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奋文
(甘肃省民勤县第六中学,甘肃民勤 733399)
在学校硬件设施完备的前提下,多媒体技术进入课堂,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与潮流。从晦涩枯燥的语言转变为生动形象的动画,多媒体能够将抽象的内容具体化,提升和强化学生赏析文章、古诗词的能力,逐步提高语文成绩,提升教学质量。
一是多媒体的特点使然。动画流畅、音效全面的多媒体教学,全面地把教学音视频展现给学生,并把学生带入课堂情境,通过互联网收集与课文相关的资料信息,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这有助于学生全面把握课文的中心思想和主旨,节省教师讲解、描述场景的时间,以更加便捷高效地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形成良好的互动氛围。
二是语文学科的具体要求。青少年进入初中阶段,智力较之前已有一定的发展,学会从不同的角度看待问题,思维的深度和广度也有了一定的拓展。但对文化内涵丰富的语文学科而言,文章抽象的内涵和蕴含的思想情感让人难以理解,尤其是文学大家的散文作品更加意义深刻,晦涩难懂。因此,初中语文教学中,引入多媒体技术可以为学生深入理解相关概念提供帮助。通过运用多媒体技术,抽象的概念被加工转化成具体生动的形象,对于突出课堂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具有重要意义。
三是提高课堂学生主体地位的要求。初中生保持注意力集中的时间较短,容易产生疲劳。采用多媒体技术,将文章枯燥的文字信息以多元化的方式转化为视频、音频等形式,带来的新鲜感能够刺激学生神经,并充分调动学生的听觉、视觉、知觉等感官,给予学生身临其境的感受,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帮助学生适应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增强学习的主动性,丰富其情感体验。
多媒体教学在各科中的运用较为广泛。具体到语文学科中,本文主要在课文文本、古诗词鉴赏、写作等方面就多媒体的运用提出一些建议,以期对同人有所帮助。
教师讲授不同文体的课本时,首先应在互联网上查找相应的背景资料,包括图片、视频等,为学生提供一定的背景知识,便于学生以作者的视角理解文章内容。教师逐篇逐句讲解文章时,要对文章进行分层,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大意,体验作者的思想情感。对于现代诗歌的学习也是如此,课堂上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诗歌,然后与音频中专家朗诵诗歌的情感进行对比,让学生充分理解并感悟诗歌的魅力。
以鲁迅先生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为例。鲁迅先生采用地方转换的方式,对百草园和三味书屋周围的环境等进行具体的刻画,但学生很难理解百年前具体事物的意象。教师在备课时,应该搜索具体意象的照片,或者画出文章中所描述的建筑地形图,让学生直观感受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的具体位置。学生在听讲时仿佛身临其境,极易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又如,教学老舍先生《济南的冬天》这一文章时,要对济南的冬天进行描述,可以用图片和视频等形式直观地向学生展示,并介绍济南的冬天的气候成因,从人文角度出发,感受老舍先生深沉的爱。
古诗词作为中华文化的精髓,有很多表达诗人或词人忧国忧民、淡泊名利、思亲思乡、悲怀才不遇、叹报国无门等的强烈情感的作品,对于古诗词内容情感的准确把握,有助于弘扬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提升其文学素养,这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形成和综合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运用多媒体技术,从细节和整体展示古诗词的艺术魅力,创设古诗词情境,能够激发学生潜在的情感意识。在讲解古诗词时,教师应采用音频、动画等形式对古诗词进行吟诵和表达,情景交融、动静结合、声情并茂。多元化的表达形式,能够加深学生对古诗词音、意、韵、情、趣等多种角度的理解,使学生逐渐体会古诗词中蕴含的丰富感情。
以讲授古诗词《春望》为例。这篇名作描述了杜甫看到长安沦陷、国家破碎之际的所感所想。采用多媒体技术,可以将长安城内战后破败的情境展现出来,即便是春天到来了,也因战争的存在,春意全无,荒芜破败,人烟稀少,乱草丛生,这些都呈现在学生面前。它从开篇描绘国都萧索的景色到眼观春花而泪流、耳闻鸟鸣而怨恨,再写战事持续了很久,以致家里音信全无,最后写到自己的哀怨和衰老,环环相扣,层层递进。学生在这样的古诗词演示中能更好地产生共鸣,从而激发学习兴趣。
写作是语文学习必不可少的环节。在写作课上引入多媒体技术,能够创设相应的写作环境,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生活,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以《五柳先生传》为例。教师自行搜索或制作短片,将文章内容展现出来,学生通过观看短片,体会五柳先生淡泊名利的精神,写出读后感,并联系具有类似精神的古人,积累写作素材,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除此之外,写作能力的提高离不开阅读大量的文学作品。通过多媒体技术摘录名著中的优美片段,增加学生的阅读量,对学生语言的积累和情感的体验以及理解能力的提升都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所以在写作课上,除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之外,教师还应利用多媒体技术,推荐与本节作文课主题相关的优秀课外书籍,摘取其中的片段,让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理解和仿写,并为学生推荐全篇书目,扩大学生的阅读量,为写好文章奠定基础。例如,在某次主题为“父爱”的作文写作中,教师收集了不同作家的名作,如朱自清的《背影》、梁晓声的《父亲》、小仲马的《父与子》等,对比文体和具体描写方法,引导学生思考日常生活中父亲的形象,并加以归纳整理,利用课文中的写作手法进行描绘,体现多媒体教学的广泛性。
语文课程学习要求学生必须达到400万字的阅读量。多年的教学经验积累发现,阅读量决定了学生语文成绩的高低,而如何阅读、阅读何种书籍则成为重要问题。名著成为首选,但因其历史久远且冗长,虽内容引人入胜,但难免学生的时间、精力有限,无法做到精读、细读。通过多媒体,教师可以将名著中的经典判断进行摘取阅读,先激发学生的兴趣,随后定时、定期、定量向学生推荐名著片段,保证学生的阅读量[1]。
以学习《武松打虎》一文为例。因已有多部关于《水浒传》的影视剧,教师可以下载并播放“武松打虎”的视频,创设情境,让学生理解课本中动作描写的细节,感受汉语言文学的魅力。讲解完本课后,还可针对《水浒传》的内容进行深层次推送,如采用同种方法带领学生学习《林教头风火山神庙》,加深学生对《水浒传》语言风格以及描写的印象,激发其阅读兴趣,使其自然而然地选择继续阅读《水浒传》。
综上所述,在语文学习中,采用多媒体教学是非常有意义的。它能让枯燥晦涩的内容生动有趣,让跃然纸上的文字成为动画,吸引学生贴近语文、投入语文学习中来,让初中语文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本文所举的多媒体在课文教学、作文教学、古诗词教学、名著教学中的运用均有很强的借鉴意义。教师应该利用多媒体教学的生动性,结合语文教学特点和自身教学模式的现状,让多媒体教学更具高效化和信息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