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兴化市垛田中心小学 吴 晶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高度发展,教育领域迅速地进入了“微时代”。信息化教学不仅属于常态现象,而且日益形成强烈发展之势。那么在当前学校教育中,如何实现信息技术与学科活动的高度融合呢?笔者结合小学语文教学的实践与思考,拟从“激发情趣点、找准预热点、点击兴奋点、消化重难点”等“四点”链接和应用上,试对此简述并不成熟的抛砖引玉之论,并期望收获一些商榷与指正。
以“兴趣与情绪”为主的情感性因素,属于一种内在驱动现象,虽然不能直接地作用于行为过程,却往往对于人的行为实践发挥不容忽视的正强化作用。尤其小学生一族,绝对意义上的“唯情趣论”,无论在生活还是学习上,对于“情趣”元素具有难以摆脱的依赖性。正因为如此,教师要通过各类途径和形式,善于激发儿童的学习“情趣点”,在潜移默化中把儿童引向善教乐学的良性发展道路。比如,在《白鹅》课堂教学中,教师借助信息技术课件,把大白鹅的“叫声、步态、吃相”生动形象地展示出来,特别通过与“鸭子”和“京剧净角演员”的步态相比较,让小学生从中享受了一场喜闻乐见的“视听盛宴”;在此基础上,引导他们个体读悟、小组研读和集体讨论,可谓不用扬鞭自奋蹄,有效激发了阅读学习的“情与趣”。从过程和结果来看,既调动儿童的主观能动性,又在自主性学习中较好地达成课时活动目标。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学校教育又何尝不是如此的呢?课前预习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积极有效的“课前预习”,就像战斗前的“火力侦察”和“信息搜集”,既可实现课堂教学的“窗口前移”,为开展节约型课堂活动打下基础,又能逐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良好意识和行为习惯。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善于利用信息技术手段的“人机互动”功能,把课时活动目标、有关背景知识、主要内容图景以及重难点内容等,制成“课件”或“微课”形式,在课前活动环节直观地呈现出来,以此引导儿童在提前介入中各自寻找“预热点”现象。以《圆明园的毁灭》为例,教师把圆明园的“辉煌灿烂”“惨遭毁灭”以及雨果的《两个强盗闯进圆明园》历史信件等,通过信息技术在课前预习中分别呈现出来。不仅较好地引领小学生的自主预习活动,而且帮助他们在“眼观心悟”中找准了令人期待的预热点。
以多媒体和网络资源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其工作原理在于——以融“音、像、图、文、动”为有机一体的综合效果,有效刺激眼耳等视听感官,进而作用于人的内在心理,最终达成“激发情趣、激扬情感”的实质性效果。这不仅有利于迎合儿童群体活泼好动的心态,而且有利于从中攫取不容忽视的“情绪智力”效益。这对于儿童群体的学习活动来说,既十分必要又非常重要。比如,在教学五上第三单元《猎人海力布》和《牛郎织女(一)(二)》后,为了进一步引发儿童对“民间故事”的阅读学习热情,教师在课堂内外活动时,借助信息技术手段,更多呈现了《白蛇传》《梁山伯与祝英台》《孟姜女》和《海螺姑娘》等著名而又经典的“民间故事”图文,并引导他们开展系列化的故事演讲和问题辨讨活动。由此点击了儿童对民间故事的“兴奋点”,切实开启民间故事阅读学习的新气象。
语文素材来源于社会生活,是对生活元素的高度概括和艺术提炼。然而,由于心智发育的规律性,小学生的生活阅历浅陋、体悟能力较低,语文教材中的部分内容对于他们来说,往往存在一定的挑战性和考验力。比如梁启超的《少年中国说(节选)》,文中不拘格式,大量采用比喻等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地表达了对“少年中国”以及“中国少年”的无限热爱和热切期待。然而,文中的语言简短精练,相对有些晦涩难懂,如果光靠教师的语言解析和口头表达,其教学效果是可想而知的。与之相应的是,教师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分别把“红日初升,其道大光”“河出伏流,一泻汪洋”“潜龙腾渊,鳞爪飞扬”“乳虎啸谷,百兽震惶”“鹰隼试翼,风尘吸张”“奇花初胎,矞矞皇皇”“干将发硎,有作其芒”等语言所描绘景象,极其生动地展现在小学生眼前,以此引导他们结合想象加强体悟和理解,教学效果则是显而易见的。
总之,“应用之妙,存乎一心。”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实际课程和儿童发展需要,以上述“四点”为基本原则,把信息技术元素有效地融入其中,非常有利于攫取无可替代的“科技附加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