渗透汉字文化 提升语文素养
——浅谈汉字文化在小学识字教学中的渗透

2020-11-26 03:37李晓华
名师在线 2020年7期
关键词:字旁字理识字

李晓华

(厦门市思明第二实验小学,福建厦门 361000)

引 言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强调: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第一学段的教学重点。汉字本身所包含的文化密码可以激发学生对汉字的热爱和学习汉字的兴趣[1]。一个汉字可能是一种含义、一个道理、一个故事,一种文化,甚至是一种精神的体现。教师应当引导学生在学习汉字时穿越历史的长河,感受我们的祖先在创造汉字时的所思所想,在识字教学中传承中国汉字文化,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一、探究汉字机制,提高识字效率

新课程标准指出:识字教学要运用多种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在教学中,教师出示由画到字的汉字演变规律,加上生动的讲解,把抽象的文字符号形象化,可加深学生对汉字音、形、义的理解,提高学生记忆生字的效率。

(一)追根溯源,激发兴趣

汉字的发展,体现了古人对自然万物的认知和体验。很多的象形字、会意字,通过了解字的演变过程,学生就会展开丰富的想象力。一年级课文《口耳目》和《日月明》的编排,就是让学生通过汉字的造字规律,感受汉字的神奇,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教学象形字“象、燕、鼠、龟”等字时,教师同样可以先出示古文字图片,让学生对照图片想象字和物之间的具体联系,这样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能够点燃学生发现的热情。在教学《日月明》后,教师可拓展其他的会意字,如掰、拿、灾、灭、休、晶等,引导学生试着编一首儿歌。当学生主动地观察这些有趣的造字形态时,汉字不再只是一个个抽象的符号,变得可爱而灵动。通过观察、发现和想象,学生可以有效地激发识字兴趣。

(二)形义结合,提高效率

汉字是表意文字体系,每一个汉字的字形和字义紧密联系。部编版教材特别注重采用偏旁识字法识字,如课文《四个太阳》要求学生认识“颜”字及页字旁。学生只知道“颜”是指颜色,为什么用页字旁却不清楚。在教学中,教师可以点拨:汉字中,页字旁的字大多和头以及与头相连的部位有关。为了帮助学生理解,教师板画一个人头,在相关的部位和学生一起写上页字旁的字,如顶、额、颜、颔、颈、领等字。学生一目了然,理解了“颜”的意思是面部,也拓展了其他页字旁的字。通过探究汉字的起源、特点,认识汉字、理解汉字的意思,学生对字的辨识能力会不断提高,这大大提高了识字效率。

二、利用字理知识,规范汉字的运用和书写

汉字的运用和书写是语文学习的一个重要内容。如今小学生的错别字问题十分常见,主要表现在增减笔画和用错字根两个方面。对汉字的构字原理没有很好地掌握是学生写错别字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如何增强学生用字时的目的性和自觉性,减少书写时的盲目性和随意性,显得非常重要。

(一)分析字理,规范运用

同音字、形近字的运用,是识字教学的一个难点。在具体的语境下,词语的组成要用哪个字,只有先理解字的意思,才能准确运用。例如,状和壮的区别,前者有犬,表狗的形状;后者有士,表人体强大。“状”为名词,如形状、奖状、状元等;“壮”为形容词,如强壮、壮大、壮丽等。教师通过不断引导进行教学,会大大提高学生对汉字的准确运用能力。

(二)运用字理,规范书写

运用字理知识指导学生识字、写字,使学生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这就从根本上解决了写错别字的问题。笔者在教学“争”时做过这样的尝试:先板画“争”的古文字,让学生思考字形所传达的意思,解说上面的角字头是由“手”变来的,下面部分也是“手”的古体字加一横而成,两只手代表争夺的两方,一横代表争夺的一根木棍,争的本义就是“争抢、争夺”。教师及时提醒学生中间的那根木棍要写得长一些。这样,学生作业中的“争”字错误几乎为零。通过字理分析,提高学生对汉字的运用和书写能力,是建立在汉字特殊的生成机制之上,让学生从机械记忆走向自觉识字的一种方法。

三、结合汉字文化,培养思维能力

结合汉字文化理解字形、字义,一旦学生养成积极思考的习惯,就会加入自己丰富的想象力,从中获得独特的审美体验。汉字浸染着历史的传承,随着学生对汉字的分析能力、辨识能力的增强,其思维能力也得到了提升。

(一)渗透文化,启迪智慧

汉字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很多汉字中的诗情画意,需要我们慧眼识珠、用心领悟。例如,“聪”字中,“总”上边的两点是两只眼睛。学生明白了这点,就会发现:耳到、眼到、口到、心到,做到“四到”,才叫聪明。耳朵放在左边,是告诉我们,善于倾听的人最聪明。再如,在教学“解”字时,教师可利用多媒体技术动态呈现这个字的演化过程,然后插入“庖丁解牛”的故事,学生深受启发。只要教师多一点情致、多一点心思、多一点引导,汉字的生命力就会彰显出来,学生在识字的同时,认识到汉字背后的智慧。

(二)丰富资源,提升思维

随着对汉字研究的深入和普及,一些电视节目、网络视频也是我们学习汉字的资源。例如,在教学“家”字时,教师可以给学生看视频《汉字里的中国人》中关于“家”的解说,只需要一分多钟的时间,生动形象的视频和解说就能让学生明白宝盖头的意思,理解“家”为什么是由一间遮蔽的房子、一头大腹便便的猪组成的。进而体会家的意思:可避风雨、食能果腹的地方。之后,教师再让学生在汉字赋予我们神奇想象的基础上,回想什么是家的感觉,让学生感受到家带给我们的是自由、放松、舒服的感觉。通过这种方式来教学认识“家”字,便能激起学生从内心深处对家的热爱。

四、挖掘汉字底蕴,提升精神修养

汉字是意音文字,所携带的精神和文化是教学的重要资源。师生在教学识字的过程中,会受到强烈的精神感染。如在教学“爱”字时,笔者演示“爱”的繁体字“愛”,然后分析字义,让学生体会到汉字本身的魅力,领悟爱的真谛。当学生跟着教师边比画动作,边说着“伸出你的双手,献出一份爱心,帮助有困难的朋友,让他们建造美好的家园”这样的话时,大家都感到了心灵的震颤,感受到爱的力量在四周蔓延。随着识字量的增加和对汉字文化的不断渗透,学生会对汉字心怀感恩,并从内心深处产生一种敬畏之情。

再如,在教学“信”和“体”字时,在学生已经通过字形理解字义后,教师可以进一步引申,进行价值观的引导:人言为信,不诚信不足为人;人本为体,一定要爱惜身体和生命。这样的教学智慧源于教师对汉字的热爱和教师的汉字素养,学生在这种引导中能感悟到汉字文化的精神力量。

结 语

随着教师素养的提高和对汉字文化的深入研究,在小学识字教学中渗透汉字文化,成为很多教师的共识。但有一些汉字在演变中已经和古文字的形体大相径庭了,所以不必字字都来分析字理。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和接受能力进行教学,有效渗透汉字文化,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猜你喜欢
字旁字理识字
王字旁其实不叫“王字旁”
王字旁其实不叫“王字旁”
带“火”字旁的形声字
“字理识字”与“俗解汉字”两种教学法的有效性研究
识字儿歌
识字儿歌
巧用字理教学提高识字效率
识字故事
运用字理教学,提高识字教学的实效
识字谜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