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市农村环境治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20-11-25 09:41吴越李博文
西部论丛 2020年4期
关键词:垃圾分类环境治理农村

吴越 李博文

摘 要:随着生活水平的日渐提高,大多数人都开始提倡“绿色健康”的生活。随之而来的环境问题开始日渐突出。为了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改善农村的生活环境,合肥市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改善居民的生活环境以提高居民对居住环境满意度。尤其实行的“垃圾分类”政策,起到了重要作用。本文主要分析合肥市通过垃圾分类改善环境的效果以及实行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针对我国农村环境治理过程中存在哪些不规范问题、问题产生的原因、如何使环境治理规范化等方面进行调查研究,并对农村环境治理存在的突出问题及规范化发展从政府和法律两个方面提出可行性建议。

关键词:环境治理;垃圾分类;农村

一、前言

合肥市作为安徽省的省会城市,除了经济发展起着带头作用,居民的幸福指数也是合肥市重要工作之一。当今社会人们更多的追求在于生活质量,生活质量的一个重要部分就是生活环境的质量。近年来国家一直提倡改善环境、增添绿色,因此,为了响应国家号召,提高居民的幸福指数,合肥市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进行环境治理工作。城市的环境得到美化,基本满足居民的要求。然而相较于城市,农村的环境改善则具有较大难度,合肥市作为全国首批实施生活垃圾强制分类的重点城市,一直积极地开展垃圾分类的工作。并且不断完善垃圾分类的体系和制度,自2017年在试点小区推进以来,广大市民积极参与,自愿为环境保护贡献一份自己的力量,农村的环境有所改善,但仍存在一部分问题有待解决。

二、合肥市农村生活垃圾处理情况

通过走访调查,初步了解到合肥市农村的生活环境的问题所在。据了解,在实行垃分类前,农村居民将厨余泔水等随处倾倒,能焚烧的垃圾直接进行简单焚烧,玻璃制品等垃圾扔至附近的“垃圾堆”,与动物尸体、植物枝叶等混在一处,常年堆积无人清理。环境污染严重,空气质量差。合肥市全面实行垃圾分类后,农村的环境问题才有所改观。

三、垃圾分类的具体措施

(一)积极宣传垃圾分类

要使垃圾分类广泛推进和深入人心,宣传和推广应首当其冲。走进合肥市住宅区,不难发现,垃圾分类的宣传标语随处可见,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居民的垃圾分类意识。除此而外,合肥市还采用了小区宣传板报、发放手册、广播宣传、互联网宣传等手段,意在居民增加对垃圾分类的了解,提升居民对垃圾分类的关注程度,清晰垃圾分类的好处,并且能准确地分类投放垃圾。

(二)更新垃圾分类运作系统

垃圾分类初期,大众观念的科普刻不容缓。合肥市的垃圾分类氛围营造十分完善,建成了全国首座垃圾分类知识展馆,开展流动式展出,普及垃圾分类相关知识。采用“四分法”分类垃圾,在一定程度上减小了垃圾分类的难度。开设垃圾分類服务站,同时配备综合回收智能箱和发袋机,个别区域还配备了专用垃圾桶。有次序有规划地每日进行垃圾消毒及二次分类、可回收垃圾称重回收等步骤。

(三)运用互联网+让垃圾变废为宝

为了更好的引导中青年群体参与垃圾分类,合肥市城管部门联合支付宝平台和资源回收企业“便利侠”,在合肥市正式推出“支付宝+垃圾分类”智能回收平台。合肥居民足不出户,就可以享受到上门回收垃圾服务。居民还拥有垃圾投放卡,方便正确投放垃圾,同时还可以获得相应的积分,分别统计到各家各户的电子积分卡中,可以在工作站或者活动现场兑换相应的物品。

(四)实施有关垃圾分类的规章制度

实施《合肥市生活垃圾管理办法》,适用于合肥市行政区域内生活垃圾的投放、收集、运输等相关监管活动,垃圾分类工作从此“有法可依”。

四、垃圾分类成果初现

合肥市的环境有了明显的改变。市民主动参与,环境初现新颜。小区环境更加美化,居民的垃圾分类意识也有所提高。大部分居民都可以较准确地进行垃圾分类投放,居民有秩序地在指定地点利用积分换取相应物品,实现“变废为宝”。

在农村,环境治理的力度的加大,大部分农村已不再是“污水横流、垃圾成堆的形象。建设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农村垃圾分类处理开展的有声有色。村容村貌都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乡村文明明显提升,村民满意度和幸福感也持续攀升。

垃圾分类工作一条龙井井有条,二次分类、称重、运送处理一气呵成,尽最大可能减小污染。合肥市的垃圾终端处理厂主要有三个:生活垃圾填埋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餐厨垃圾处理厂。通过对三厂的调查与相关工作人员的采访我们了解到:垃圾分类不仅可以减轻相关工作人员的负担,节省了大量的垃圾分拣时间,降低了占用土地、浪费资源的可能,还提高了资源利用和无害化处理的质量。避免不同类垃圾的同化处理,进而达到保护环境、资源高效利用。

五、垃圾分类存在的问题

虽然垃圾分类的效果显著,可仍旧存在一部分问题无法解决,尤其在农村,每个问题都尤为突出。以下将问题分别列举,并分析其产生原因。

(一)“三低”

“三低”是指分类投放准确率低、分类知晓率低、资源利用率低。据调查发现,垃圾分类的正确率只有30%-40%,大部分垃圾找不到自己的“家”。主要原因是居民对垃圾分类相关知识掌握的程度不够,大部分居民都表示对垃圾分类无从下手,无法精准的判别各个生活垃圾的种类,对垃圾的认知与大众脱节现象在垃圾分类中体现的十分明显。该问题是农村与城市居民的通病,农村的投放错误率远高于城市。

由上表不难发现,农村居民对垃圾分类十分陌生。一是因为与农村居民平日处理垃圾的方式相差较大,二是不能接收到及时的、详细的信息 ,对垃圾分类相关知识不够了解,除此而外还有不识文字、垃圾分类点距离较远等。

(二)缺乏处理场所

合肥市有最主要的三大垃圾处理厂,但大件物品、有毒有害的末端处理没有着落,日渐增多的厨余垃圾无处可去。最终只能与其他生活垃圾混在一起,影响了分类体系的建设。这样混装混搭的状态也挫伤了群众来进行垃圾分类的参与热情,打压了居民参与垃圾分类的积极性。每日产生的垃圾数量已经超过了垃圾处理系统的上限,无法处理的垃圾不能及时得到回收再利用,实际上是一种资源浪费。

(三)缺乏建设资金

农村的污染源较多,且垃圾较分散,因此需要更多的财力、人力、物力。农村的垃圾处理系统较为单一,因此需要资金丰富完善农村的垃圾处理系统,进而改善居民的居住环境。

(四)垃圾处理体制不完善

近年来,合肥市重视农村环境治理,相比较于城市,农村垃圾转运体系进展十分缓慢,体制不完善。由于交通运输及路况等原因,垃圾转运缓慢,也会影响居民的生活质量。

六、垃圾分类问题的解决办法

(一)居民习惯根深蒂固,长期意识引导是关键

垃圾分类作为一种新的垃圾处理方式,正在逐渐改变垃圾“一包丢”的习惯。在农村,居民只能通过电视、广播、板报等方式了解垃圾分类,了解方式单一,难以得到及时的垃圾分类的相关知识。但大部分居民愿意尝试垃圾分类,因此需要政府的长期引导和相关知识的灌输,以培养农村居民垃圾分类意识。

(二)多方投入,引用先进设备,提高垃圾处理率

资金投入是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重要保障。要提高农村环境治理工作的效率,政府应当把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放到更为重要的位置,把农村环境治理预算编入公众财务正常开支项目[1]。旧的设备不足以处理所有垃圾,因此需要政府筹措治理资金促使项目实施,引进先进的、高效的設备,以提高垃圾处理率和垃圾的利用率。

(三)立法解决“三低”问题

要想形成长期的、有效的秩序,必须要立法规范,一方面可以维护奉公执法公民的利益,另一方面可以广泛地动员社会群体,明确居民和各个部门、企业等的法律义务。

(四)强化监督和管理

环保社会组织通过组织各种公益活动进行宣传教育,使广大村民意识到环境治理的重要性,规范村民的行为,充分发挥村民的监督权力,让村民对环境进行保护,切实发挥村民的主体作用[2]。

七、结束语

目前合肥市农村居民的居住环境已经有所改善,但仍旧存在很多不足。相较于城市,农村需要更多的社会人士关注和建设,改善农村居民的生活环境是一项大工程,需要当地居民积极参与环境治理,完善相关的法律条文,全面落实建设美丽农村的号召,为乡村振兴战略打下良好的基础,进一步推进美丽中国的建设。

参考文献

[1] 刘伟.探索中小城市垃圾的资源化处理[J].资源节约与环保,2018(7):90+92

[2] 张春妹.农村环境污染的成因及治理对策[J].南方农机,2019,50(16):212+225

作者简介:吴越(1998——)女,汉族,内蒙古赤峰人,安徽财经大学金融学院,2017级本科生,金融工程专业

李博文(1997——)男,汉族,安徽宣城人,安徽财经大学金融学院,2017级本科生,投资学专业

基金项目:本文系 安徽财经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资助,项目编号:201910378045

猜你喜欢
垃圾分类环境治理农村
《新农村》乡村文艺家联盟
小学校本课程《垃圾分类》智慧教育案例研究
浅析我国农村垃圾处理难题
日本城市垃圾分类的做法
绿色转型战略需要更明确的路径选择
探索小秦岭金矿环境治理问题及解决方法
高校环境教育非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索
低碳环保技术在环境治理中的应用分析及阐述
行为经济学视角下的政府可采取的环境治理措施
《新农村》乡村文艺家联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