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文萃小学 张 婕
语言表达能力与语文知识素养的关系密切,作文是提升语文教学质量的关键,许多学生对于语文的理解仅仅在于文科知识,死记硬背,并不会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尤其不会将自己的生活感受与自己的学习结合起来,因此,作文对于学生来说是一件比较困难的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也面临着巨大的压力,不论是教学方式、知识讲授,还是语言表达能力,教师都应该有效地传达给学生,促进学生的能力表达。
在语文教学中,不论是管理者、还是教学者,他们都将学生作为教育的主体,不断为学生的未来做着艰辛的努力,不断做着相应的改革,但在教学实践中仍然有着较大的不足,因此,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在此过程中必须被放在较为重要的部分。例如,教师可以专门设立一周一节的作文课,比如有一次我们班李芳同学提出主题——踏青,同学们以此展开作文,但既然是以踏青为主题,必须得让同学们实地感受,因而老师提出“外出寻青”。老师带领学生去附近公园感受春风拂过水面的温柔,找寻我们遗失在湖畔的春季,要求学生将自己的所感所悟写一篇以“踏青”为主题的作文,可以天马行空、自由想象,最好可以使用教师在课堂上讲过的写作技巧,将各种写作手法应用到作文中;最后可以举行相互看作文的教学活动,以匿名的方式为自己所看的文章评分,将最佳作品分享给全班同学,或者由老师投递给各个作品发表平台,为学生争取荣誉,激励学生以后积极创作。
学生的表达能力是教师较为关注的部分,但也是比较棘手的内容,尤其是现在教育行业,普遍以成绩为重,像某些较为落后的城市,或者乡镇,老师在校教学以学生学习成绩为标准,之前很少有老师会主动去花费教学时间帮助学生提升自身素养,但现在新课改的大力推动让很多老师认识到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疏忽,尽量将学生的前途作为考核标准,让学生学习考试内容之外,还对学生的综合实力进行培养。例如,在之前学习作文的过程中,老师主要通过制定主题,让学生仿写文章,尤其需要记忆文章中的优美语句,摘抄文章中的诗词歌赋,让学生在考试过程中大量应用,但这样的效果往往令人遗憾。因此,教师必须进行能力的训练,在教学阶段能够培养语言、写作能力的最佳方式就是演讲,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课外的演讲活动,不断树立语言文化的自信,建立对于学习语言、写作的兴趣,进而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
教学时间的有限制约着学生,在一定的学习时间内,想要掌握大量知识,必须让学习产生有力的效果,这就是老师所传达的学习效率,而想要有效率必须进行大量的练习,这就需要学生利用课外时间增强自身的知识面。比如,学生可以利用周末时间主动去公园演讲,自己准备一篇课文,将自己对这篇课文的理解讲授给过往的游客,这种方式起初很难,会紧张、焦虑,但却是最好的有效沟通渠道,因此只要学生尝试做出改变,充分利用课外时间,或者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今后的写作将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不仅是与学生语文能力的表达息息相关,而且可以让学生产生对写作的兴趣。
这些成功必须让学生亲自实现,教师可以辅助每一位孩子成长,但无法代替其行走人生之路,兴趣由自己培养,时间的累积又必须亲自完成,人生的路途容不得半点掺假,因此,学生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将作文的学习当作是自己兴趣的一部分,以健康积极的心态对待能力素养,才能更好地融合不同写作文化间的差异,使自己成为有写作水平的学生,每个学生必须意识到:要让学习语文成为生活中的习以为常,让写作根植于每一位学生的灵魂深处,让创新作文成为学生不懈的追求。
综上所述,作文在语文教学中表达能力的提升需要的不仅仅是老师的帮助,学生的勤加训练才是学好的关键因素,新课改下的教学以学生为主体服务对象,教师是学生学习的辅助,锻炼自己的表达能力主要还是得通过学生自己的自觉意识,这是教师专业能力再强悍、综合素养再精通也不可比拟的,正如在小学三年级开始学习语文作文之时,每一位老师都会对学生有所期待,希望学生能够挑战自己,完成对今后人生路的一个铺垫。大多学生都想成为多方面发展的人才,教师也希望学生成为国之栋梁,早日实现自己的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