷又一次对科举的考试内容进行了调整,经义兼诗赋进士,可选试《论语》,但经义进士必须考试《论语》大义。元祐八年(1093),哲宗正式亲政,科举又迎来了新一轮的改革,核心内容就是再次罢诗赋,而专用经义取士,《论语》仍放在第一场考试。

对科举冲击最大的一次莫过于徽宗朝蔡京等人的改革。他们的核心思想就是试图推行三舍法。范仲淹等不仅在贡举考试中建议无须加试《论语》,在学校选才方面也持这种观念。元丰年间,考试方式则专以“八行”取士,似乎经义、诗赋都不是考核的主要内容,个人品德才是升进的标准,但也出现了不少的弊端。

南渡之后,统治者又对科举进行了一番改革。宋高宗建炎元年(1127),开始恢复元祐时期诗赋与经义兼收的方法。二年(1128),中书省上奏恢复了元祐四年取士的方法,诗赋与经义并用,《论语》大义又成为经义进士的必考内容,而诗赋进士则不需试《论语》大义。之后虽有变动,但科举考试中需试《论语》大义,基本上没有引起太大的争议。

绍兴十九年(1149),陈公辅及秦桧等人明确反对在科举考试中引用程颐、程颢等的学说,宁宗庆元二年(1196),韩侂胄袭秦桧余论,指道学为伪学,台臣附和之,上章论列。刘德秀奏请毁除语录。但朱熹等的学说在此时并未获得朝廷的肯定,并且对士子的科举考试产生了一点负面作用。直至嘉定五年(1212),刘爚上疏建议取消对道学的禁锢,朱熹等的学说才逐渐得到朝廷的认可,这也是《论语》等书成为元明清科举考试重要内容的关键转折。

三、《论语》在人才选拔中重要地位的确立

随着朱熹《四书集注》的刊行,以及程朱理学影响的扩大,由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对《论语》等书也倍加重视,并以之为科举考试的内容。金章宗于明昌元年(1190)下诏,科举考试应在《六经》《十七史》《孝经》《论语》《孟子》及《荀》《杨》《老子》内出题。在宋代科举考试中,只是测试《论语》大义,或者说《论语》虽是必考内容,但所占比重不大。金章宗规定科举考试要在《六经》《论语》等书出题,不仅明显地突出了《论语》的地位,更是直接启示了元明清科举的考试模式。

元代恢复科举考试之后,《论语》等书便成为考试的重要内容,无论蒙古人、色目人,还是汉人、南人,都需要考试《论语》,而且参考书目以朱熹《四书集注》为准。汉人和南人的第一场考试中,经义或经疑需在《论语》等书中出题,且与经义并列。这就打破了唐宋以来以“五经”为主的考试格局,《论语》在此后考试中的比重也随之增大。

洪武三年(1370),朱元璋下诏推行科举取士,“四书”和“五经”已明确成为科举考试的主要内容。洪武十七年(1384),朱元璋又颁布了科举内容的考试程式,细化了洪武三年考试内容:“第一场,试四书义三道,每道二百字以上;经义四道,每道三百字以上,未能者许各减一道,四书义主《朱子集注》,经义《易》主《程朱传义》,《书》主《蔡氏传》及古注疏,《诗》主《朱子集传》,《春秋》主《左氏》、《公羊》、《榖梁》、胡氏、张洽传,《礼记》主古注疏(后《四书五经大全》)……”永乐年间,随着“颁《四书五经大全》,废注疏不用”,明代科举考试的内容由此定型,程朱理学也就上升为官方思想,并在明清时期延续了五六百年。

清代科举取士大体沿袭明代之制,以八股文为考试文体,考试内容亦以“四书”“五经”为准。乾隆二十二年(1757)、五十二年(1787)曾对科举考试的内容作出修正,但并未对《论语》等书进行调整。直到光绪后期,随着国势的衰败以及科举考试弊端的暴露,朝廷对科举考试内容进行了变革,但《论语》依旧备受重视。变法失败后,慈禧又重新颁布了考试条规,“嗣后乡试会试及岁考科考等,悉照旧制,仍以四书文试帖经文策问等项分别考试。经济特科,易滋流弊,并着即行停罢”,一直延续到科举考试的废除。

总之,从汉代到清代,《论语》备受历代君王的重视和推崇,这与《论语》的性质和内容有着很大关系。《论语》记载了孔子及其弟子的学说,其中所提倡的仁、义、礼、信等思想,在维护封建秩序、社会伦理、道德规范等方面,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和深远的社会意义。而且《论语》其中的微言大义以及深刻内涵依然吸引着众人的关注,并不断阐述出了新的时代意义。

猜你喜欢
取士经义诗赋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诗赋不必寓教训”与“文学的自觉”关系讨论
从北宋科举制度的变革看洛蜀党争的起因
熊亨瀚:用忠诚血写信仰的诗赋
新时代“弄潮儿精神”全国诗赋征集大赛启事
从“经义”的角度思考中国遗产本土意义:以古泮池街区为例
曹丕、曹植兄弟文学掾属考论
“倒霉”的由来
游滕王阁
汉续秦学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