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昌林
(湖南艺术职业学院,湖南 长沙 410100)
2020 年是脱贫攻坚的关键之年,高职院校怎样才能全方位地进行帮扶,促进贫困学子成长成才,构建全员参与、各部门配合、各教学环节统筹协调一致的资助育人体系,助力打赢这场脱贫攻坚战,是当前的重要课题。本文对脱贫攻坚背景下的高职院校资助人路径进行研究。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脱贫攻坚既要扶智也要扶志。”当前,广大贫困地区的学生向往美好生活、热爱生活,他们通过自己的努力考上大学,已经为脱贫迈出了坚实而关键的一步。但是,在这些学生考上大学后,怎样帮助他们克服经济困难、顺利完成学业,把他们培养成对社会有用的技术人才,需要高职院校不断探索创新,根据本校学生的实际情况,建立多元化的人才培养模式,实现学生的求学梦想,进而实现脱贫致富。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扶贫必扶智。让贫困地区的孩子们接受良好教育,是扶贫开发的重要任务,也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途径。”随着我国扶贫工作力度的不断加大,广大贫困地区学生经济压力大大缓解,但部分学生特别是高职院校学生在专业技能、心理压力等方面产生了更大的压力和自卑感,对这部分学生的帮扶亟待加强。
脱贫攻坚背景下,资助育人被赋予新的内涵。一是新的工作目标。从“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失学”到“提升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综合素质”,注重贫困学生的全面发展。二是新的工作重点。从“精准”资助到“科学”帮扶,要探索识别精准、发放精准的新路径,实现资助育人的精细化,要探索方式方法、载体路径,实现资助育人的科学化。三是新的工作内容。从“经济资助”到“心理帮扶”,在做好经济资助的同时,还要关注贫困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实现从经济帮助到健全人格的塑造,激发他们奋发图强的精神,让他们树立自信乐观的人生态度。
大部分高职院校资助育人工作,主要由相关资助管理部门负责,通过“奖、助、贷、免、勤、补”等方式对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进行资助,以缓解这部分学生的经济困难问题,但对怎样通过这些资助工作教育培养好学生,帮助他们自立自强、重树信心、健全人格等方面关注不够,存在“资助”与“育人”脱节的现象。
资助工作除了做好政策宣传、管理到位外,还应确保每一名受助学生是真正需要资助的贫困学生。一些高职院校在这一点上认识不足,没有建立健全相关的资助核准制度和学生贫困程度的认定标准,单凭学生的申请说明,由二级学院或系部确定其贫困程度。这样,就给高职院校识别资助对象带来了很大的困难,不利于资助工作质量的提高。
资助育人工作是一项系统的工程,资助育人工作的效果除了需要资助工作人员的科学施策和细致管理外,还需要发动校内外机构共同参与,协同推进。但是,当前部分高职院校的学生资助管理部门基本都是学生工作部(处)一个部门,有的只是安排一个专人负责,没有遵循教育部每2 500 名学生配备一名专职资助管理人员的要求,不能有效调动校内外以及其他部门人员积极参与。而且资助管理人员只忙于具体的统计、核算、校准等工作,工作量大,工作效率低,无暇进行资助与育人相统一的研究,导致资助与育人工作脱节。
据了解,大部分高职院校的资助育人方式都是传统的模式,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主要采取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金、学校奖助学金、生源地助学贷款等形式。这些主要以完成任务为目标,资助育人方式比较单一。
部分高职院校只对贫困学生进行经济上的资助,忽视了这些贫困学生就业指导、学业帮助、感恩意识、诚信教育等方面的帮扶和跟进,导致有的学生产生了不劳而获和心安理得的心理,滋生了“等、要、靠”的思想,一旦没有获得资助就怨天尤人,没有感恩意识。这样,会很难发挥资助育人的效果。
增强全员资助育人的意识,就是要调动和整合校内外的资助力量。高职院校要高度重视资助工作,统筹协调好校内、社会、家庭的力量,在学校专门资助工作管理部门做好对贫困学生的“资助”工作的同时,还要调动思政课部、心育中心、其他服务部门以及专业教师履行好管理育人、服务育人和课堂育人的职责。高职院校要充分发挥辅导员和专业教师的积极性,形成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工作格局。
高职院校要树立精准资助的理念,做好资助政策的宣传工作,制定相关的资助工作核准制度,使资助育人工作有章可循。高职院校要通过对贫困学生的家庭、班级同学、日常生活的了解,综合评价贫困学生的真正贫困状况,整理相关资料,建立电子档案,提供精准资助的依据,使资助育人工作有据可查。高职院校除了让贫困学生得到经济上的资助,还要让贫困学生获得精神上、心理上、学业上的帮扶,真正做到经济和人格的精准资助,达到资助育人的效果。
要开展好资助育人工作,还需要有一支专业的资助工作队伍,推动资助工作的有效开展。首先,建立科学的资助育人工作体系,成立校级和二级院系两级资助育人工作领导小组,对资助育人工作进行统筹规划和指导,保证资助育人工作的顺利开展和落实。其次,成立专门的资助工作管理部门,配备好专门的资助工作队伍,从校级到二级院系都要配备专业的工作人员,加强与辅导员的交流衔接,开展业务培训、政策宣传、情况调查、资助研究,推进资助和育人的有机统一和有效开展。再次,要配备相应的教学队伍,对需要进行学业帮扶和就业指导的学生,专业教师要积极干预,帮助他们在获得经济帮助的同时,能得到专业技能和就业技巧的帮扶,阻断贫困代际传递,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资助育人。
一是充分利用新媒体平台做好资助育人宣传。新媒体传播速度快、交互性强,已成为网络宣传的主阵地,成为学生了解资讯的主渠道,高职院校应充分利用好这些平台,通过视频、图片、文字、音频等形式进行宣传,这有利于学生的接纳和了解。
二是不断创新和丰富资助育人方式。资助部门可通过设立勤工俭学岗位,培养学生自立自强的品格;可通过中华传统节日开展感恩教育活动,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可通过励志之星的选拔、宣讲报告和征文活动,开展励志教育;可通过对受助学生进行心理辅导,缓解他们的心理压力,使他们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总之,高职院校要严格落实党中央、教育部门各项资助育人工作政策,集中精力,创新理念,强化团队,在给予学生经济资助的同时,从各角度开展育人帮扶,将“扶志”和“扶智”有效融入到资助育人工作中。这样,能有效发挥高职院校助力脱贫攻坚的作用,促进贫困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国家培养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