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金莺
(福建省屏南县煕岭中心小学,福建宁德 352300)
微课作为一种新型的课堂教学媒体和资源形式,为传统语文课注入了新的活力,丰富了教学手段和内容。在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教师应密切结合语文课的具体需求和当前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坚持从多角度深入探索和应用微课教学,设计制作更具有针对性的微课,从而更好地推进语文课程教学的顺利开展。
微课具有短小精悍的显著特点,微视频是微课的主要载体。教师围绕某个重难点知识进行微课设计,运用丰富的网络课程教学资源开展微课教学,有助于为学生创造具有针对性的学习小环境,借助微课中的优美画面,使学生形成强烈的视觉感应,从而激发他们的认知和潜能。为此,一方面,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重难点问题比较多,若只利用短短的45分钟课堂时间,无法使学生完成既定的学习目标。而微课最大的亮点就是针对某个知识点,凸显某个疑难环节或内容,引导学生顺利解决自己的问题。另一方面,小学生的生理和学习心理等方面的承受力相对较弱,如果只进行过于冗长且烦琐的讲解,会分散他们的注意力,降低他们的学习效率。而应用微课教学,就可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引导他们进行几分钟的微课视频学习,从而有针对性地解决他们的重难点问题。
传统语文课堂教学中应用图片、文档等课件资料,往往呈现的内容相对简单,缺乏变化和新颖性。微课是通过视频录制的形式实现的,能利用动态化、多样化的视频情境呈现,启发学生对重点学习内容进行深入思索、加工和处理。小学微课素材一般不超过10分钟,其简短紧凑的媒体形式往往能为教师创建丰富多样的语文授课形式提供良好支持。教师可以利用微课设计一些简洁明了的问题教学情境,引导小学生集中注意力,专心进行问题思考;可以利用微课展示一些焦点话题,引导他们开展互动交流和学习,让语文学习变得更加轻松自由;可以利用微课播放一些惟妙惟肖的视频片段,引领学生进行自主阅读学习。
识字是语文教学的基础,也是低年级语文教学中非常关键的部分。在识字教学中,教师可以重点结合低年级学生在识字认字活动中产生的问题,将他们遇到的同音字、形近字等内容设计制成微课展示给他们,引导他们认识自己在识字方面的不足,从而学会主动去辨析、掌握这些汉字知识。
阅读是小学生获取信息、增进认知的主要途径。在小学各年级中,阅读占据了很大比例,这充分体现了阅读教学的重要性[1]。教师可以通过研究小学语文阅读课的编排,针对不同阅读内容的侧重点,围绕一些重点语句、段落和篇章来制作微课,引导学生学习品析文章;或应用微课指导学生训练有效阅读的方法,掌握阅读技能,提高阅读能力;或应用微课为学生引读,激发学生在朗读、浏览文章过程中体验阅读的乐趣,丰富语文知识。
多数小学生在写作方面常常表现出较大困难。所以,在写作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把握学生写作能力的差异性,尝试利用微课,为各学段的学生设置不同的写作训练场景。例如,结合教材中各个单元的写作主题灵活设计微课,引导学生在主题写作情境中领悟写作内涵,模仿学习写作方式,提高写作表达技能;或选用写作修辞手法的有效运用等内容来设计微课,营造生动的训练氛围,结合修辞和构思等训练,更好地培养小学生的写作素养。
小学语文教材中涵盖着丰富的知识,但有些知识与小学生的人生阅历相去甚远,所以,他们在理解课文的时候,存在着诸多问题。此时,教师借助微课教学往往能有效引导学生思考、解决这些问题。
例如,在二年级上册《葡萄沟》的教学中,教师发现许多学生都没去过新疆,教材中也缺少插图,他们的认识受到限制,无法产生学习的好奇心,但他们对文中描述的风土人情充满了强烈的好奇心。此时,教师就可以趁机利用“葡萄干制作”的微课视频,在播放视频的过程中,引导学生融入特定的情境,从而产生更深刻的印象。接着,有的学生思维比较活跃,就会提出问题:“为什么我们这里无法生产和制作葡萄干呢?”学生质疑之后,教师可顺势让他们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思考和探讨。这样,学生的质疑精神和创新思维就能得到更大限度的激发,不仅有效促进了语文学习,而且弥补了学生认知的不足。
小学生尤其中高年级学生经常在阅读和写作中面临不少难题,写作训练效果并不理想,每当他们看到写作题目时,都不知从何处下手,费尽心机也写不出好文章。而借助微课能为学生展示一些话题性场景,激发他们潜在的写作欲望,从而有效解决写作方面的问题[2]。例如,在以“老师不在课堂”为题的写作训练时,教师不必使用大量的语言,只要播放几段预录的微课视频,将“老师不在课堂”时的班级情景展现给学生,让他们获得一种亲切的观看感受,身临其境的视频氛围很容易就拉近课本内容与现实的距离,这样他们写出的文章才更具真情实感。特别是利用直观的微课媒体,形象地将图像、声音和文字等要素有机整合在一起,能为学生营造出鲜活的语文学习氛围,让学习过程变得更富有趣味,从而能够指导学生主动地去探索事物的形成规律,不断深化语文认知。
小学生的想象力非常丰富,他们对一些动态变化的事物极易产生浓厚的兴趣,形成强烈的好奇探知心理。因此,教师在设计应用微课时,可以针对学生的这些特殊心理,借助微课形式创设学习情境,将课文中的一些知识和意境展现出来,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例如,在进行六年级上册《月光曲》的教学导入时,教师应用微课创设导学情境,借助贝多芬在莱茵河旅行演出时的图片、音频,为学生呈现迷人的夜色、清幽的小路,让学生在这种梦幻的情境中形成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从而进入优美的意境,切实享受艺术之旅的美好;同时,在文美、曲美的情境烘托下,学生很好地了解到贝多芬热爱音乐的心,真诚感受到贝多芬的博大、高尚。这样,借助微课开展教学,不仅使学生掌握了一些重点知识,而且还培养了他们的语文素养。
将微课融入语文课堂教学,不仅能增强课堂的互动性和生动性,还能在每节课上为学生留下一些思考时间,有效启迪学生展开丰富想象,培养学生的创新学习思维。例如,在四年级下册《桂林山水》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就利用微课充分展示了桂林山水的奇特风景,从而使学生更真实地感受到自然美景的魅力,有的学生甚至可以利用自己生动的语言去描述这种美景意境。在微课教学中,教师将文中优美的词句展现出来,如“漓江的水真静啊……”,并与学生一起赏析学习,领会写作手法,在明快轻松的氛围中尽情发挥想象,与作者逐渐形成思想和情感共鸣,从而强化训练了语文知识的掌控能力。
小学语文课堂的时间是有限的,要帮助学生真正突破一些重难点问题,还应该利用好课后时间,恰当地开展反思学习活动,达到强化认知、巩固所学的效果。微课这一有效的辅助媒体能打破教学的时空局限,使语文教学形式更加开放、灵动,能有力地支持学生开展课后反思,使学生更好地消化和吸收所学知识,从而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和素养。
小学生在平时的语文课后学习中,训练活动形式较为单一,反思学习方法也非常单一,他们常常缺乏有效的辅助学习媒体和资源[3]。而指导小学生复习古诗词,不仅要重视指导学生掌握诗词的学习技巧,把握好诗词内容,而且要注重利用一些有效措施来强化学生的诗词鉴赏能力,引导他们形成品析诗词、感悟诗词的良好语文素养。所以,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微课,为学生搭建一个有效的自主复习平台,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反思学习方法[4]。例如,在三年级下册杜甫《绝句》诗词教学完成后,教师还可以激励学生借助本节课的复习微课视频,进行课后复习。首先,有了精练便捷的复习微视频的支持,学生就可以总结归纳《绝句》的主要内容,进一步巩固认识“鸳鸯”等生字,训练其正确书写“融”“燕”“鸳鸯”等汉字。其次,借助微课进行复习反思,学生能更加准确、流利地朗读古诗《绝句》,做到背诵积累;深化感知诗中描绘的春天景象,体会诗人对美好春光的喜爱之情;积极拓宽自己的想象力,学会通过联系生活实际、利用图片和文中注释,促进理解“迟日”“泥融”“鸳鸯”等词语的意思,加深古诗的认知素养。最后,学生发挥自主能动性,在家长协助下,利用互联网条件,继续收集一些杜甫其他的诗作,巩固完善古诗知识,从而产生良好的复习效果。
随着小学语文学科素养教育的深入开展,微课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价值和意义将不断得到体现[5]。教师灵活创设、合理应用微课媒体资源,能指引学生更加主动地参与语文学习活动,体验愉快的微课学习过程,提高学习效率,让学生逐渐爱上语文课、爱学语文知识,从而提升学生的语文能力和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