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建湖县实验小学 陈加丽
思维导图是一种使用简明直观的图示以及结构图,指导学生思维模式改变的教学方式,是通过清晰明了的图形,引导学生积极思考的教学方法。喜欢玩耍是小学生与生俱来的天性,传统模式下的教学,希望小学生能全神贯注地在课堂上学习是十分困难的。因此,寻找新型有效的教学方法就势在必行。
思维导图具有图文并茂的突出特点,又兼具提升小学生思维能力的作用。因此,开发小学生写作思路,提升小学生写作兴趣,是训练小学生语言文字变得可循可视的有力工具。小学生思维活跃,有很强的可塑性,所以,教师应该在恰当的时机,利用思维导图引导学生发散思维,让他们通过文章的关键词进行思考,根据重点要素和小学生自己的兴趣爱好,指导他们进行大胆创作。
例如,苏教版语文教材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一个写作题目“我有一个小窍门”。教师应该先介绍这个题目可以从哪几个方面来叙述。就本题而言,可从以下三个方面,首先,什么是小窍门;其次,我们怎么利用这个小窍门;最后,我们是如何发现这个小窍门的。在学生明确了本次写作题目的主要内容后,教师要充分利用思维导图,帮助学生打开写作思路,寻找素材进行创作,可以问:“同学们平时在生活中收集了什么小窍门?哪个小窍门让你们觉得最有趣最有用?”以此和学生积极互动,调动学生课堂积极性,让他们踊跃发言。教师在此基础上,运用思维导图进行总结归纳,帮助学生梳理写作脉络,依靠思维导图从根本上有效解决小学生写作无从下笔的具体问题。以上只是针对思维导图在课堂上具体运用的简略介绍,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充分利用思维导图图文并茂的特点,增加课堂趣味性,更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思维导图需要对知识点进行具体概括,达到运用精练的词语对复杂的知识进行总结归纳的目的。并不是使知识有所丢失,相反,要达到条理清晰、记忆深刻、无所缺漏的学习效果。教师在小学语文课堂上,要灵活运用思维导图,提取关键词、重点词,通过对其具体化的讲解教学,让学生对写作的内容及其意义拥有更加透彻和清晰的理解。
例如,在苏教版三年级上册课文《做一片美的叶子》学习中,教师就可以通过对文章内容的解析,对学生自主写作进行指导练习。如:“同学们,我们今天学习了这篇课文,大家是不是也有很多感悟呢?我希望同学们也能动笔描写一下叶子,就以‘春天的叶子’为题目,同学们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写一个小段落。”接下来,带领学生对题目内容进行分析,帮助学生提取出关键词叶子,也就是说,要让学生清楚地知道是以叶子为中心来写作的。让同学们想象一下,在春天看到的叶子是怎么样的?它有什么样的特点?组织学生展开讨论,然后运用思维导图进行总结:大家已经表达得非常好了,你们把自己的观察和想象写下来,一定会把作文写得非常出色。帮助学生提取关键词,并引导他们展开想象,再用思维导图记录下来,帮学生整理自己的思路,对写作技巧的提升有显而易见的效果。
小学生写作需要利用思维导图简明直观、突出重点、提纲挈领的特点,帮助学生将零碎的知识点变得系统化、结构化。思维导图的另一个突出特点是,能够将繁杂的知识用图文并茂的方式,更加透彻清晰地展现出来,可以改善小学生无从下笔且思路混乱的现实问题。
例如,苏教版三年级语文教材中有这样一篇练习:写一种自己喜欢的文具。第一,教师可以帮助学生分析题目,提取出关键词“文具”。第二,引导学生思考,自己最喜欢的文具以及自己喜欢它的具体原因。第三,引导学生对文具进行观察,了解它的特点,教会学生对具体文具如何描写,如何表达自己的喜爱之情。如教师引导学生对文具进行观察,学生都有各种各样非常漂亮的文具,自己最喜欢的一件文具是什么?有的同学喜欢文具盒,有的同学喜欢铅笔。接下来就引导学生一起仔细观察他们喜欢的文具。为了使学生的写作更出色,教师可以再指导学生如何对文具进行描写。然后,教师利用思维导图,引导学生思考和分析,让学生从物体最直观的印象外观入手,对文具的外表结构进行描写。如从形状、大小、颜色这几个方面来描写。然后再引导学生观察它的内部结构,也从以上几个方面来描写。对文具的描写结束以后,就引导学生表达自己对文具的喜爱之情,例如,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喜欢它,它有什么样的作用和功能等等。按照上述步骤,充分结合思维导图,帮学生梳理文章脉络,就可以避免学生无从下笔的问题。
小学生的写作训练应该以思维训练为主,语言训练为辅,用思维带动语言,有效地提高学生写作技巧。在小学语文作文的教学过程中,利用思维导图可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兴趣性,减轻学生对写作的痛苦感,帮助他们提升思维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思维导图不仅能运用于小学阶段,在其他年级其他科目也能起到显而易见的促进作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充分利用思维导图结构化、系统化的特点,帮助学生更有效地进行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