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构建“小小志愿者”活动课程刍议

2020-11-26 02:47苏丽娜
名师在线 2020年20期
关键词:课程内容经验志愿者

苏丽娜

(福建省厦门市高林南区幼儿园,福建厦门 361000)

引 言

陶行知说:“社会本身就是一所大学校,教育应依靠社会的力量,应济社会的需要。”因此,承担3~6岁儿童教育的幼儿园,更应思考如何协调所处社区及周边地域的优质资源,共同为幼儿打造适宜成长的“教育大环境”。而每个幼儿所在的社区也都以独特的精神文化感染着幼儿,促使幼儿形成自己与生俱来的独特秉性。因此,我们应强化社区优质教育资源的浸润和熏染,在家庭、幼儿、社区三位一体的教育下,共同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的“完整儿童”。

笔者所在幼儿园所处的金安社区是全国最美志愿服务社区之一,为目前厦门最大的“民生工程”社区,其中有为数不少的低收入人群子女及残障人士子女,因此拥有丰富的志愿者活动资源。为此,教师就需要思考如何运用金安社区志愿者资源开展“小小志愿者”活动课程,并通过有效的社区优质资源运用,在丰富多样的活动课程内容及组织过程中将志愿者精神渗透其中,使幼儿在健全人格等各方面获得更好的发展。

一、有效选用社区优质资源,丰富幼儿活动体验

幼儿总是在生活和游戏中进行学习,教师应为幼儿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满足幼儿通过直接感知、亲身体验、直接操作获取经验的需要。为此,在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应利用社区优质资源为幼儿创设丰富的课程实施环境,还应注重社区资源选择和使用的有效性,根据幼儿的需求有选择性地吸纳优质的社区人力、场地及活动资源,让幼儿在活动课程开展过程中得到丰富的活动体验。

(一)采择社区人力资源

在志愿者活动课程开展中,有选择性地吸纳优质人力资源,可以更好地为幼儿的学习和游戏提供支持,进一步丰富幼儿系统性活动的体验,如在爱园月主题活动中,大二班幼儿观察到菜地的小菜苗在下雨天里根被泡烂了,而夏天菜苗又面临缺水等问题,于是他们提出了想为菜地设计集雨器,但是不知道集雨器是什么样子,也不知道该怎么做?正巧班级志愿队的教师捕捉到了这个时机,于是他们和幼儿一起收集资料、设计方案,但反复尝试后依然无法实现让集雨器成功储水并自动出水这一目的。于是,教师及时联系社区,并邀请了相关领域的专业人员,在和专业人员的互动中,幼儿发现了其中存在的问题和原因,通过共同的尝试和调整,最后终于完成了自制集雨器的储水和手动灌溉这一设置。在活动过程中,幼儿获得了完整的探究体验,同时也感受到了作为一名小小志愿者成功帮助他人的自豪和快乐。因此,优质人力资源的有效引进,不仅能较好地弥补幼儿园教育在相关方面的缺失,同时能助力提升幼儿在活动课程中的系统性活动体验。

(二)活用社区场地资源

家庭及社区是幼儿成长的第一环境,幼儿对社区中的景观甚至一草一木都非常熟悉。因此在“小小志愿者”课程开展过程中,园方应积极盘活社区场地及环境等资源,让幼儿在实际情境中收获丰富的亲身感知和活动体验。例如,绿盾生态志愿队的幼儿在一次散步活动中发现了树上的鸟蛋,因此他们提出:“树上的鸟窝怎么会有蛋呢?鸟妈妈是什么样子呢……”并围绕如何帮助这些还未出生的“鸟宝宝”提出了一系列的问题。为了在此基础上有效地支持幼儿的进一步探究和感知体验,教师及时联系了社区的爱鸟保护站,并带领幼儿走进社区爱鸟保护站进行参观,让他们结合自己的问题到保护站中寻找答案。幼儿在爱鸟保护站的半日参观交流活动中体验到了解决问题和收获知识的快乐。这次活动不仅使问题得到了解决,过程中社区场地的活用也在课程内容的拓展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三)融合社区活动资源

灵活地将园内的志愿者活动组织同社区开展的活动进行连接,能有效促进幼儿在实际活动情境中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并从中积累各种有益的经验。例如,十二月是金安社区志愿者服务月,幼儿参与了社区“志愿者嘉年华”活动。活动中,社区志愿者无私奉献的精神品质深深地感染了在场的幼儿。结束后,幼儿共同倡议申领了社区一些困难户的“微心愿”。为了达成这些“微心愿”,班级幼儿和家长纷纷倡议筹措善款,通过收集闲置物品及班级小菜地种植的蔬菜义卖等方式,帮助社区困难户购买他们所需要的电饭锅等生活用品。最后,在金安社区嘉年华闭幕式时,幼儿一起将“微心愿”送到了社区困难户的手中。在活动过程中,幼儿深切地体会到通过自己的努力给予别人帮助的自信和快乐。因此,教师应将课程开展的需求同社区开展的活动资源进行有机融合,不断拓展“小小志愿者”活动课程开展的内容和思路。

二、采用各种课程组织方式,拓展幼儿活动内容

幼儿的经验建构总是在和环境及同伴的相互作用中实现的,为此,教师还应关注在课程开展过程中人的因素,可结合幼儿的兴趣和需求吸纳、创建不同的志愿者课程组织,并根据过程中幼儿的兴趣和能力拓展活动课程内容,从而促使幼儿获得更好的发展。

(一)组建各类志愿者活动组织

为了进一步丰富各类志愿者课程组织,并在不同志愿者组织的带动下丰富幼儿的活动课程内容,教师通过全园招募且倡导自愿加入的形式组建了混龄亲子志愿队、班级志愿队、党团教师蒲公英志愿队、家园社共建志愿队等各类不同的志愿者群体。在带队教师的带动下,家长及幼儿积极参与各类志愿活动,为幼儿活动课程内容的拓展添光加彩。例如,以教师节活动为契机,蒲公英志愿队的教师在周一升旗仪式后,通过诗歌朗诵的形式发起了感恩月的“感恩身边为我服务的人”的主题活动,班级志愿队结合幼儿兴趣和特点围绕不同角度和内容陆续开展了系列感恩小主题活动,不仅较好地丰富了幼儿的活动课程内容,也带动了园本志愿者活动课程的创建。

(二)采用不同的活动发起方式

为促进全园不同志愿者组织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并在不同活动项目的互动下丰富和深化活动课程内容,我们鼓励各志愿队根据幼儿的兴趣和需求发起不同的志愿者活动,并倡导其他志愿队积极加入[1]。例如,11月是我园的爱园月,亲子志愿小队的幼儿提出为南幼庆生的各种愿望,他们将这些庆生计划张贴在园大厅的爱心传递站并发起“南幼庆生会”倡议活动。于是,其他各类志愿队都纷纷响应,根据幼儿的兴趣、需要、能力开展了为幼儿园庆生策划、准备和实施等活动。最后,幼儿邀请爸爸妈妈参与了“南幼庆生会”,各志愿队开展了唱生日歌、排练表演腰鼓、为吉祥物设计新衣、帮小菜地做肥料、制作沙雕等活动。幼儿在知识经验得到拓展的同时也更好地体验到作为幼儿园一分子的责任和自信。

不同志愿者活动群体的组建丰富和拓展了“小小志愿者”课程活动的形式和内容,有效地推动了志愿者课程的深入开展,也进一步促使幼儿在各种活动课程内容中得到经验的共融和提升。

三、积极拓展各类活动形式,丰富幼儿活动经验

幼儿园的教育应本着“一日生活皆课程”的理念,将课程目标有机地融入各类课程组织内容及形式中,有目的地使幼儿的经验得到提升,从而带动幼儿全面发展。而在开展“小小志愿者”活动课程中,教师同样应思考和采用不同的课程组织形式,促进幼儿经验不断整合和提升。

(一)开展“小小志愿者”主题活动

结合幼儿的兴趣点开展“小小志愿者”主题活动,能有效促进幼儿在过程中经验的不断延续和积累,从而带动幼儿全面发展,如大三班志愿队的幼儿想在操场的角落为幼儿园的小朋友们设计一间树屋,并积极地提出自己的各种设想。教师及时地顺应幼儿的想法和需求,并生成“树屋设计师”的小主题活动。在活动过程中,幼儿一起收集有关树屋的资料并开展各类树屋设计活动,教师积极鼓励他们大胆地分享自己的设计理念,并通过全园投票的方式推选出最佳的树屋设计方案。最后大家达成共识,将方案和想法以书信的形式递交给园长妈妈。当园长依据幼儿的设计思路找专业设计师实现了他们的愿望时,幼儿又收获了无限的喜悦和自豪。因此,开展小主题活动能起到有效延展并提升幼儿经验的作用,并促进幼儿在积极情绪情感的带动下获得各方面能力的提升。

(二)组织“小小志愿者”领域活动

在“小小志愿者”课程组织与实施过程中,结合幼儿的兴趣、契机及问题,有效地运用领域活动对幼儿的经验进行归纳、整合及提升。例如,中班社会活动“我是小小志愿者”中,志愿者活动图片展等环节提升了幼儿对志愿者活动内容的感知,了解了志愿者互动的内涵和意义,同时也进一步引发幼儿对志愿者标志含义的认识。除此之外,对志愿者活动进行组织和分工等也更好地激发作为一名小小志愿者自愿积极地为他人服务的情感。如此一来,在活动中,幼儿不仅获得了知识经验的整合和提升,同时也使幼儿学习品质等方面获得良好的发展。

(三)倡导“小小志愿者”游戏活动

幼儿总是在生活及游戏中学习,在游戏中能够促进幼儿不断将自己的原有经验反复地进行运用和深化[2]。因此在“小小志愿者”课程开展过程中,我们同样倡导游戏活动的开展。例如,在大三班区域游戏“志愿者大门落成记”中,幼儿想在班级志愿者服务站搭建一扇大门,于是教师及时支持并鼓励幼儿,根据幼儿的需求一起收集了纸箱、纸筒等低结构材料及相关工具,促进幼儿在游戏情境中进行不断尝试,并使幼儿将原有经验中有关测量、比较及对门的结构认识迁移到游戏中,从而得到不断的运用和提升,而在经验不断运用及积累的过程中也较好地促进游戏中各种知识经验的不断深化。

结 语

综上所述,在“小小志愿者”园本课程文化的熏陶下,应思考充分利用社区资源,结合课程开展的需求同社区资源结合的有效方式,同时应不断地根据幼儿的兴趣和需求拓展与之相契合的活动课程组织及开展方式,让幼儿在活动课程中真正体验到通过自己的努力为社会、为他人服务的自信和成就感,促进幼儿的社会性等各方面品质全面发展,并为幼儿日后综合能力的提高奠定基础。

猜你喜欢
课程内容经验志愿者
志愿者
基于“课程内容六要素”的绘本文本解读路径探析
日本中学家政课中的劳动教育——基于“技术·家庭”课程内容分析
志愿者精神 永不落幕
2021年第20期“最值得推广的经验”评选
我是兽医志愿者
奔赴在前线的青年志愿者
析课程内容 谋教学佳策——“数的认识”模块知识的教学思考
2018年第20期“最值得推广的经验”评选
Can lucid dreams kill y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