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妮娅
一是省委领导高度重视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辅导工作,省委书记陈豪同志、省委副书记王予波同志先后多次就青少年心理健康辅导工作作出指示批示。今年6月,省委组织省级有关单位召开专题会议,就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辅导工作进行专题研究;7月,在团省委十四届三次全体(扩大)会议上,省委副书记王予波提出:“要扎实做好青年身心健康教育,依托‘青年之家‘12355青少年服务台等,扎实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辅导,普及心理健康知识。”为我们做好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辅导工作提出了明确方向。
二是团省委历来高度重视12355青少年服务台建设工作,每年以党组会、专题会议等形式,就12355青少年服务台工作进行专门研究部署,团省委书记唐源同志每年到云南昆明12355进行工作指导,形成主要领导安排部署、分管领导亲自抓、权益部具体落实的工作格局,为有效开展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三是团省委每年以政府购买的形式向云南昆明12355青少年服务台购买项目20余万元,同时,面向全省16个州(市)定期开展12355青少年服务台工作骨干培训班,进一步提高工作能力水平。
一是整合各方资源,协调省级有关单位,帮助指导云南昆明12355服务台承接省文明办、省图书馆等单位相关项目,积极整合高校、律所资源,将我省4所权益工作试点高校相关专业老师、学生,律师事务所律师等专业人才转介到云南昆明12355青少年服务台开展工作,同时在权益工作试点高校设立心理辅导站点,有效扩大了12355服务台的服务面和影响力。
二是以“团干部+社工+志愿者”的模式,通过政府购买社会服务的方式,组织实施“青少年心理健康直通车进中小学校”“心航计划——联校社工服务中小学青少年心理健康成长”“轻松备考12355与你同行中高考减压”等项目,通过讲座、团体辅导、个案辅导等多种形式,开展青少年心理健康服务工作,累计开展心理健康服务活动1000余场次,各项目、各渠道直接服务了包括未成年学生及其家长或监护人、教师等在内的10万余人,累计服务时长达3万余小时。
三是联合省委政法委、省卫健委等单位,共同开展“为了明天——云南边疆民族地区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社会服务体系”工程,共投入资金200余万元,实施省级示范项目29个,服务覆盖重点青少年10余万人,搭建了政社协作、资源共享的平台和渠道,进一步提升了12355青少年服务台工作队伍的专业化水平,逐步构建起符合云南经济社会发展、具有边疆民族地区特点的青少年维权社会服务体系,逐步形成了“一热线”(“12355”咨询热线)、“一团队”(社工+专业志愿者)、“一工作站”(辅导站)、“一活动体系”(项目运作)的青少年心理健康辅导工作格局。
一是准确定位志愿服务方向,加强志愿服务整体规划。建立相对完善的志愿者认证管理体系,打造青少年成长发展和权益维护的公益服务阵地,常态化为青少年提供专业服务。目前,已建立了一套涵蓋志愿者资格认定、注册分类、等级评定、专业能力提升、激励管理、志愿者退出以及志愿服务质量评价等环节的志愿者认证管理体系。
二是细化志愿者认证流程,优化志愿者注册管理。明确志愿者招募条件与标准,以定期招募和非定期招募、社会化与组织化的形式招募志愿者,开展系统化的岗前培训和专业性的指导,开展“上岗实践”,接听12355热线电话24小时,服务时满并通过考核后,与志愿者正式签订志愿服务协议,并进行注册管理,依据志愿者的专业资质与服务领域对志愿者进行分类管理。在志愿者参与12355服务期间,对志愿者“服务时长、服务工作质量、遵守规章制度及法律法规等情况”实施基础的志愿服务考核管理。明确了志愿者退出的条件与情景,确保志愿者工作能在合理、合法、合规的基础上切实为12355的发展提供支持。
三是推行志愿服务分类运作,加强服务评估和风险管理。12355服务台对志愿者进行等级评定,设置零到三级的4级志愿者等级,对志愿者进行初步的分类管理。将志愿服务分为个案、测评及研究、团体辅导(活动)、讲座、工作坊、专业督导和通用志愿服务7类。在具体服务过程中,加强对志愿服务的评估和风险管理,及时研判分析志愿服务中存在的不足及问题,明确志愿者服务及项目服务的质量评价标准,对服务成效、可借鉴推广资源及存在不足等方面进行总结评估,对服务实施进行风险管理,确保志愿服务有效开展。
四是建立志愿时及分级管理激励机制,提高志愿服务效率,明确“服务志愿者时”及“兑换志愿时”两种形式,激励志愿者持续参与12355公益服务,对于志愿服务时长、学时及志愿服务质量综合评价较好的志愿者,提供外出培训或专业学习的机会。志愿时的管理运用,让志愿者清楚地了解自己的志愿服务轨迹,也是对志愿者服务价值的一种体现。
一是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和习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紧紧围绕全省中心工作,找准服务大局的切入点、结合点、着力点,联合云南民族大学,将心理健康知识和法律知识翻译为少数名族语言,依托“民族团结代代传”“各族少年手拉手”“各民族大中学生暑期同心营”等活动,在我省边疆少数民族聚集地区开展少数民族语言宣讲活动。
二是充分发挥共青团组织在助力脱贫攻坚工作中的积极作用,以直过地区和直过民族青少年为重点,整合社会资源,在易地扶贫搬迁点、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立“青年之家”“四点半课堂”等平台,以12355青少年服务台志愿者为主要工作力量,为群众开展课业辅导、情绪疏导、心理陪护等服务。
三是疫情期间依托12355青少年服务台,驰援湖北咸宁,精准服务,联合咸宁市广播电视台开展《防疫阻击第一线》节目18期,《健康咸宁》特别节目两期,覆盖咸宁6个县市区40万人,针对云南援鄂的1156名医护人员家庭提供“一对一”家庭心理老师结对服务,开展“线上四点半课堂”温情陪伴活动,依托线上载体开展疫情防护、课业辅导、情绪疏导、心理陪护等服务。