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全育人”视野下高职院校思政教学改革研究

2020-11-25 02:42杨喆
银幕内外 2020年2期
关键词:三全育人教学改革

摘要:高职院校肩负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输出高素质人才的使命,立德树人是其思政教学工作的根本任务。而要完成这一任务就需要坚持做到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全力培养高素质、全面化应用人才。文章简要分析当前“三全育人”视野下高职院校思政教学现状,并针对性提出改革策略。

关键词:“三全育人”;高职院校思政;教学改革

一、“三全育人”视野下高职院校思政教学现状

(一)育人一体化队伍尚未建立

为了达到全员育人的目标,高职院校全体员工要共同担负起思政教育的重担,将立德树人作为自己的重要任务,共同推进育人工作持续稳定开展。但是就当前高职院校育人队伍建设来看,高职院校育人队伍仍需进一步完善,不仅学生对于思政教师工作普遍满意度不高,而且作为同大学生接触最为密切的辅导员以及专业教师大多在育人工作参与度不高,尚未意识到思政工作开展的重要意义。

(二)育人过程衔接不到位

高职院校思政工作开展要贯穿于大学生学习的各个阶段,包含其在校期间以及寒暑假和毕业实习阶段,然而在实际调查中我们发现部分高职院校思政教学开展依然流于形式,基本没有考虑大学生的学情特点和专业需求,仅仅是例行开展思政教学,特别是毕业实习阶段,高职院校思政教育工作基本不再開展。另外,高职院校思政教育也没有按照要求覆盖学生学习、生活方方面面,不利于学生良好习惯和正确三观的培养。

(三)全方位、多领域的育人尚未达成联动

在针对大学生开展思政教育过程中,需要从家庭、学校和社会各个方面深入促进其健康发展。但是事实上,当前家庭对大学生思想变化关心有限,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积极性不高,家庭和社会在思政教育方面的积极作用并没有得到有效发挥。同时思政教学同其他学科的协同教育工作有待强化,其他专业学科虽然也有育人要求却更注重于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培养,对学生思想道德培养重视度不高。

二、“三全育人”视野下高职院校思政教学改革策略

(一)坚持全员育人,构建高职院校一体化育人队伍

构建高职院校一体化育人队伍首先要发挥思政教师的主导作用,高职院校思政教育成果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思政教师教学工作,因此思政教师必须发挥自身主渠道作用,建立终身学习理念,博闻强记,丰富自身知识库,提升自身理论素养和道德榜样作用,推动思政教育工作有效开展。其次要发挥高职院校辅导员、行政人员等管理人员的育人作用,管理人员要增强育人意识,将大学生置于重要地位,经常同学生沟通互动,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让学生发自内心认可他们,树立正确的思想引导。再者,其他专业教师也要明确育人任务,在教学过程中适当融入育人知识,帮助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

(二)坚持全过程育人,做好育人衔接工作

坚持全过程育人,一方面要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特点,结合他们的心理特征、认知水平和专业学习需求等设定不同的思政育人重点。大一思政重点在于养成教育,大一新生刚刚进入高职院校,摆脱了高中紧张的学习生活,他们会更加自由,也更加散漫,开展养成教育有助于帮助大学生以正确心态开展大学生活;大二着重专业水平教育,大学生正处于过渡阶段,这个时期可以通过专业实践活动和模范人物辐射教育,有助于帮助大学生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大三加强实践就业教育,大学生正处于毕业重要阶段,面临着巨大的就业压力,开展就业教育,能够帮助大学生从容应对就业困境。通过分阶段重点培养,不仅能够保证思政教育开展的完整性,而且能够循序渐进的教学模式更利于学生吸收和学习。同时,高职院校还要引导其他学科教学中积极融入思政元素,同思政教育紧密结合,形成一个共同体。除此以外,还要在大学生生活中融合思政教育,比如在高职院校自媒体、广播站、文艺汇演等中渗透思政教育元素,将思政教学贯穿于大学生生活方方面面。

(三)坚持全方位育人,实现育人全方位、多领域联动

推动全方位育人,一方面要充分发挥学校、家庭、社会三方联动作用,学校方面,不管是教育队伍还是教育过程都要加强思政教育,从管理、服务、教学以及环境等方面潜移默化地开展思政教育;家庭方面对大学生的思政教育影响力也较大,虽然大学生多住校学习,但是家长也不能将教育责任全部推给学校,特别是现在线上交流工具如此便捷,家长可以通过线上平台同教师沟通交流,关注大学生思想变化。同时家长也要注重家风建设,以身作则,营造家庭良好的德育氛围。社会方面也要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为大学生提供更多锻炼机会,促进大学生思政发展。另一方面要建立组织、科研、活动三位一体中心,既要积极建设党、团、社团、班级组织,以组织形式督促大学生积极参与思政学习,又要将思政教育融入科研教育环节,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政治认知和道德品质。同时还要发挥校园活动作用,通过形式多样的活动加强大学生思想品德教育。

总之,大学生思政教育不仅是高职院校开展教学和管理工作的前提,更是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输出人才的基础。细究 “三全育人”视野下高职院校思政教学现状,必须坚持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将立德树人这一思政教育根本任务贯穿于思政教育各个环节,多项并举,才能逐步促进大学生思政教育水平,提高高职院校育人水平。

参考文献:

[1] 马朝晖,刘宏伟.基于“三全育人”理念的高校班主任育人工作战略定位研究[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上旬刊),2019(05)

[2] 李海涵. “三全育人”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路径探究[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上旬刊), 2019(03)

作者简介:杨喆(1970.2),女,壮族。广西柳州人。在职研究生学历。中学高级教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通讯地址:广西柳州市鱼峰区文苑路2号。邮编545006

联系人:杨喆。手机17707720031。邮箱yz56123@qq.com

“三全育人”即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高职院校是国家人才培养的摇篮,思政教学必须坚持立德树人,而坚持“三全育人”理念是完成这一任务的基础。

猜你喜欢
三全育人教学改革
构建二级学院 “三全育人”新模式
构建二级学院 “三全育人”新模式
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全育人”培育模式新探
中职学校“生本课堂”的调查研究与实践
高校三维动画课程教学方法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现代信息技术在高职数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
以职业技能竞赛为导向的高职单片机实践教学改革研究
微课时代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
高职推进“三全育人”工作制约因素浅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