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泉州市德化县阳光小学 陈文波
作为一门以文字为基础的学科,语文在教学当中极为重视学生对于文字内容的理解,朗读能够引导学生进一步感受文字之美、体验课文当中所传达出来的意境和思想。而如何实现在语文教学当中应用朗读展开教学,本文主要对此展开详细的分析。
语言文字的魅力可以从韵律当中展现出来,在语文教学当中展开朗读教学,有利于引导学生欣赏语言美、体验意境美以及感受情感美。
通过对课文的整体朗读,学生才能够对于课文有更加深入的理解,才会感受到诗歌语言的精炼、散文语言的优美,例如《泊船瓜洲》中的“绿”字就充分展现了江南美景的动人之处。
意境美指的就是情和景的有机统一,在语文教学当中,教师要通过引导学生对课文进行朗诵,拓展学生想象力,从而使学生体验课文意境之美。例如《天净沙·秋思》,作者通过几个事物的描写,充分展现了秋天凄凉萧瑟的氛围,也表达了游子出门在外的苦楚。
好的课文具有极强的感染力,陆游的《示儿》表达了家国情怀,给读者强烈的情感冲击。
所谓的朗读教学指的就是引导学生通过朗读的方式感受语文课文的语言,主要目的在于提高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并实现语言能力的提升。笔者在教学当中,会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心理特点、发展需求等设计一些趣味性强、个性化的教学方案,主要有以下三种:
趣味性强,且极为浓郁的情感氛围能够有效吸引学生的积极性和课堂参与热情,因此教师在设计朗读教方案时,就需要从课文的主题和情感入手,融入学生感兴趣的教学内容,进而使学生能够主动积极地参与到朗读教学当中。例如在《秋天的雨》这一课的教学当中,课文的第二段所描写的秋天的各种色彩,语言优美,节奏朗朗上口,针对这一部分内容的教学,笔者就设计了创设情境,抓住关键词句的教学方式,使学生对于秋天的美有着更加深入的理解,主要是通过以下方式实现的:
第一,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秋天景色的图片和视频,使学生在课堂上对于秋天的美景有直观的印象。
第二,引导学生选择课文当中自己喜欢的句子进行细细品读,目的在于使学生对这篇文章发表自己的感悟和看法,表达出自己心目当中的秋天是怎样的。
在朗读的过程当中,教师对于学生的朗读技巧也有一定的要求,包括朗读的正确和流利、适合的语速和情感等。比如说,有学生朗读这一段:“橙红色是给果树的,橘子、柿子你挤我碰,争着要人们摘呢!”教师追问:通过朗读这段话,你想象中的秋天是怎样的?学生能够回答:仿佛置身于果园,看到满树的红色的柿子,仿佛听见柿子在说:“快摘我快摘我!”教师继续问道:那你觉得这句话应怎么朗读呢?学生回答:“你挤我碰”“争着”应该重点朗读。这种方式能够引导学生进一步体验语文语言所表达出来的情感,深入理解秋天的美。
分角色朗读的方式可以使整篇课文的朗读更加富有情感和层次感,学生在角色扮演的过程当中,能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进朗读教学当中来,从而理解课文内容以及所表达出来的情感体验。例如在《荷叶圆圆》这一篇课文的教学当中,教师就可以组织四位小学生分别进行角色扮演小水珠、小蜻蜓、小青蛙以及小鱼儿,并分别给他们带上相应的头饰,学生在朗读的过程当中伴随着各种肢体动作和表情的互动,从而使朗读更加富有情感。这种表演式的课文朗读方式可以最大程度地迎合学生的兴趣爱好,使学生对于课文有更深的理解的同时,对于课堂教学效果的提高也更加有效。
在语文课堂中应用朗读教学,不仅仅是为了提高学生的朗读技巧,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通过对课文的朗读进一步理解课文思想和情感,从而提高学生学习效果。在学生朗读当中,教师也需要注意对学生展开朗读指导的同时,也需要注意对学生听读习惯的培养,即朗读之前,帮助学生设定一定的朗读目标。例如说,对于低年级学生而言,目标可以是在别人朗读时判读其朗读是否正确,对于高年级学生而言,目标则是使他们倾听其他学生所朗读的感情是否正确、到位。
学会倾听,是朗读反馈的基础,在朗读教学当中,教师要充分意识到针对学生的朗读情况加以评价,并引导学生之间分别展开讨论,也可以通过教师的朗读示范,引导学生倾听感受教师对课文情感和意境的理解,这样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朗读技巧,更是有助于提高学生对课文感情的理解和课文意境的体会。
作为小学语文教学当中重要的教学方式,朗读教学是开展阅读教学的关键,在小学语文教学当中能够使整个课堂教学氛围更加丰富多彩,使学生感受到文字的韵律和课文的节奏感。当然,教师在朗读教学当中不仅需要提高学生的朗读技巧,更需要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方法,使其感受语言和文字的韵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